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与《伊豆的舞女》:军事极权力量操控的日本,走向了战争

颜威说历史 2023-05-16 17:07:00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大师,代表作《雪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古都》。他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要是《雪国》。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100多篇小说,成为继泰戈尔和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仅获得了日本最高文学奖项——艺术院会的会员,还曾获得德国政府颁发的“歌德奖章”,以及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勋章。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 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日本文坛的轰动,被赞誉为体现了“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的文学作品。

小说以风光旖旎的伊豆为背景,以独自在伊豆旅行的一位青年学生与年少舞女邂逅,并产生朦胧情愫的情感故事为主线,通过青年学生“我”这样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透视以巡回艺人们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群体真实的生活情景及他们的喜怒哀乐,讲述了他们不幸的生活遭遇和悲惨的命运。

跟《雪国》的故事一样,在《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也极力营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将故事放置在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世界,营造出一种浪漫美的氛围。

天城岭在伊豆半岛之上,岛上重峦叠嶂,树木丰茂,幽谷众多,宛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置身其中,景色美不胜收。而到了夏季,山坡上满是高大树木,而密林中又有古刹作为点缀,还有热气弥漫的温泉浴场供游客享受。在翠绿茂密的丛林中,时而骤雨降下,时而又阳光普照,雨后植物上晶莹的雨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澄净。

而“我”与薰子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浪漫的南国世界,当“我”与清纯美丽的舞女相遇时,一段青涩朦胧的恋情就此展开。

当然,比起舞女美丽的容颜,更加惹人怜爱的是她纯洁无瑕的美好心灵。舞女从与“我”相遇开始,便一直对“我”抱有淳朴的善意与敬意。而在几天的交往之后,我对流浪艺人们的真诚与尊重更是让舞女确定了“我”是“一个好人”,于是用朴素而直接的方式,竭尽全力表达自己的关怀与友爱。

舞女虽时常在筵席上卖艺表演,但她的心灵却从未受到污染。她的一颦一笑、 娇羞神情从来不是卖弄风情或者虚伪的表演,而是真情流露。而“我”与舞女下棋、“我”为舞女念书 时,舞女的忘我与投入,更显示出了舞女的聪慧与对知识的渴求。这样一个聪颖可爱的怀着赤诚之心的美丽舞女,怎能让人不心生怜爱呢?

而惹人怜爱的舞女熏子作为流浪艺人承受着无法逃脱的凄苦命运。 身处社会底层,地位低下,受人歧视;卖艺为生,生活穷困;四处奔波,居无定所。身为女性,还会受到心怀歹意的人的骚扰。

舞女的命运从来不是自己的选择,她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与机会,只能无奈地屈服于现实。正是在这样凄苦命运与残酷现实的一片黑暗之中,舞女天真纯洁、质朴善良、聪慧可爱的形象犹如一星烛火,闪闪发亮。但这如烛火一般的光亮或许未来终将被黑暗吞噬。

虽然川端康成从来没有正面去批判社会,但他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不论是他的《雪国》,还是《伊豆的舞女》,他都极力来营造一种乌托邦的生存环境,以这种构建心中的乌托邦来存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军事极权力量操控的日本,走向了战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近代日本主要划分为明治时代、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明治时代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就是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明治维新后,旧贵族废除,日本权力得到重组,资源迎来重新分配,消除了财产占有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新势力崛起,他们的增长代表日本的增长。那个时代,日本国民只要努力,人人都能过上幸福指数颇高的“中流生活”。

经过长达三四十年的发展,到大正时代,日本进入了太平盛世。此时的日本是个典型的盛世社会,上层建筑势力平衡保证了政治的清明和稳定,技术先进,社会安定,国家和民众财富都出现了极大的增长,国民普遍收入水平高,储蓄率高,购买欲旺盛。

同时,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越来越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都为自己作为日本人而深感自豪,民族情绪日益高涨,民粹主义渐渐崛起,舆论宣传日益变得夸赞和炫耀,仿佛要用他们的成功路径来解放全世界。

但日本大正时代潜藏着各种危机,表面上的和平繁荣掩盖不了国内的矛盾重重。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权力的迅速集中,权力的集中带来了资源的集中,财富的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阶级固化,底层民众向上攀爬的渠道越来越窄,速度越来越慢,机会越来越渺茫。

阶层固化严重,权贵组成了强有力的门槛壁垒,垄断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民众根本感觉不到和看不到向上的希望。社会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和不平等。

1915 年成立了以陆军大将寺内正毅为首相的内阁,日本重新建立起军阀专制的政治,于是一种军事极权力量逐渐掌控了日本。

到昭和时代初期,日本政治生活变得阴沉窒息,整个社会已经严重撕裂,国内矛盾重重,每个人都深感未来的不确定性,焦虑感油然而生,他们不知道能做什么,做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索性不做算了。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也波及到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和萧条更加剧了这种焦虑感。

当时的年青人面临普遍的失业,出生和成长在物质丰裕时代的他们,根本无法承受经济萧条带来的挫折感。本来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强于他们的父辈,但现实如此的残酷,落差之大让他们难以接受,极权专制的环境使得他们又无法发泄这种郁闷。

最终这种巨大矛盾带来的怨气被以天皇为中心的军部统治利用,他们不断煽动对外狂热,军国主义盛行,在极权的操控下,日本全民卷入了战争的漩涡。

3 阅读:63

评论列表

拄杖客

拄杖客

2023-05-16 20:15

这牵强了吧

智缺

智缺

2023-05-16 23:04

这是说谁哩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