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先牺牲的将领,身中十枪而亡,结局却让日军“自取其辱”

寻墨阁啊 2024-12-11 16:54:0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32年7月,韩家麟为掩护马占山突围,身中十枪,英勇牺牲,也成了抗日将领们当中,先牺牲的。

可日军以为杀死的马占山,高挂“首级”示众,几个月后,马占山重返战场,日军的胜利变成了自取其辱,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沦陷的东北与韩家麟的崛起

1931年9月18日,东三省进入了沉重的战火之中,这一年,韩家麟正值年轻年华,刚从东北陆军大学毕业。

面对日军入侵,没有选择沉默,毅然投身到了抗日的浪潮之中。

那时的东北,已经被日军铁蹄践踏,人民饱受战火与压迫,这样的背景,让韩家麟成了那个历史洪流中的一颗星。

1932年4月7日,马占山将军发布了通电,号召全国同胞举兵,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

韩家麟加入了马占山的队伍,成为了其中一名重要的参谋,聪明、果敢,策划了多个抗日作战的计划,还承担着机要工作的重任。

只是与日军的这场战斗,注定不会轻松,特别是面对日本松木师团的强大压力,马占山的部队在多次交锋后逐渐陷入困境。

血战小兴安岭,马占山部队陷入重围

1932年7月,日军松木师团,为求在东北的战略突破,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了对马占山部队的“围剿”。

马占山的队伍本就兵力不足,面对日军这样的大规模进攻,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小兴安岭,一片崎岖的山脉,被命运选作了这场生死存亡的最后战场。

马占山部队,最初曾与日军展开过,几次猛烈的交锋。

灵活的游击战术,和坚强的意志,部队多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可战斗的消耗越来越大,部队的士气逐渐下滑。

战士们在严酷的环境中疲惫不堪,弹药和食物也所剩无几。

小兴安岭的丛林地形,为游击战提供了一定的掩护,可是敌军的围堵愈发紧密,他们已经被日军彻底包围。

与日军的战斗,渐渐变成了时间与命运的赛跑——如何在敌人越来越近的包围圈中,找到一线生机,成了所有人面临的问题。

战斗进入了第三天,战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士兵们的伤亡,已经达到惨重的地步,许多战士甚至在没有火力支持的情况下,被敌人抓捕或就地阵亡。

马占山自己也受了伤,身体的疼痛,使他愈发清醒地认识到,继续坚持下去的代价太大,整个队伍已经陷入了绝境。

这种危急时刻,作为马占山副官的韩家麟,挺身而出,提出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建议。

请求与马占山交换军装,自己继续掩护敌军的视线,从而让马占山能够带着一部分兵力成功脱离包围。

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计划,意味着韩家麟将独自,承担起来自敌人无数火力的冲击,并可能永远无法生还。

若想保全队伍,马占山和韩家麟必须冒险,没有选择的余地。

马占山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将自己的军服脱下,交给了韩家麟,自己则换上了韩家麟的军装。

两人互换了位置,而这一交换,也就注定了韩家麟,将成为敌人眼中的“马占山”,承受日军的疯狂追击。

交换后的韩家麟,立刻指挥着少数精锐士兵,带领着部队开始了突围行动。

五十多匹马、百余名战士,这支看似弱小的队伍,肩负着一个沉重的使命——他们要穿越敌人重重包围的网,把注意力从真正的马占山身上引开,为其成功脱离战场争取时间。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也没有回头路。

舍命护主,韩家麟决意以死掩护

韩家麟突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唯一的目的,就是掩护马占山部队撤退,让更多的战士能够活下来。

这一切,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足够的兵力、没有充足的弹药,甚至没有撤退的路线,韩家麟选择了以身作“诱饵”,将日军引向自己,让马占山得以脱离险境。

日军显然中计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敌军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韩家麟所带领的队伍身上。

在日军看来,韩家麟所带领的这支残余部队,正是马占山的主力。

派出了大量兵力,死死紧追不舍。

敌人的目标十分明确——无论如何,要消灭这支队伍,把“马占山”一网打尽。

韩家麟毫不犹豫地开始了反击,拼命调动着手中的兵力,利用深山密林的地形,展开游击战术,阻止日军的追击。

每一场战斗,都在和死亡擦肩而过。

弹药渐渐耗尽,战士们的体力也几乎达到极限,韩家麟从未动摇,只有让马占山成功撤退,抗日的力量才有可能得以延续。

马占山在韩家麟的掩护下,已经成功带领一部分士兵,突破了日军的包围。

韩家麟带领部队,继续北上的过程中,战局变得更加紧张,日军的追击愈发猛烈,他们像狼群一样扑向韩家麟的队伍,渴望一击致命。

正如韩家麟预料的那样,敌人的包围逐渐趋于收紧。

死亡的决战:韩家麟的最后一战

1932年7月29日,日军的围追堵截到达了高潮。

那天,韩家麟和他的队伍,被迫暂时藏匿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

天刚破晓,四周一片寂静,屋内的战士们疲惫不堪,稍作休息,突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便是敌人,用日语喊叫的声音:“赶快投降!”

韩家麟瞬间清醒,这一次,自己的选择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对身边的战士们低声说:“誓死不降!”

没有惊慌,也没有动摇,即便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韩家麟依然保持着从容与冷静,以他一贯的决断力,迅速组织起反击。

枪声随之响起,战士们全身心投入了这最后的搏斗,战斗已经毫无胜算,但依然奋力一搏。

日军的机枪开火了,鲜血洒满了小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

韩家麟也在这场决战中,身中数十枪,英勇牺牲,在他倒下的瞬间,敌人的机枪还在不停地扫射,直至他和身边的战友们,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只是日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并非马占山,而是一位为国家与同胞,英勇捐躯的抗日英雄——韩家麟。

令敌人以为自己已经击败了马占山,为展示所谓的胜利,竟将“马占山”高挂示众。

马占山

以为是震慑,是示威,却完全忽视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那个人,根本就不是马占山。

马占山没有死,就在韩家麟以命护主的同时,马占山凭借着他的机智和冷静,在重重围困中,成功带领部分兵力,突破了敌人的包围。

突围之后,马占山开始重整旗鼓,迅速恢复战斗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马占山重新出现在战场上,这一次,带领着部队再次发起反攻。

日军本以为他们已经打赢了这场战斗,殊不知,马占山活了下来,还带领抗日队伍卷土重来。

日军的将领们,刚刚为自己获得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在马占山的猛烈反攻下,不得不仓皇撤退。

日军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曾为展现胜利,而展示“马占山”,这一切不过是自取其辱。

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让日军浪费了时间和兵力,也使得他们,原本自认为是,不可动摇的胜利,变得极其尴尬。

英雄未被遗忘:纪念与追认

战后民政部门,向韩家麟家属发放了“抗日阵亡烈士证”,这份证书,凝聚了对他英勇事迹的敬意与铭记。

1938年,马占山为了缅怀韩家麟,亲自修建了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哈拉寨,祠内的牌位中赫然有韩家麟的名字。

这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舍,生取义的英雄们,特别是韩家麟这样,为大局作出巨大牺牲的将领。

1986年,追认韩家麟为“抗日烈士”,迟来的认同,也是对他英勇精神的一种铭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68
寻墨阁啊

寻墨阁啊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