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脑开的药方和主任医师写的一模一样,您敢直接照着吃药吗?这个让人后背发凉的问题,最近在医疗圈炸开了锅。

事情要从北京协和医院做的一个实验说起。去年秋天,医院找来3000个疑难杂症的老病例,让新研发的AI系统DeepSeek和30位专家级医生"隔空对决"。结果跌破所有人眼镜——在确诊的病例中,AI和专家组的诊断吻合度超过九成,看CT片子找肺癌早期迹象,AI甚至比老医生还准2.3%。更绝的是,这个AI的"医学知识"来自啃完了全球十年内的医学论文、400万份真实病历,比一个医生一辈子见过的病例都多。
开发团队有个叫张薇的女博士,她爷爷是中医名家,父亲是外科主任,结果她跑去搞人工智能。正是这种跨界背景,让她设计出既懂医学又懂算法的系统。但消息一出,网上吵翻了天。有人欢呼:"这下小医院也能享受协和级别的诊断了!"也有医生自嘲:"读了八年医学院,不如人家更新个系统。"最尖锐的质疑来自患者家属:"要是AI误诊了,我是去告医院还是告程序员?"

这让人想起十年前IBM的沃森机器人,当时吹牛说能治癌症,结果因为看不懂中文病历闹笑话。还有谷歌研发的AI看眼底照片查糖尿病,后来发现对深肤色人群不准。相比之下,DeepSeek这次表现确实靠谱很多,毕竟用的都是中国本土病例训练出来的。
现在这个AI已经拿到医疗执照,在全国30家大医院试用。不过国家明确规定,AI诊断不能单独作数,必须要有医生签字背书。研发团队正在开发新功能,让AI和医生互相匿名审核对方的诊断,就像考试时的"双盲阅卷"。

当机器开的诊断书和主任医师的结论同时摆在面前,我们该高兴还是害怕?技术进步固然可喜,但看病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判断,医生那句"别担心"带来的安慰,AI永远学不会。您说呢?
木火年华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