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在以色列的凌厉攻势和趁火打劫之下,伊朗“抵抗之弧”逐步瓦解,哈马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据《以色列时报》报道,有消息称哈马斯已同意释放34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以换取停火的机会,但以色列方面却对此予以否认,坚持其军事行动。难道哈马斯真的撑不住了吗?“抵抗之弧”真的要瓦解了吗?
所谓“抵抗之弧”,同美国构建的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一样,也是出于地缘战略而构建的一条战略网络。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朗为对抗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的影响力,随即打造了这条什叶派“防线”,用来抵抗和消解以色列咄咄逼人的攻势。“抵抗之弧”网络从伊朗本土出发,经伊拉克、叙利亚,延伸至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就是通过整合亲伊朗的代理人武装与政治势力,作为地缘缓冲,从而形成一条横贯中东的反美、反以力量链条。然而大家都知道了,近来随着中东局势的动荡与变化,“抵抗之弧”正逐步走向崩溃。
首先,就是哈马斯方面遭到了以色列集中重大打击,元气已经大伤了。作为伊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关键盟友,一直是“抵抗之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哈马斯的大多数资金、武器装备乃至于培训,都是伊朗方面提供的。不过,这显然也不足以面对以色列的强硬军事行动,一年多的战事,不仅让加沙人民陷入水深火热、无家可归的窘境之中,哈马斯的多个重要据点被摧毁、领导层也受到了以军点穴式斩首打击。
其次,黎巴嫩真主党的遭遇同样令人唏嘘。作为伊朗“抵抗之弧”的中坚力量,真主党在黎巴嫩国内拥有稳固的根基,既能对官方政策有重要影响,又能在南黎巴嫩形成对以色列的长期威慑。然而,随着以色列针对真主党领导层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其核心指挥系统被摧毁,真主党的势力也遭到了严重削弱,最后只能在去年11月底签署黎以停火协定,这让“抵抗之弧”的中坚环节出现了裂痕。
最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倒台,更是对伊朗“抵抗之弧”战略的致命打击。要知道,叙利亚一直是伊朗在中东布局的重要“大动脉”,作为交通汇聚的地方,叙利亚既能方便伊朗提供了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物资,也能接触到地中海区域,可随着叙利亚变天,叙利亚这个战略支点又不存在了。要知道,伊朗可是在叙利亚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军事、情报与经济网络,这样一来“抵抗之弧”直接就被拦腰斩断了。
可见,在“抵抗之弧”整体溃败的大趋势下,哈马斯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从哈马斯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同意释放人质,再配合国际舆论的同情,完全可能缓解当前紧张局势和自身生存威胁。不过,以色列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缓兵之计”,哈马斯方面只是想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他们觉得要彻底摧毁哈马斯武装力量,才能不会再犯下“阿克萨洪水”行动被突袭的那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