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但是通过对剧情的精妙的处理,把一个老套的剧情提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高度,进而呈现出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电影是对一种隐晦的、隐晦的东方之美的诠释。
该影片是一部以淡黄色色调为主要色调的怀旧电影,反映出香港特殊时期的沉闷气氛。电影的场景主要是以中视角拍摄,这样便于故事的展开,比如周和苏两个人出现在一家咖啡馆里,这使得两个角色的对白更加的自然,而且还把电影和观众的关系拉得更近,让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写实气息。
这首曲子的运用非常成功。电影的配乐很有技巧,给人一种落寞、无助、悲伤的感觉。用缓慢的速度,让角色的行动与日本歌手梅林茂的三重节拍融为一体,把心中对你的爱意无法宣泄出来的疼痛与无助表现的淋漓尽致,本片以一代歌坛天后的《花样的年华》出场,与主题不谋而合,而歌词亦是本片的注释,当周时,他向苏问道:“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这时,一支古老的西班牙歌曲响了起来:“quizas quizas quizas”(可能可能可能可能)。用一首曲子,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实在是太棒了。
影片中杜可风的照相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在首次与他妻子同席而座时,便透过一张朦胧的窗户纸照出影像,周与苏在一家旅馆里写作,有说有笑的镜头,基本上都是在镜中或纸面上拍出来的,周和苏在听到《花样的年华》的时候,就像是被一堵厚厚的墙壁给挡住了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看。
电影的剪辑力度很大,情节和人物都被删减得很厉害,比如苏来见周后,苏对周说:今天不想回去了,张叔平都没有任何迟疑地把最后一段剪了下来,让观众们浮想联翩。影片采用的是一种非常精妙的艺术,吊钟和街灯的反复使用,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们心中的孤独,周在新加坡找到绣花鞋,烟灰缸里有烟蒂,苏走进周的房间抽烟,把绣花鞋拿走,把时间倒转过来,这几种处理方式,都为影片增加了一种迷离的美感。就细节而言,也是可圈可点的。
周与苏首次在一家咖啡店相遇,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周点烟和苏一起喝茶时双手发颤的镜头,周与苏在大雨中偶然相遇,眼里闪过一丝激动,回到租房时,苏脸上的忧伤和周脸上的淡淡笑容,他们二人都喜欢武功,苏之子“庸生”取自金庸和梁羽生的谐音,苏在二十多件不同风格的旗袍中所蕴含的韵味,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称赞的,为电影平添了几分含蓄的美感。
而旗袍则是电影情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物情感的流露。苏所更换的二十几件旗袍,暗含着一种东方风格的内敛之美,体现出一种被约束在精神上的优雅和尊贵。电影里加入了戴高乐的时代,强调了“那个时代”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时代对人的限制,正如法国哲人爱尔修所说的那样,人是由环境决定的,周和苏两人在传统伦理的约束下,只会尴尬地相遇,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好像两颗永不会相遇的陨石。但在他们生活的这个年代,“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这样的人,这个年代是很重的,不是说开窍就开窍的。”(张爱玲的一句话)
《花样年华》是根据刘以鬯的小说《对倒》改编的,这部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它把一种东方的隐晦和模糊之感,用一种抒情性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影片展现了尘埃琉璃般的年代里,人类的精妙,欲望和理性的斗争,尽管有一句话:“当年已逝,当年的东西早已不复存在。”然而,正乙祠剧院的对联却是这样写的:“演出悲与喜,今朝何须往昔听得是抑扬顿挫,听得是戏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