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受美访华影响,日本表示也想访华,总理:不和佐藤谈

陈陈历史啊 2024-11-06 16:41:39

引言: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让世界震惊。此时的日本,正处于佐藤内阁执政的末期。佐藤荣作长期奉行亲美排华政策,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然而,美国的突然"背叛",让佐藤内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日本国内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佐藤内阁不得不向中国示好,表示希望访华。但总理却给出了一个坚决的回答:"不和佐藤谈。"为什么总理会对佐藤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此后,田中角荣接替佐藤成为日本首相,他又是如何打开中日关系的突破口的?在这场改写两国关系的历史性访问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佐藤时代的终结

1964年11月,佐藤荣作接任日本首相,开启了长达七年零八个月的执政时期。在其任内,佐藤内阁奉行强硬的亲美排华政策,将日本牢牢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1969年11月,佐藤访问美国,与尼克松签署了《尼克松-佐藤联合声明》。声明中不仅将台湾问题列为"日本的安全攸关重大",还将韩国的安全与日本直接挂钩。这份声明在日本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反对党认为佐藤政府此举是在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

佐藤对美国的"效忠"还体现在其对华态度上。1970年,他在国会发表演说,公开宣称"台湾是日本的生命线"。同年六月,他更是强行与台湾当局续签《日台条约》,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

然而,佐藤内阁精心经营的"亲美"政策却在1971年遭遇重创。这一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传出,日本政府竟然毫不知情。紧接着,美国政府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新经济政策",这被日本媒体称为"尼克松冲击"。

更令佐藤始料未及的是,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突然访华。日本政府直到尼克松专机起飞前几分钟才得知消息。美国这一系列行动,让佐藤内阁陷入了外交困境。

此时的日本国内,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野党抨击佐藤内阁外交政策失败,工商界也开始转向支持对华贸易。就连执政的自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佐藤路线的声音。

在巨大的压力下,佐藤内阁开始尝试对华示好。1972年初,佐藤通过多个渠道向中国传达访华意愿。然而,由于其长期的反华立场,这些努力都未能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

4月,日本外相福田赳夫访问美国,希望了解中美会谈的内容。但美方的态度十分冷淡,仅作了简单的通报。这进一步暴露了美日同盟关系的裂痕。

6月17日,冲绳回归日本。这本是佐藤内阁的重大外交成就,但在美国"背叛"的阴影下,这一胜利显得黯然失色。当月,自民党内反佐藤势力开始公开活动,要求其提前卸任。

最终,在党内外压力下,佐藤于1972年7月正式辞去首相职务。这位日本在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就这样在尼克松访华带来的政治震荡中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二、田中角荣的破冰之旅准备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以294票的压倒性优势当选。五天后,他正式就任日本第64任首相。这位出身平民的政治家深知,要巩固其执政地位,必须尽快改善日中关系。

田中上任伊始就展现出与前任不同的政治风格。他立即任命大平正芳为外相,这一任命颇具深意。大平此前曾担任池田内阁的外相,对改善中日关系持积极态度,在外交界享有盛誉。

7月下旬,大平正芳开始了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他先后与多位知华派人士会面,其中包括前外相藤山爱一郎。藤山曾在1959年担任外相期间力主对华友好,此时他向大平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同时,田中政府通过多个非官方渠道向中国传递访华意向。一位重要的中间人是松村谦三,这位日中贸易促进会会长与中国方面有着深厚的交往基础。通过松村的斡旋,中日双方开始了初步接触。

然而,田中的对华政策在国内遭遇了强烈阻力。右翼团体"反共爱国协会"多次在首相官邸外举行示威,抗议政府"屈从共产党"。更有激进分子扬言要"阻止首相叛国"。

更棘手的是来自政府内部的反对声音。以前外相福田赳夫为首的保守派议员,多次在自民党会议上质疑访华计划。他们坚持要在邦交正常化前解决民间索赔等历史遗留问题。

8月初,一份措辞严厉的匿名信出现在田中办公室。信中警告首相"不要重蹈张作霖的覆辙",这个影射性的威胁让首相警卫室高度紧张。

面对各方压力,田中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一方面在自民党内部积极展开工作,争取中间派议员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经济界施压,强调中日贸易的巨大潜力。

