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贸易保护主义历史教训

经济日报 2024-12-21 07:10:13

近段时间,美国一些服装品牌从业者非常焦虑,他们担心未来新一届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尤其是一些对华主张,会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营。

这些从业人员向美媒抱怨,世界上最顶尖的裁剪和缝纫技术都来自中国,“公众根本不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先进程度”。在难以找到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提高商品售价,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无论关税是多少,最终都是消费者买单。”男装品牌18 East的创意总监乔戈利直言,“现实中没有哪个制造商会承担关税成本,我们当然也承担不起。”

另有业内人士吐槽,人们对于关税的认知是不足的。那些支持关税的人,要么是根本不在乎钱,要么就是低估了关税对家庭预算的影响,只有“钱包受伤的时候”,人们才会明白这个政策有多么“愚不可及”。

显然,这些人不止懂服装。作为真正在消费市场一线拼杀的人,他们更明白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后果。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通过自由竞价方式达成交易,生产者需要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赢得市场;消费者则需要通过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组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贸易保护主义,本质上就是要打破公平交易的市场原则。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被强制弱化,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本国那些性价比不高的产品则获得了从天而降的优势,由此造成的消费者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站在生产者的角度,结论依然相同。贸易保护主义明面上的“受益者”——本国生产企业,由于长期处于受保护的、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自然缺乏创新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企业只能在真正的市场大潮中越漂越远,直到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谁敢说这是保护,而不是伤害呢?

换句话说,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最终都会导致损失。在这场不公平的竞争中,本国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是受害者,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历史上,已经有不止一个国家掉入过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坑”。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19世纪法国与英国的贸易摩擦。

1806年,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不允许欧洲国家进口英国货物。彼时的拿破仑志得意满,他的军队已经打穿了大半个欧洲,但由于海上力量的劣势,一直没能拿下海峡对岸的英国。为了出这口恶气,也为了抢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拿破仑决定使出“大陆封锁”这一狠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英国并没有被大陆封锁政策击溃,其贸易额还从1805年的1亿英镑增长到1814年的1.6亿英镑。究其原因,英国的工业基础非常雄厚,封锁政策并不能实质性动摇其根基。反倒是法国本土企业因为没有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失去了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动力。更糟糕的是,当时一些法国大型企业迷失于“永远填不满的市场需求”,不仅不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还随意定价、肆意涨价,导致法国货一度成为价高质劣的代名词,法国工业遭受重创。

此外,拿破仑禁止欧洲各国和英国贸易,还严重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发展。当时的欧洲重商主义盛行,英国作为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各行各业都有强劲的竞争力。除众所周知的纺织业外,其在机械方面的优势也极为明显,各国迫切需要进口英国生产的纺织机械、煤矿机械等。而拿破仑禁止各国与英国贸易,无异于断了大家的财路。

当时,有媒体刊发了一封署名为“蜡烛制造商”的《致国民议会的请愿书》,对此进行了辛辣讽刺。该请愿书写道:“我们正在同‘国外对手’进行一场令人难以忍受的竞争。这个对手‘生产’光线的条件十分优越,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占领我们的市场。这个对手不是别人,而是太阳。它冷酷无情地与我们展开拉锯战,我们怀疑它是受背信弃义的英国的指使,来给我们捣乱的。为此,我们请求通过一项法律,关闭和堵塞所有可以透光的窗户、通道和缝隙,使它无法损害我们这个为国民谋福利的产业。”

事实上,即便不关心长远发展,只看短期,贸易保护主义也是非常不明智的。美国经济学家、计量经济模型创建人劳伦斯·克莱因曾对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纺织业进行过深入研究。经过测算,他发现,贸易保护主义虽然能给纺织业生产者带来一定的“转移收入”,而且还让政府通过税收方式获得了额外收益,但二者相加后的数额却远不及贸易保护主义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变成了一种隐性的再分配机制,将真金白银从消费者兜里掏出来,放进了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以及支持这些企业的政府口袋中,而且还搞丢了不少。

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历史实践都表明,贸易保护主义虽以保护为名,却只会损人害己。只有公平和自由的贸易,才是对全球人民福祉的保护、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持。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昌岳)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