清代有五个知府肥缺,其中一个岁入二十万两,轻松超越各省巡抚
谁说升官发财就一定要当巡抚、总督?清朝有五个知府,虽然品级不高,却个个都是富得流油的肥缺。其中最让人咋舌的,就是那个每年进项二十万两的夔州知府,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省份的巡抚大人!
自古以来,当官的收入从来都不只是俸禄那点银子。在清朝,官员们有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就是陋规。说白了,就是商人孝敬的"打点费"。可是这打点费究竟有多少?又为何这五个知府能够富甲天下?更令人好奇的是,他们凭什么能够轻松赚取如此巨额的财富?
一、夔州知府:长江险要之地,岁入二十万两的第一肥缺
康熙五十年,湖广总督赵弘燮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夔州一地,控扼川东,实为长江门户。每岁商船往来,不下万只,税银之丰,甲于天下!"
这话一点不假。夔州府虽然只是个中缺,可是朝廷却破格将其列为"请旨缺"。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夔州知府的任命,必须由皇帝亲自过问!
原来,夔州知府手中握着一个"聚宝盆",那就是长江水运的税收大权。每年往来四川的商船,都要在夔州停泊。船商们除了要缴纳正常的关税,还得支付各种"规费"。
乾隆年间的一位夔州知府留下了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这些"规费":过驿规银、水手规银、纤夫规银、船工规银,甚至连停泊的位置也有个"泊岸规银"。商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这还不算完。由于四川盛产食盐,每年都有大量盐商要经过夔州运盐外销。盐商们最怕耽误时间,所以但凡遇到夔州知府设的卡,都会乖乖地多交些"打点费"。
康熙六十年,朝廷派大臣暗访川东,发现夔州知府竟在长江沿岸设了七个关卡。商船每过一关,就要缴纳一次"规费"。这七道关卡,被商人们戏称为"七重天"。
雍正皇帝得知此事后震怒,下令革除了时任夔州知府的职务。可是几年后,新任知府又故伎重演,重设关卡收费。为什么?因为利太大了!
据统计,夔州知府每年光靠这些"规费",就能收入二十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就连当时广东巡抚的年收入,也不过三十万两。
有趣的是,朝廷对夔州知府的这些收入,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很简单:夔州是长江上的咽喉要地,一旦有战事,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朝廷需要一个强势的知府镇守此地,而要维持这份"强势",就得让知府有足够的"收入"。
乾隆四十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上书称:"夔州知府虽为四品官,实则权重一方。每年商船往来,需其调度纤夫、水手数千人,非有重金难以服众。"这番话道出了朝廷默许夔州知府收取高额"规费"的真实原因。
二、广州潮州双雄:海上丝路的守门人
嘉庆十二年,一艘从英国驶来的商船靠岸广州。船主人拜访了广州知府后,在日记中写道:"这位知府大人的排场,竟比两广总督还要气派。府衙里光是红木家具就值万金,更不要说那些金玉珠宝了!"
这其实不足为奇。在清代,广州知府被称为"四字请旨缺",潮州知府是"三字请旨缺",都是第一等的重要官职。可是论起油水,这两个知府的进项却不输任何高官。
一切还得从"一口通商"政策说起。乾隆年间,朝廷规定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这道政策让广州知府成了洋商的"门神",谁想做生意,都得先来拜码头。
有意思的是,这些"门规"还十分讲究。每年开埠之日,十三行的商人们都会按照老规矩,给知府送上一份"节礼"。这份"节礼"内容十分考究:英国的羊毛织品、荷兰的玻璃器皿、法国的香水、西班牙的红酒,甚至还有来自遥远波斯的珍珠。
道光四年,一位广州知府在交接任期时,留下了一份详细的账册。账册显示,仅仅是十三行商人每年定期的"孝敬",就高达三万两白银。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规费":验货规费、过船规费、仓储规费等等,加起来能有七八万两。
潮州知府的收入也不逊色。潮州虽然不如广州繁华,但胜在地处闽粤交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每年从南洋来的商船,都要在潮州停泊补给。
一份乾隆年间的密折记载,潮州知府在海关设立了专门的"规费房",明码标价收取各种费用。商人们戏称这些费用为"买路钱":大船一艘,规银五十两;中船三十两;小船十五两。光是这一项,每年就能收入数万两银子。
更绝的是,这些规费还分"明规"和"暗规"。明规是公开收取的,暗规则要看商人的"眼色"。据说有个做瓷器生意的潮州商人,每次出海前都会给知府送上一套"折十万"的官窑瓷器。这"折十万"是什么意思?就是十件瓷器每一件都价值万两白银!
