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免疫更关键!最新数据流产三分之二原因是它!保胎思路需大调整

郑文谈育儿 2025-03-29 13:26:48

提起流产、反复流产,由于这么多年来的科普教育,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免疫,会想到高凝状态,甚至有科普认为反复流产有一半都是免疫因素。

所以,现在提起保胎,默认就是免疫保胎,但是最新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流产和免疫根本无关,用再多的保胎药,花再多的钱恐怕都无济于事。

所以有时候流产未必就全都是坏事。

最新研究到底有什么发现,赶紧跟着圈姐一起来看看吧!

01超三成胚染异常被漏诊

这是一项发表在全球顶刊《Nature》子刊《自然医学》上的一篇研究,这篇研究纳入了35年(1987-2021年)期间从1745名女性那里收集的妊娠样本。

在进行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后,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名为基因组Haplarithmisis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比传统方法更精确,可能检测到传统核型遗漏的微小变异。

结果发现,866例(49.6%)染色体核型正常,879例(50.4%)的妊娠损失属于核型异常。

这与此前八项大型研究(>1,000样本,共42,500个流产物)显示,约为53.7%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研究大体是一致的。

使用最新的基因组分析技术后,在原本被认为是正常核型的样本中,又发现了35.1%存在染色体异常。

综合这两项内容,研究团队认为足以导致早孕三个月自然流产的染色体异常率实际高达67.8%。

为什么是67.8%,圈姐认为,在新发现的35.1%的染色体异常中,有一部分染色体异常可能并不足以导致流产,但确实是异常。

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在我们传统观念中,胚染异常占流产的一半原因,主要是基于染色体核型检测。

目前这种先进的基因组检测发现,胚胎染色体异常在流产原因中占比超过我们以往的认知,高达三分之二的流产案例,都和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

也就是说,我们以往认为的遗传因素、解剖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凝血因素、男性因素甚至不明原因,总体加起来可能才占流产原因的三分之一。

对我们复发性流产群体来说,这个研究发现,拷贝数值染色体异常在我们圈子更普遍。

另外,研究发现第7号和第16号染色体畸变在早期流产中最为常见,片段性染色体异常在散发性流产中更加常见。

02做三代还胎停原因可能在这里

高龄或者反复胚染异常姐妹可能会被建议采用三代试管技术,但是我们依然发现这些姐妹可能还会出现胎停,这个时候往往被要求查其他可能导致胎停的因素。

患者往往花了很高的经济代价去检查和治疗,但是再次移植三代胚胎可能依然会经历失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为了保护胚胎,三代做检测往往筛查的是绒毛组织,也就是胎盘部分,但是这个研究发现,胚胎外中胚层的染色体异常程度通常高于绒毛膜绒毛组织。

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嵌合体现象,这意味着同一个胚胎不同部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异常。

所以,如果三代只是进行绒毛筛查,那么胚胎被误判的可能性极大。

也就是说绒毛正常的胚胎中胚层组织染色体异常也是不能存活,注定要流产的。

所以三代胚胎进行筛查的思路可能要改变了,这可能会极大提高三代试管婴儿的怀孕率。

03四个思路扭转胚胎染色体异常

为什么胚胎染色体异常几率那么高,有没有办法改善,这是学界和患者都关注的问题。

张琪等通过对胚胎以及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总结出三个可能导致胚染异常的因素,分别是年龄、试管助孕以及维生素D不足。

张哲慧等对胚胎以及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总结出四个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因素,分别为年龄、试管助孕、维生素D缺乏以及TSH水平差异。

石铭等研究发现,孕妇年龄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高度相关。

同时在年龄≥35岁孕妇中,以女方因素引起的流产率为固定值条件下的男方年龄增加和既往流产次数较少,均会导致染色体异常概率的上升。

所以改善胚染异常,我们需要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

综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的年龄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的第一危险因素,但是年龄无法逆转,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胚染异常无能为力了呢?

其实并不是,年龄改善最大的问题是导致身体抗氧化能力减弱、线粒体能量供应降低以及越来越高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所以年龄虽然无法改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抗氧化治疗、针对线粒体的一些治疗,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来对付胰岛素抵抗。

另外研究发现,男性年龄也是胚染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所以针对女性年龄的调理同样适用于男性。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轻因为高龄导致的胚染异常增加的问题,比如我们常用的辅酶Q10、褪黑激素等都有类似的功效。

另外,每天一把小坚果可以让端粒出现“逆生长”,这是圈姐看到的最新文献哦,昨天的文章讲过,端粒缩短代表衰老,说明坚果可以达到减龄的作用哦!

试管助孕对胚胎染色体的影响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有国外研究发现,促排时间太短可能会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

这可能意味着短时间内募集卵泡可能干扰了卵子的减数分裂,从而产生了更多异常的核型。

所以,减少胚染异常,我们需要认真审视促排卵药物使用的方案,时间等等,尽量不要短时间促排。

当然,如果你可以不使用试管怀孕,自然怀孕肯定是减少胚染异常的最佳方案。

有研究发现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70.79%。

维生素D作为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除了维持人体的钙磷平衡,调节细胞增殖、免疫、肌肉功能、皮肤分化、血管以及代谢水平,还参与生殖系统多种功能的调节。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AMH密切相关,AMH作为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指标,在卵泡发育与周期募集中起到调节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下调AMH的表达来影响卵子质量,从而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

所以,姐妹们我们一定要从准备怀孕开始就要了解自己的维生素D状态,及时补充就是减少胚染异常的有效手段。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为0.5-5%左右,临床上针对反复流产患者会把TSH>2.5作为筛查标准。

亚临床甲减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不孕、流产以及妊娠并发症,这可能是通过影响颗粒细胞生存率、类固醇生成和卵母细胞成熟来介导的。

但是,目前学界还没有有价值的关于TSH如何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机制的直接证据。

所以,对姐妹们来说,从备孕开始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就很关键,发现甲减以及亚临床甲减,一定要先去治疗,这也是减少胚染异常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流产原因中,胚染异常的概率比我们以往的认知中要高很多,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胚染异常才是保胎的关键。

保胎不能是在怀孕后发现胚胎不稳定有流产征兆的时候,才被迫采取的行动,保胎应该在备孕时期就未雨绸缪。

另外,三代试管婴儿的检测可能需要进一步改变,你的胚染正常也许并不是最终结果,期待更好的检测方法让三代试管姐妹怀孕率大幅提升!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Prevalence of chromosomal alterations in first-trimester spontaneous pregnancy loss. Nat Med. 2023 Dec;29(12):3233-3242. doi: 10.1038/s41591-023-02645-5. Epub 2023 Nov 23.

张琪,邹前健. 胚胎停育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4,31(36):92-95. DOI:10.3969/j.issn.1674-4721.2024.36.023.

张哲慧,薛吟霜,何英明,等. 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57(3):443-448.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2.03.020.

石铭,张晨,康鑫,等. IVF/ICSI助孕后患者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4,44(11):1170-1174.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40731-00276.

Effect of ovarian stimulation on embryo aneuploidy and mosaicism rate. Syst Biol Reprod Med. 2021 Feb;67(1):42-49. doi: 10.1080/19396368.2020.1850908. Epub 2021 Jan 7.

0 阅读:24
郑文谈育儿

郑文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