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受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后死亡广东三甲医院被爆发生医疗事故

凌青谈健康 2024-09-19 13:10:53
患者接受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后死亡,广东三甲医院被爆发生医疗事故!

HC3i中数新医

导读:

机器人手术是未来趋势,要否定它?

9月9日,广东一名经过黄V认证的副主任检验技师向业内同行透露了一起事故,这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醒。

他表示:“深圳业内传出一起大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疗事故,用机器人给40余岁的患者切除子宫内瘤体时,致患者死亡!现在外科手术室大量引进机器人,大大减轻了外科医生各方面的压力,从手术后效果来看,似乎也还比较满意。但是,我们长期依赖机器人,传统手术是不是要失传了?我们之前认为的小手术,全部交给机器人,这是不是增加了更多的风险?”

据悉,患者瘤体较大,估计为一般的良性肌瘤,完全可以用传统手术摘除,而且手术难度也不算大,但医生还是选择使用了机器人,可能是操作上出现了节外生枝,最终出现悲剧。

在“梅斯医学”的留言区,许多医疗同行也表示:“机器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技术要求并没有降低,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作为专业人士还是要苦练基本功的,没苦硬吃也没问题,这毕竟是吃饭的家伙和生存的技能,关键时刻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

随着热度的升高,对于该事故以及大小手术长期依赖机器人的问题,很多医生发表了不同看法。

上海一名泌尿外科医生说道:“机器人手术简直就是给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医生量身打造的,我们医院的医生也是离不开机器人。按理说出现事故的概率很低,但由于使用前准备的时间很长,并且需要设置,不可控的因素也是有的。机器人手术用于清扫恶性肿瘤更为合适,因为更精细化,像那种良性的子宫肌瘤用传统操作就能解决,其实也没必要动用机器人,这属于大材小用了。”

已发生多起由手术机器人引发的医疗损害纠纷

根据2024年5月20日《中国医院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涉及手术机器人医疗损害纠纷案例分析》的论文,这几年由机器人手术引发的医疗纠纷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在2015-2022年,纳入标准的案例数量为63件。在63份有效文书中,发生纠纷的科室以泌尿科最多,共25件,占比39.6%;其次是胃肠科,共15件;妇产科第三,共7件;其他依次是神经科、胸科、骨科、普外科、儿科、骨科、急诊、内分泌科等。

相关媒体也报道了多起因为机器人手术术后死亡的案例。

2022年11月22日,一名患者因月经不调去中南医院妇科就医,然后转到肝胆胰外科,CT显示胆管末端结节,做了ERCP后提示重度异性增生,随后做了达芬奇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于12月11日出院。出院后患者有轻微腰酸,于12月16日病情加重并呕吐,患者出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因未及时就医处理,患者于12月30日死亡,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

另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此前报道,吉林患者潘虹被省内某知名医院诊断出“左肾上腺肿瘤”。确诊第四天,医院为她实施了“手术机器人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潘虹出现血压、心率明显波动,术后又陷入急性呼吸衰竭,并转进ICU抢救,病情也逐渐加重,一周后离世。司法鉴定部门报告称,医院对潘虹的诊疗过程存在过错,与之术后休克死亡存在因果关系,这个过程和手术机器人有关。

另一例案例,南京的一位患者张忠,生前因身体不适到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右侧腹膜后占位、发热待查、肝右叶囊肿、髌骨骨折术后、阑尾切除术后。医院对张忠在全麻下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右腹膜后占位切除术”。术后20多天后因腹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经司法鉴定,结论为南京这家医院在对张忠实施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

机器人手术普及:绩效考核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齐推动,不得忽视其中的医疗伦理问题

所谓的机器人手术,并不是一个机器人取代了医生独自在那给患者做手术,那太夸张。它其实是一种机械臂,除了机械臂,整个系统还包括控制台和高级成像系统,这种机械臂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与传统腔镜手术系统比较,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为:(1)微创性。如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2)操作性。如高清三维可视化显像、灵活的器械臂、消除术者颤动、提高解剖部位的可及性、改善术者人体工学体验。截至2022年底,我国257家医疗机构累计安装314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37.8万例手术,并推动手术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普及,离不开绩效考核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动。反映的是目前医院“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的趋势。

医管专家秦永方在接受医学界采访表示:DRG/DIP支付和“国考”的核心都是“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值)”。CMI值能体现医疗资源的消耗水平,数值越高,代表收治疾病难度系数高、需要操作多。《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21年文章显示,多因素分析中,具备较高CMI值的科室进入学科科技量值百强的可能性,提高2.29倍。

同样是急性阑尾炎,采取保守内科治疗、传统阑尾切除术和经腹腔镜切除术的RW均不同,分别为0.31、0.70和1.02。而机器人手术的RW值能达到2以上,CMI指数也更高。

除了绩效表现优异,手术机器人技术的运用也受到DRG支付的推动。广东一名心内科医生表示:“现在广州、深圳的医院已经全面普及机器人了,医生确实非常依赖。一方面是省力、精准,另一方面就是特别贵,只要手术机器人开机了,不管手术难易程度,不管时间长短,一律收费几万元。由于现在医院实行了DRG控费,医保限额,所以医院很喜欢做这些自费的项目。”

医管专家秦永方认为,这恰恰体现出医疗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一个重大伦理风险。“从医疗角度看,好医生应该选择能体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式,而不是选择最先进的或最新的。”

这种案例屡见不鲜,2023年3月31日,在一个叫某微信公众号上宣传了山东某人民医院给一个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的90岁的老人做了手术,常规用了机器人,而且用了没有集采的内置外架。

在这篇文章中,存在四个关键词:骨盆骨折,内置外架Infix,机器人,非集采。该病例的骨盆同侧耻骨支坐骨支骨折为Tile A2型骨折,为稳定性骨折,这个病例不需要手术,更不是使用Infix的适应证,仅需要保守治疗即可。

“时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离不开高精尖的科技、精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储备,也同样需要人性的光芒与对生命的敬畏,如此才真正称得上仁心、仁术。

需要说明的这里并不是指机器人手术或者其他自费的新技术不能使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新技术的确会给患者带来更少的并发症和创面,但是面对不同的患者,在评估其疾病进行手术的风险的同时,首先要考虑这项手术是否真正是适合这位患者,是否能为他提供切实的帮助,还需衡量其经济承受能力。而绩效、收入这些功利的内容才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

来源|医有数、医学界、梅斯医学、医伟达医管在线、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 阅读:1476

凌青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