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它之所以经久不息,就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制度和核心技术。而三星的管理方式是家族管理,但他们仅限于管理而不干预企业的正常企业。三星的核心技术分为三个领域:半导体、显示、通信,同时三星在算法、电池、摄像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优秀的企业不是靠一项产品赚的盆满钵满,而是他的技术能够影响到各行各业。比如三星的8k显示,它不仅应用在手机,而且也应用于摄影技术上。它的5G技术更是每秒速度1G,这个网速放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三星的历史:
三星会社
首先,就是它的起家。1938年李秉喆大邱市成立三星会社,而说白了就是二道贩子,它们的主营业务就是把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外国,这也是最早的跨境电商。后台三星在赚的财富后成立了自己的面粉厂和制糖厂,然后又相继延伸到其他领域。然而制糖厂开始从三星出来单干,而财大气粗的三星在这一时期的战略就是:买买买。它们把这些工厂买到自己手下,然后再让这些企业重新发展。当然三星也发展了自己的产业比如江北医院、重工和半导体行业。
三星除了简单的买买买,这一时期他也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因此它也在每个行业疯狂试探,然后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企业太多自己管不过来,然后三星就在每个行业分别成立自己的公司。这期间它们进军过医疗也进军过摄影行业, 它们的试探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这时候三星企业面临一个瓶颈,那就是它们的资本很庞大,但它们的技术却很受限制。换句话来说,如果它们没有在各国立足的技术,那么投再多的钱也不过是打水漂而已,而立足国外的核心就是技术。
芯片领域
其次,就是三星的发展。1983年三星开始在芯片领域打开突破口,并研制出64K动态随机储存器的VLSL芯片,然后三星开始成为了世界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尝到甜头的三星开始更加重视技术的发展,然后三星相继成立经济研究院和综合技术研究院。1987年创始人李秉喆去世,然后他的儿子李健熙成为继任者。而就在同年,三星成功生产出第1000台飞机引擎。次年,三星举行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并确立了三星集团二次创业的规划,然后三星开始向化学和金融两个行业进军。
至此三星已经成为世界上傲视群雄的存在,纵观三星的发展史,李秉喆父子的雄心和励精图治是极为关键的。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小人得志,更没有因此拿员工不当人看。相反他们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和提高员工待遇,比如三星在公司内部实行内购优惠和股权激励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外更是积极从事慈善。就我们而言三星常年居于榜首,比如2013年雅安地震捐助6000万元,2014年鲁甸地震捐助3000万元。从2008年开始建设希望小学164所并积极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即使因为电池门事件遭遇低谷,它的慈善也从此减少。
全球开花
最后,就是三星的全球开花。在1990年的时候三星开始了一场叫三星经营改革活动,它的主旨就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弱化对企业的干预,比如将新世界百货并保留三星集团的主干然后让其全面开花。1992年三星兼并国际证券并在电子行业研制出第一个64DRMA生产厂,并研制出LCD面板。等到1996年三星已经跻身全球五大集团,全球70个地区和国家建立了三百个办事处,2007年平均年薪高达40万元,并以312亿美元的营收占出口的百分之十八。而三星在税务预算中,更是占整个收入的百分之六。
2010年三星集团将百分之五十的手机实行安卓系统,2015年三星收购美国移动支付公司loopPAY。2016年开始三星开始实行战略收缩计划,一方面削减科技研发支出并开始裁员并将企业向低成本的国家开始转移。并在印度诺伊达建成了最大的手机生产工厂,同年第一季度三星营收开始下滑并受到日本三种半导体材料的制裁。最终在三星太子李在熔长达6天日夜软磨硬泡的斡旋下,日本才放开了对这三种材料的限制。而三星的发展更多是决策者的前瞻性和敢于壮士断腕的果决,如果不是之前的战略收缩,那么这一刻早就土崩瓦解了。
战略收缩
虽然三星处于战略收缩的情况,但仍然有在收缩中进取的情况,这更像是一种在防守中进攻的态势。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如三星重工、芯片和显卡等依然能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对于这个集团的优劣,因为我没有干过,太多的资料都来自于他人的转述。但我想三星集团的好坏,那些曾经在惠州等工厂工作过的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但不管怎么样,它几十年积累的底蕴还是存在的,因此我觉得很多看来的崩塌更多是一种战略的调整而已,而它的发展则是一节生活的经济课,不是吗?
用户10xxx70
三星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