为打消保守派的顾虑,田中特意邀请几位重量级元老举行茶话会。他向这些前辈详细说明了访华的必要性,并承诺在谈判中坚持日本的核心利益。这一举动有效缓解了党内的对立情绪。

9月上旬,中日双方就访问日程达成一致。田中决定由外相大平陪同访华,这是一个审慎的选择。大平在外交上的专业性可以弥补田中在这方面的不足。

访问前夕,田中召开了一个特别的内阁会议。会上确定了三项基本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历史问题表达歉意、处理好与台湾的关系转换。这些原则为即将开始的访华谈判定下了基调。

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田中角荣顶住压力,完成了访华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位被政敌讥讽为"推土机政治家"的首相,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化解危机的能力。

三、访华前的特殊准备

在田中访华计划确定后,中方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细致的准备工作。外交部专门成立了接待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有关田中角荣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涵盖了他的政治履历、家庭背景、从政经验,甚至包括他在建筑行业起家的经商历程。

档案显示,田中角荣出身贫寒,年轻时做过建筑工人,后来白手起家成为建筑公司老板。这样的背景与日本传统政坛以贵族出身为主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中方接待组认为,这种平民出身的经历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处事方式和谈判风格。

同时,中方还特别关注到田中的语言特点。作为新潟县人,他说话带有浓重的乡音,这在东京政界一度被视为笑柄。为确保沟通顺畅,中方专门挑选了精通日语方言的翻译人员进行特训,要求他们熟悉新潟方言的语音特点。

翻译团队的准备工作异常严格。除了语言训练,他们还必须熟记大量外交术语和专业词汇。每位翻译都配备了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各类可能用到的词句对照。为确保万无一失,翻译组还进行了多次模拟翻译演练。

钓鱼台国宾馆的布置也经过精心设计。考虑到田中喜欢吸烟的习惯,会客室特意准备了多款烟灰缸。餐桌上的餐具也经过特别挑选,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照顾到日本客人的使用习惯。

在会议室的布置上,中方打破了传统的对座安排,采用了略呈八字形的座位布局,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双方代表团成员互相正视,又不会产生过于对抗的气氛。会议桌上还特意摆放了专门定制的席签,上面的中日两国文字都经过书法家精心书写。

安保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国宾馆周边的警卫力量得到加强,但要求警卫人员着便装,保持低调。考虑到日方可能带来自己的保安人员,中方还制定了详细的协调预案,确保双方安保人员能够默契配合。

饮食安排也十分用心。厨师团队提前研究了田中的饮食习惯,准备了既符合日本口味又展现中国特色的菜品。考虑到田中爱喝威士忌,酒水间还特意储备了多个知名品牌的威士忌。

田中方面也在积极准备。他的智囊团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谈判情况制定了应对方案。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准备了多套措辞方案,以求在不违背日本国内政治底线的前提下,满足中方的核心关切。

在礼仪细节上,日方也做足了功课。田中专门请教了熟悉中国礼仪的专家,学习了基本的中国礼节。他的随行人员还准备了一份详细的礼仪指南,包括如何与中国领导人握手、如何鞠躬等具体细节。

就这样,在中日双方的周密准备下,一切都为这次历史性的访问做好了准备。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安排,实际上都承载着双方改善关系的诚意和期待。

四、历史性会谈的曲折过程

1972年9月25日上午10时,田中角荣一行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日本首相首次以官方身份访问新中国。在机场迎接的除了周恩来总理,还有王国权外交部长等多位高级官员。

当天下午,第一轮会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一开始就进入了实质性议题。周恩来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台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以及日美安保条约问题。这些都是横亘在中日关系中的关键症结。

