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下场有多惨?崇祯下令凌迟三千多刀,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陈陈历史啊 2024-11-04 16:29:14

标题:袁崇焕下场有多惨?崇祯下令凌迟三千多刀,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引言: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而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是明朝最令人心痛的案例之一。崇祯二年(1629年),这位在辽东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名将,竟在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漩涡中,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当时的北京城内,无数百姓争相观看这场惨烈的处决,甚至有人争抢他身上的血肉。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让一位为国效力的大将军,沦落至如此地步?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更令人玩味的是,为何在他死后300多年,还有人甘愿为他守墓至今?

一、从威震辽东到阶下囚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袁崇焕赴辽东参加科举考试,遇见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贵人——辽东巡抚袁应泰。在一次偶然的宴会上,袁应泰与这位年轻后生谈论军事,不料袁崇焕竟对辽东军事形势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

"此子若能用于军中,必成大器!"袁应泰当即向朝廷推荐袁崇焕,希望他能在辽东任职。就这样,袁崇焕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大军攻陷辽阳,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岌岌可危。此时的袁崇焕已经升任山海关游击将军,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宁远城外建造一道"铁嘴墙"。

这道"铁嘴墙"可不同寻常。工匠们按照袁崇焕的设计,在城墙外围砌筑了一道倾斜的石墙,墙面向外倾斜45度。这样一来,敌军抛射的火箭落到墙上会自动反弹,而城内士兵的火器可以借助墙面的倾斜角度打击敌军。

天启七年(1627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宁远。袁崇焕早有准备,他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红夷大炮。这种由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当清军发起进攻时,宁远城内一片寂静。皇太极以为守军已经逃走,正准备下令攻城。突然,城头炮声轰鸣,无数炮弹呼啸而出。城外的清军阵型顿时大乱,死伤惨重。

这就是著名的"宁远大捷"。袁崇焕用不到两万人,打退了清军十万大军的进攻。皇太极损失数千精锐,狼狈撤退。这一战,让袁崇焕声名大震。

崇祯即位后,对袁崇焕格外重用。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被任命为蓟辽督师,统领京师以北的军事防务。他立即开始整顿军备,训练士兵,加强防御工事。

他还采取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在各个关隘设立"火器局",专门制造和储存火器。为了保证火药质量,他甚至亲自到火药作坊监督制造过程。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明军的火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辽东的几年里,袁崇焕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边军。他亲自训练士兵,改革军制,创立"游击战"战术。这支军队多次打败清军的进攻,让辽东边境暂时安定下来。

然而,就在袁崇焕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却让这位威震辽东的大将军转眼间变成了阶下囚。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突然率军进攻北京城,而此时的袁崇焕正在城外布防...

二、政治漩涡中的致命转折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的北京城,突然陷入一片慌乱。皇太极率领八旗铁骑,绕过宁远、山海关的防线,直取京师。这个消息传来时,城内百姓无不震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怎么会这样?袁督师不是在边关布防吗?""听说清兵是从广宁方向来的,那里的守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传回来?"

北京城里开始流传一个说法:袁崇焕故意放清兵南下,意图不轨。这个说法很快在城中传开,越传越玄乎。有人说袁崇焕收了皇太极的金银,有人说他暗中与清廷勾结,还有人说这是他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

当时的朝廷大臣温体仁早就对袁崇焕不满。他派出心腹四处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在辽东囤积军粮、屯兵自重,有谋反之意。这些谣言在京城里愈演愈烈,许多百姓开始对袁崇焕怀恨在心。

十月十五日,皇太极的大军已经抵达通州。这时,袁崇焕正率领援军赶往京城。他派出快马向崇祯皇帝报告:"臣已布置孙传庭、吴襄等将领分守各处要道,请陛下勿忧。"

然而朝中奸佞之臣却趁机进谗言,说袁崇焕这是要让清军围困京城,好让自己坐收渔利。崇祯皇帝听后,立即派出锦衣卫密查此事。

十月十八日,袁崇焕率军抵达北京城外,请求开城门让军队进城休整。驻守城门的官员以"奉旨严防"为由拒绝开门,只准袁崇焕一人进城面圣。

当时的情形颇为怪异。袁崇焕的军队就驻扎在城外,而皇太极的大军却突然撤退了。这更加重了朝中大臣的猜疑。温体仁等人立即向崇祯进言:"袁崇焕与敌人里应外合,故意让清军来去自如!"

