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025年,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进入了舆论视野。其实,此次改革的焦点还是扩编常任理事国席位、否决权存废等问题,美英法积极赞成德国、日本、印度、巴西及南非加入常任理事国行列,难道真的要五常变九常了吗?而中俄对此的态度则较为复杂,特别是中国的立场和一票否决权则成为了此次改革谈判中的关键所在。
联合国安理会真的要变天了吗?这其实要追溯到联合国为什么要改革这个问题上。二战结束后,各国为了替代 “国联”这样一个较为松散、对出格行径没有强制力的机构,便成立了联合国,而安理会则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按理讲,安理会和秘书长本人是具有很强权威性的,但就算是“大国一致”原则,也无法抵挡国际格局的演变,比如此前崛起中的日本、合并统一后的德国就曾对安理会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提出过质疑。
比如,现行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其中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常任理事国是国际热点争议问题的当事方,那么必然会影响事务的公正处理,在面对诸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等重大国际事件时,就很难达成一致行动。此外,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安理会的代表性提出过质疑,当前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包含了三个发达国家与两个发展中国家,而非洲大陆在常任理事国中尚无代表席位,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声音长期被忽视。
不过老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联合国场合与安理会改革议题,也是一个各方存在分歧的“江湖”。在去年9月份召开的联大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率先抛出支持德日印巴“入常”的提议,还称安理会的组成已经不再符合21世纪的现实,这个提议得到了美国的积极响应。很明显,美国的支持则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考量,试图通过扩编盟友阵营以增强对国际事务的掌控力。
然而,中俄两国的立场截然不同于西方。中国外长王毅在出席非盟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对话会时,就明确表达了中方立场,强调“安理会改革应优先解决非洲国家的历史不公问题,让非洲国家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性”,而且“改革不能仅仅成为大国角力的工具,安理会也不能沦为富国俱乐部”。客观来讲,中方提出的改革方向更加公平和科学,如果像法国那样简单以综合国力为标准,那么只会造成国际格局和利益分配更加失衡,世界则会更加动荡不安。
此外,还有那个让很多国家恨得牙痒痒的“否决权”问题。中方从安理会的运作效率出发,认为新常任理事国是否拥有否决权“需要明确”,而俄罗斯则支持否决权制度,但坚决反对赋予德国和日本否决权。而美国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在他们的提议中,甚至包含了废除“一票否决权”的建议,很明显,这是打算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来在国际事务中压倒中俄。
其实,联想到“某国提出废除俄罗斯的一票否决权被俄罗斯一票否决”的那个笑话,就很好理解了,在各方争执不下的背景下,中国的一票否决权成为了此次改革谈判的重点,也就是如果中方不点头同意,就是“废除一票否决制度”也会被一票否决
Sri.李先生
中方:我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