在台湾问题上,双方的分歧最为突出。田中提出希望维持与台湾的实质关系,这立即遭到了中方的反对。经过反复磋商,大平正芳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同时表示理解和尊重中方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第二天的会谈中,战争赔偿问题成为焦点。出人意料的是,中方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一决定极大地推动了谈判进程。作为回应,田中当场表示对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害"深感痛心"。

9月27日的会谈出现了一个戏剧性场面。当讨论到日美安保条约时,田中突然用他特有的新潟方言表达了一番见解。翻译一时难以准确传达其含义,现场气氛一度尴尬。所幸周恩来以其特有的外交智慧,巧妙地化解了这个小插曲。

会谈期间,一个意外插曲引起了各方关注。在一次茶歇时,田中无意中提到了他年轻时做建筑工人的经历。这个话题意外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因为在座的几位中方官员也有过类似的工人经历。

第四天的会谈主要围绕具体的执行细节。双方就建交后的贸易、文化交流等实务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在航空、海运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具体协议。

9月29日,最后一轮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次会谈主要是对前几天达成的共识进行确认和总结。当天下午,《中日联合声明》的最终文本终于确定。为了赶在当天发表声明,双方工作人员连夜进行了文件校对和翻译工作。

在正式签字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日方发现声明中文版使用的"日本国"三个字的字体大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略有不同。经过协商,双方同意重新排版,确保两国国名在视觉上完全对等。

当天晚上,《中日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这份凝聚了双方智慧的文件,不仅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更为此后的中日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访问期间,双方都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灵活性。即便在遇到分歧时,也能够以建设性的态度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务实的谈判作风,为此后的中日关系发展树立了典范。

五、历史性突破的深远影响

中日建交的消息传出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国务院当天即发表声明,表示"理解"日本的决定。这一表态背后,是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对亚洲格局调整的默认。而苏联方面则保持了异常的沉默,直到三天后才通过塔斯社发表简短评论。

在台北,情况则截然不同。蒋介石政府随即宣布与日本断交,并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日方。台湾当局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召回驻日大使、中止双边贸易协定等。这些举动虽然难以改变既成事实,但确实给日本国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影响。

中日建交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复杂的反应。自民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福田派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公开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田中在谈判中对中方让步过多,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的处理有损日本利益。

与此相反,日本经济界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建交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内,就有超过50家大型企业宣布计划开展对华贸易。位于大阪的松下电器率先派出考察团,开始筹备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板块也出现了明显上涨。

在具体执行层面,中日两国很快建立起了多个工作机制。1972年10月,两国互派了首批外交官员,开始筹备使馆设立工作。日本驻华使馆选址在北京东交民巷,这里此前是战前日本驻华公使馆所在地。

文化交流也迅速展开。1973年初,中国京剧团赴日演出,在东京、大阪等地引起轰动。同年4月,日本歌舞伎团队回访北京,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在中国公开演出。这种文化互动对增进民间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经贸领域,成果更为显著。1973年,中日贸易额达到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近一倍。中国开始从日本进口大量工业设备和技术,这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1974年,两国签署了第一个长期贸易协定,建立起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

地方交流也逐步展开。1973年底,日本青森县与辽宁省建立友好省县关系,开创了中日地方交流的先河。随后,神户市与天津市、横滨市与上海市相继缔结友好城市。这种城市间的直接往来,为民间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在教育领域,1974年开始实施互派留学生计划。第一批中国公费留学生赴日深造,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领域。同时,日本也派出语言教师来华,协助中国高校开展日语教育。这种人才交流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储备了智力资源。

新闻媒体的相互进驻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进展。1974年1月,日本共同社和每日新闻社在北京设立了常驻记者站。同年4月,新华社在东京设立分社,实现了新闻信息的直接传播。

在科技领域,两国建立了多个合作项目。1974年底,中日签署了第一个科技合作协议,涉及农业、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这种合作为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开辟了正式渠道。

0 阅读:7
陈陈历史啊

陈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