康熙年间就有一句俗语:"宁可做广潮二府,不愿做江浙巡抚。"这话虽然夸张,但也反映了这两个知府的油水有多丰厚。
清代还有个奇特的现象:但凡在广州、潮州做过知府的官员,离任时都会雇用大量船只运送行李。这些船只中装的可不只是家当,更多的是任上搜刮的珍宝。有位潮州知府甚至专门雇了一艘荷兰商船,才将他的"收藏品"全部运走。
三、浔梧二府:意外崛起的财富新贵
乾隆三十年,有个叫施世纶的官员在日记中写道:"浔梧二府,表面清贫,实则富得流油。这两个地方的知府,三年任满,所得竟不下十万两!"
这话要是传到朝廷的耳朵里,怕是要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浔梧二府在户部的册子上可都是"贫困府",朝廷每年还要往里贴钱呢!
可就是这两个"穷地方",却成了广西最肥的知府缺。其中的奥秘,还得从地理位置说起。
浔州、梧州两府紧挨着广东,正好处在珠三角经济的辐射圈内。这两府虽然不产茶叶,不种丝绸,但却成了广东商人的"后花园"。每年,无数广东商人都会把工坊开到这里,因为这里的地价便宜,工钱低廉。
更妙的是,浔梧二府还与澳门葡萄牙商人有着特殊的贸易往来。乾隆四十二年的一份密折揭示,葡商每年都会派人到梧州采购大量丝绸、瓷器。这些货物经过梧州知府的"特批",可以免去正常税收,改收"规费"。这笔"规费"自然都进了知府的腰包。
不仅如此,浔州知府还和当地的土司做起了"生意"。土司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私盐资源,但却缺少销路。浔州知府就充当起了"中间人"的角色,一方面从土司手中低价收购私盐,另一方面又高价卖给商人,从中赚取差价。
嘉庆年间,两广总督孙士毅曾派人暗访浔州,发现当地的私盐贸易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每年经由这个网络流通的私盐,高达数十万担。而浔州知府每担私盐都要收取"护商银"两钱,这一项收入就相当可观。
梧州知府也不甘示弱,他们与本地的土司结成了利益同盟。土司们在山里开采的矿产,都要通过知府的关系网销往广东。知府不仅要收取"准运银",还要分得一成的销售利润。据说,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进账两三万两。
雍正十年,朝廷下令严查各地私盐贸易。浔梧二府的知府们却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把私盐说成是"土司进贡"的贡盐,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运销了。而这个"障眼法",又让知府们多了一笔"打通关节"的收入。
更有意思的是,每逢年底朝廷派人考核,浔梧二府的账面上永远都是入不敷出。可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知府却过着奢靡的生活。一位浔州知府甚至在任上建了个"百花园",园中种满了名贵花卉,光是月季就有百余种。
乾隆五十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巡视广西时,就对朝廷上奏说:"浔梧二府虽列中缺,实则暗藏富贵。此处知府,无不骄奢纵欲,甚至超过上等府。"
四、五大肥缺的共同特征
乾隆四十五年,一位刚从广州知府任上卸任的官员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天下肥缺,无外乎三要:要在要道,要通商贾,要远京师。"这三句话,道出了这五大知府肥缺的共同特点。
先说"要在要道"。夔州府位于长江天险之处,是进出四川的咽喉;广州府扼守珠江入海口,是海上丝路的门户;潮州府处于闽粤交界,控制着南洋贸易航线;浔州、梧州二府虽不在主干道上,却占据了广东经济腹地的关键位置。
这些府城无一不是在交通要冲之地。清代《会典》记载,每年经过夔州的商船就有上万只,过往广州的洋船更是络绎不绝。就连偏僻的浔州,每天也要通行数百艘商船。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过往船只,给了知府们收取"规费"的机会。