一位叫做王永光的郎中,更是上书弹劾袁崇焕二十四条罪状。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条是:在宁远与皇太极密谋,约定让清军借道进京。这封奏章递到崇祯手中时,正值人心惶惶之际。

十月二十日,崇祯下令将袁崇焕下狱。锦衣卫将他押往诏狱时,街上的百姓纷纷扔掷石块、烂菜叶,甚至往他脸上吐唾沫。这位曾经的民族英雄,此刻却沦为众矢之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东林党人也没有为袁崇焕说一句话。他们担心被牵连其中,纷纷保持沉默。一时间,袁崇焕在朝野上下竟无一人敢为他辩护。

事实上,皇太极此次南下是一次试探性进攻,目的是检验明朝的防御能力。当他发现京城防备森严后,便主动撤军。但这个简单的军事行动,却被朝中奸佞之臣硬生生扭曲成了一场惊天阴谋...

三、审讯过程中的隐秘故事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日,袁崇焕被关入诏狱的第一天,锦衣卫便开始了严刑拷问。据当时在狱中服役的一位狱卒回忆,袁崇焕被押入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暗室,四壁漆黑,只有顶上的一盏油灯昼夜不熄。

锦衣卫每日轮番审问,逼迫他承认通敌卖国的罪名。刑具从最初的夹棍、竹板,逐渐升级到了"推凳"、"辘轳"等重刑。但袁崇焕始终不肯认罪,只说:"臣为国效力,死而无憾。"

在审讯过程中,一份意外的密奏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份密奏是由辽东一位叫做李若钧的千总所写,内容揭露了一个惊人的内幕:原来在皇太极南下之前,朝中已有人暗中与清廷勾结。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诬陷袁崇焕的大臣。

李若钧在密奏中详细记载了一件事:崇祯二年九月,他曾亲眼看见一个商队从辽东出发,前往清军大营。这支商队表面上是去做生意,实际上却带着朝中某些大臣的密信。

这份密奏本应直达天听,却被温体仁的心腹中途截获。他们立即派人将李若钧秘密处死,并伪造了一份新的密奏,内容变成了指控袁崇焕与清廷来往的证据。

然而,狱中的袁崇焕并不知道这些隐情。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在牢房中写诗明志。其中一首《狱中述怀》写道:"忠心报国三十年,今日身陷囹圄间。纵使万般酷刑至,也难销我报国愿。"

消息传到京城,立即有几位大臣为袁崇焕求情。其中包括内阁大学士周延儒,他曾三次上书为袁崇焕辩护。周延儒指出:袁崇焕在辽东多年,战功赫赫,若真有通敌之心,早就有机会叛变,为何要等到今日?

可惜这些辩护都被温体仁等人一一驳回。他们甚至伪造了一份袁崇焕与皇太极的"通信证据",上面有模仿袁崇焕笔迹写就的"密信"。这份伪证很快就呈送到了崇祯面前。

正在这时,诏狱里又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看守袁崇焕的一名狱卒突然暴毙,死前口吐白沫。温体仁立即散布谣言,说这是袁崇焕用毒药杀人灭口。这一说法再次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随后的几个月里,袁崇焕被反复提审。每次审讯,他都坚持自己的清白。据说有一次,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后,仍然朗声说道:"臣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崇祯三年(1630年)二月,朝廷下令加紧审讯。这一次,锦衣卫动用了更为残酷的刑具。即便如此,他们也未能从袁崇焕口中得到任何认罪的话。温体仁等人见状,决定铤而走险...

