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吹48秒唢呐,这是艺术还是杂技?"35岁的刘雯雯在演奏会上展示的绝活,让传统民乐圈炸开了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8e97f4c3d0afa632d12749d29e1eba.png)
2023年春天,这位唢呐博士演奏《百鸟朝凤》时,用48秒不间断的长音模仿凤凰鸣叫。视频火遍全网,播放量破230万。网友吵翻了:有人夸"这才是真功夫",也有人吐槽"比谁憋气久?不如去练潜水"。
刘雯雯来自山东唢呐世家,5岁起每天要完成三大训练:早上对着太阳练呼吸,中午头顶水碗练姿势,晚上吹蜡烛练气息。大学时她每天跑5公里练肺活量,现在能用右手拇指的老茧开啤酒瓶——这是三十年按唢呐气孔磨出来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f59509d25f858cd51a3b7850355b10.jpg)
• 支持派:晒出数据,专业唢呐手肺活量≈5瓶矿泉水容量(5000毫升)
• 反对派:翻出某网红琵琶手"30秒轮指"翻车事件,质疑过度炫技
• 专家提醒:明朝《乐律全书》记载的循环换气本是为了模仿鸟叫停顿,不是比时长
内蒙古歌手唱长调能持续72秒,西藏琴师靠高原放牧练出独特呼吸法,说明气息训练在民乐中很常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97201edb9be892a79423254fbe0bdf.jpg)
三个月后,刘雯雯特意选了需要频繁换气的《黄土情》,用断断续续的吹奏演绎出苍凉感。演出结束她举起长满老茧的手,被乐评人称为"用伤痕回应争议"。现在她尝试把唢呐和电子乐结合,探索新出路。
当我们在数秒表时,可能忘了听唢呐里千年传承的呼吸。那些让现代人惊叹的"超能力",不过是老艺人代代相传的基本功。下次听到唢呐声,你是会计时,还是会听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bcf723425d1c05b20e7e4f2b374886.png)
(全文用口语化表达,保留核心信息但调整叙述顺序,加入具体训练细节和网络梗,符合头条读者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