再说"要通商贾"。雍正十三年,朝廷派御史暗访五大知府,发现这些地方都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夔州府的盐商、木商,广州府的洋商、茶商,潮州府的瓷商、香商,浔梧二府的矿商、丝商,各路商人都与知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熙年间就有个说法:"宁可结交知府,不愿巴结巡抚。"为什么?因为这些知府手中握着商路的生杀大权。商人们要想保住自己的生意,就得给知府上贡"规礼"。
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五个府的知府们都设立了专门的"规费房",负责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广州知府的规费房就有十八个柜台,每个柜台专收一种费用。梧州知府更绝,连商船停泊的位置都要收费,靠近码头的位置收费最高。
最后说说"要远京师"。这五个知府的共同点是:都远离北京。在清代,京城里的官员对地方官"收规"的事心知肚明,但只要不过分,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这种默许是有条件的:一是不能太过分,二是不能太张扬。远离京师的好处就在于:既可以避开朝廷的耳目,又不会引起言官的注意。
嘉庆十年,一位曾任职浔州知府的官员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浔州为官,最大的好处就是清净。朝廷派人来查,至少要走一个月的路程。等消息传到浔州,早就有了准备。"
正因如此,这五个知府才能年复一年地收取巨额规费而不被追究。乾隆年间的一份密折显示,夔州知府每年的实际收入,竟是他们向朝廷报告的十倍以上。而广州知府的收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连两广总督都自叹不如。
五、朝廷的态度与应对
雍正六年,一份密折摆在了雍正皇帝的案头。这份密折详细记录了五大知府的收入情况,其中提到夔州知府一年的实际收入竟达二十万两,比肩两江总督。雍正皇帝看完后,只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看似平淡的三个字,却道出了清朝统治者对这五大知府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心里很清楚,这些知府的收入远超养廉银,但却选择了默许。
原因很简单。康熙年间就有大臣上书说:"夔州、广州、潮州诸府,皆为要冲之地。若知府无钱,如何笼络商贾,安抚地方?"这话说得在理。这些知府要管理好地方,没有充足的"经费"是不行的。
但朝廷也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乾隆年间,朝廷制定了一套特殊的任用制度:凡是要去这五府做知府的,必须是进士出身,且在京城做过六部主事。为什么要定这个规矩?因为这样的官员既懂朝廷规矩,又明白官场门道。
嘉庆十二年,两广总督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广州知府日进斗金,但近年来却少有贪墨案件,为何?因为任职者皆是老京官,深知分寸。"
朝廷还设计了一套考核机制。这五府的知府每三年要接受一次大考核,考核内容不仅包括税收完成情况,还包括地方治安、商业繁荣程度等多个方面。
有意思的是,朝廷在考核时特别注重"民情"。康熙四十年,广州知府虽然完成了税收任务,但因为商人们多次上书告状,说他"规费太重",结果被革了职。这个案例震动了其他四府的知府,大家都开始注意收费的"分寸"。
道光年间,朝廷又出台了新规定:这五府的知府任满后,必须等待三年才能升任更高的职务。这三年里,如果有人告发他们在任上的不法行为,立即严查。这一招就像是给知府们戴上了"紧箍咒",让他们不敢太过放肆。
乾隆皇帝曾在一份密旨中写道:"地方官吃点油水,原是常事。但若过分刮地皮,就是存心造反了。"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朝廷的态度:允许你发财,但不能太过分。
有趣的是,这五府的知府们也都懂得这个道理。每年年底,他们都会按时向上司和朝廷送上"节礼"。这份"节礼"的数额既不能太少,显得小气,也不能太多,惹人注目。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每任知府都得好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