四、凌迟处死的惨烈场景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二日,北京城外菜市口,一大早就聚集了数万名百姓。他们都是来看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辽东督师最后一面。按照朝廷的判决,袁崇焕将在此处受凌迟之刑。

当日清晨,锦衣卫将袁崇焕从诏狱押解出来。他身着囚服,双手被铁链锁住。路过街市时,愤怒的百姓向他投掷石块和烂菜叶。一位当时在场的书生记录道:"老百姓挤满街道,有人咒骂,有人吐唾沫,袁崇焕却始终昂着头,一言不发。"

行刑前,一位锦衣卫官员当众宣读了崇祯皇帝的旨意:"袁崇焕身为大明重臣,勾结建虏,意图谋反,罪不容恕。着即凌迟处死,首级传示九边,以儆效尤。"

凌迟这种刑罚,是古代最为残酷的死刑之一。刽子手要在犯人身上割三千六百刀,直至死亡。为了延长受刑者的痛苦,每一刀都要避开要害。

当时在场的一位叫做王思任的文人,在他的《王季重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幕:"刽子手先用布条将袁崇焕绑在木桩上,然后从手臂开始,一刀一刀地割下他的肉。每割下一块肉,就有富户出钱购买。"

这场行刑持续了整整三天。第一天,刽子手割去了袁崇焕的四肢;第二天,割去了躯干上的肉;第三天,才取下他的首级。据说在这三天里,袁崇焕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时竟有不少人争相购买袁崇焕身上的肉。一位姓张的富商花了五两银子,买下了一块手臂上的肉。他将这块肉煮熟后分给亲朋,说这是在"食仇人之肉"。

在行刑现场,一位叫做赵从衡的举人目睹了全过程。他在日记中写道:"围观者中,有人掬血饮之,有人嚼肉啖之,如此残忍,令人不忍卒视。"

行刑结束后,袁崇焕的尸骨被丢弃在荒野。按照规定,受凌迟处死的犯人,亲属不得收殓。但就在当天夜里,一位姓佘的侍卫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的遗骸偷偷收敛。

这位佘姓侍卫曾在辽东时追随过袁崇焕。他将袁崇焕的骸骨埋在自家院子里,并在上面种了一棵柳树作为标记。临终前,他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儿子,叮嘱一定要守护这座无名墓。

袁崇焕的头颅则被装在木匣中,送往各边关示众。据传当木匣经过宁远城时,驻守将士无不落泪。有老兵跪地痛哭,说:"大人在时,建虏不敢犯我边境一步。今日却要看到大人首级传示,何其痛哉!"

五、后世对袁崇焕的评价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一位叫做赵文楷的官员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这是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详细记载了崇祯二年皇太极南下的真相,以及温体仁等人构陷袁崇焕的经过。

这份文件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他立即下令重新审查袁崇焕案。经过详细调查,朝廷发现当年的审讯记录中存在诸多疑点。那些所谓的"通敌证据",都是温体仁等人一手炮制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昭雪。他在诏书中写道:"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平反之后,朝廷追赠袁崇焕为太子少保,并在宁远、山海关等地为他建立祠堂。每年春秋两季,当地官员都要前往祭祀。

与此同时,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也逐渐被揭开。在山西大同,有一位百岁老人找到当地官府,说自己保管着一份重要文件。这是一份袁崇焕在狱中写的自辩书,被一位狱卒偷偷带出,辗转保存至今。

这份自辩书中,袁崇焕详细记述了自己在辽东的军事部署。他写道:"臣在宁远布防,皆是为国计。若真有二心,何必设下重重防线?"这份文件后来被收入《明清史料》,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而在杭州,现代史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在一处古宅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批当年东林党人的私人信件。信中提到,他们当时虽然未能公开为袁崇焕辩护,但私下里都认为他是被冤枉的。

更令人感动的是佘氏家族的故事。三百多年来,他们代代相传,始终守护着那座无名墓。佘家的族谱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先祖遗命,守墓报恩。此乃我族职责,永世不可忘。"

如今,这个家族已经传到了第十七代。每年清明节,佘家人都会在那棵老柳树下祭拜。老柳树已经枯死,但新的柳树又在老树根上长出来了,象征着人们对袁崇焕的记忆绵延不断。

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佘家祖宅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具残缺的骸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鉴定,这具骸骨的伤痕特征与凌迟处死的特点完全吻合。这个发现,印证了佘家守护袁崇焕遗骸的家族传说。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档馆中,至今保存着袁崇焕案的全部审讯记录。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载着一个忠臣的悲剧,也记载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每当有人翻阅这些档案,都会被这段历史深深震撼。

0 阅读:42
陈陈历史啊

陈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