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在微亮的晨光中苏醒,早起的人儿就要为早餐忙活了。在闽南地区,除面线糊以外,满煎糕也是人气极高的经典早餐之一。这种以面粉和红糖制成的甜面饼,中间被巧妇煎出无数蜂窝状的孔洞,一口咬下去松软弹牙。若配上一杯不加糖的原味豆浆,满满的胃口和元气瞬间全被唤醒。满煎糕松软滑润,富有弹性,经济实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市民经常食用的汉族特色糕类早点之一。此糕呈锥形,内 似蜂窝,食松软,夹层香甜,是冬春季节的佳点。清晨起来,胃口还没完全打开,喝上一杯刚榨好的豆浆,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满煎糕在闽南地区名气不小,它的来历也颇不平凡,据说与名臣左宗棠还有几分干系。晚清时,左宗棠于福州创建造船厂,驻守此地的将士有不少来自于北方。酷爱面食的他们,多会以面饼裹上大葱和辣椒食用。不过要备齐这些佐料,免不得要叨扰当地的百姓。为减少扰民,左宗棠在面饼上做了不少文章。他将花生碾碎、加入福建遍地可寻的蔗糖,把面饼由“咸”改造成“甜”。如此一来,既省去了准备大葱、辣椒的麻烦,也便于将士出海演练时携带。后来有将士将此小吃带入闽南,满煎糕意外地异地开花,倒成了闽南的特色小食了。
制作满煎糕的时候,要先将红糖和面粉搅拌均匀,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尽管这是一道简单的发酵步骤,但在专业美食家眼中却是关乎满煎糕能做成功或失败的重要环节。因为发酵不充分的话,就没办法做出孔洞的效果,这样做出来的满煎糕便没有那么松软的感觉。待糕体发酵到适当的程度,接下来就是摊制了。准备一个圆形的平底锅,将搅拌好的红糖面浆摊好在锅里,面浆会受热涨起来。等到上面出现状似蜂窝的孔洞,就可以在上面撒上花生粉和白糖了,再沿着中心线把另一半翻过来即可。若是觉得太甜腻了,也可以将花生粉和白糖的内馅去掉,只剩下红糖糕体,这样单调的满煎糕甜味恰到好处,味道也是极好的。因为满煎糕是相对较甜的,所以很多闽南人会选择与不加糖的豆浆搭配,这样吃起来也不会太腻。实在不怕甜的,搭配久煮的花生汤,亦是不错的选择。
别看满煎糕外表平平,中间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中间层的组织空洞比较大,切面层看起来像”牙齿“状,刚出炉的时候吃,表皮会有点小脆,而中间的糕体很美味,如果放到隔天,表皮会由于过多时间接触空气而软掉,夹馅是花生芝麻糖馅,一口咬下去,非常美味,花生糖的香在口中环绕,实在是令吃货感到满足。沉睡初醒,此时胃口尚未打开。若有这“古早味”十足的早餐安抚肚皮,慢慢醒来的精气神自然蓄势待发,准备为忙活的人儿贡献一整天的高效率。小伙伴们,泉州满煎糕,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