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在政策刺激、企业年底冲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24年12月6米以上客车市场经历了一轮暴增,月度销量冲到了史无前例的2.38万辆,创下了三年以来的月度最高销量。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1月的市场需求。
从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25年1月,6米以上客车市场销量回归了常态,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增长状态,新的一年开局良好。
本月,6米以上客车市场具体表现如何?请看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带来的产销数据分析报道。

1月开局良好
销量同比增长11%
2025年1月,6米以上客车市场共销售7877辆,环比下降66.94%,同比增长10.76%。环比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去年12月销量基数过高,同比表现更能体现当下的市场状态。今年1月是“春节月”,在有效工作日减少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同比超过10%的增幅,可见,6米以上客车市场发展势头仍在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Top10企业环比均为负增长,在行业整体下降66.94%的背景下,有5家企业跑赢了行业,分别是: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福田欧辉、苏州金龙、厦门金旅。
再看同比,Top10企业“6增4降”,6家正增长的企业分别是:中车时代、远程商用车、厦门金旅、福田欧辉、安凯客车、中通客车。在行业整体增长10.76%的背景下,除中通客车外的另5家企业均跑赢了行业。其中,中车时代以四位数的增幅领涨Top10,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其去年同期的销量基数过低导致的。
另外两家企业的同比表现更值得关注,分别是增幅达到308.96%的远程商用车和同比增长110.62%的金旅客车,远程商用车作为大客市场的“后来者”,2024年在Top10站稳了脚跟,并以累销第十的名次收官2024,新年首月,远程商用车以同比翻三番的成绩稳住了行业排名,表现不错。金旅客车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是Top5企业中惟一一家同比翻番的企业,而且排名第三,稳住了行业前三的位置,其稳扎稳打的风格展露无遗。

Top10排名变化大
行业整体形势向好
从排名上看,与上月相比,Top10企业排名变化较大。其中,排名上升的企业有以下几家,上月排名第七的中通客车,本月升至第二,上升5个位次,回归了中通的行业地位;上月排名第五的苏州金龙,上升1位,本月排名第四;上月排名第九的福田欧辉,上升4个位次,本月排名第五;安凯客车则从上月的第十升至本月第七,上升了3个位次。
排名第一的宇通客车、排名第六的厦门金龙,位次没有发生变化,其余几家企业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6米以上客车市场Top10企业的市占率达到了88.27%,较上月扩大了0.92个百分点。Top3企业的市占率达到50.13%,较上月扩大了0.27%。整体来看,6米以上客车市场的集中度仍然在提高,在行业整体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吸纳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2025年,6米以上客车市场开局良好,在“两新”政策的刺激以及旅游市场持续活跃的带动下,6米以上客车市场前景看好。但是,从月度销量排名中也要看到,这一细分市场的总容量有限,因而竞争十分激烈,常年稳居头部的几家企业牢牢把握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尾部企业的市占率过小,生存空间十分有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6米以上客车市场的“参与者”都需深度开发各自产品适销对路的细分市场,而且要把视野放长远,积极“走出去”,向更大的海外市场要销量,这才是长久之道。
后续,6米以上客车市场将如何发展?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将持续关注,并为大家带来最新的产销数据分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