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张寿臣对孙少林说:"这个对联也对不上?是不是台上出丑了"
那是1950年初的一个寒冷夜晚,新声剧场后台灯火通明。年轻的相声演员孙少林正在化妆间准备登台,这时他的师伯张寿臣踱步而来。谁能想到,就在几分钟前,这位年轻气盛的艺人还说出了"甭对了,不就那几副对子吗?您看着使吧"这样的大话。而此时此刻,台上的他却因为一个"八面槽"的对联张口结舌。这个让孙少林出了大糗的对联,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而这位德高望重的张寿臣又为何要在台上给自己的师侄来这么一手?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一、师徒缘起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天津,火车站附近经常出现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李寿增,那时他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当列车进站休整时,李寿增总会急匆匆地往连兴茶社赶。茶社里的说书声、相声声对他来说比机车的轰鸣更有吸引力。
1931年的一天,连兴茶社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相声界的泰斗张寿臣。当时李寿增正在台上说着相声,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学艺,但凭借着平日里在园子听来的功夫,竟也说得有模有样。张寿臣看在眼里,不禁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演出结束后,张寿臣主动找到李寿增攀谈。得知李寿增一直想拜师学艺,张寿臣当即表示愿意引荐。就这样,在张寿臣的引见下,李寿增拜到了"相声八德"之一的焦德海门下,成为了"寿"字辈的相声艺人。
然而李寿增的拜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相声界规矩严格,拜师需要严格的考核。李寿增需要背诵大量的传统段子,还要现场表演给焦德海看。经过三个月的考验期,李寿增终于正式成为焦德海的徒弟。这一年,他毅然辞去了收入稳定的火车司机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相声生涯。
1932年的一天,李寿增在连兴茶社演出时,注意到台下有个总是蹲在第一排的小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孙少林,当时人们都叫他"大莱子"。每次演出结束,这个小男孩都会跑到后台,帮着李寿增收拾道具,有时还会模仿台上的动作。
李寿增了解到,这个叫"大莱子"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没有上过学,但对相声有着极大的热情。看着男孩渴望的眼神,李寿增想起了当初自己刚入行时的情景。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收下这个九岁的孩子为徒。
拜师仪式在连兴茶社举行。按照规矩,新收的徒弟要给师父敬茶,磕头行礼。小小的"大莱子"穿着件打了补丁的棉袄,规规矩矩地完成了这些仪式。当天,张寿臣恰好也在场,他专门为这个新晋的"宝"字辈艺人题写了"勤学苦练"四个字。
从此,李寿增便开始系统地教授孙少林相声艺术。每天清晨,师徒俩就在茶社里练功。李寿增不仅教孙少林说相声,还教他识字、读书。渐渐地,这个从来没进过学堂的孩子,开始能够自如地阅读相声段子。
二、艺坛初试
1937年的天津,连兴茶社依旧是相声界的重要据点。这一年,十四岁的孙少林第一次登台。那天,茶社里挤满了听众,不少是冲着李寿增的名号来的。然而当天李寿增因故未能到场,只能让孙少林一人登台。
这次演出对孙少林来说是个重大考验。他选择了一段传统相声《数来宝》,这是一个考验功底的难度极高的段子。当时的规矩是,新人第一次登台必须完整地表演一段传统相声,不允许临时改编或即兴发挥。
演出开始前,张寿臣恰好路过连兴茶社。听说李寿增的徒弟要首次登台,他特意留下来观看。孙少林的表演出人意料地流畅,尤其是在说到"数九寒天冷打颤,三九补药要煎完"这段时,他的表情和动作都恰到好处,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这次成功的首演让孙少林在天津相声界崭露头角。但张寿臣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一个问题:他过于依赖模仿。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但缺乏自己的特色。于是张寿臣找到李寿增,建议让孙少林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1938年春,李寿增开始带着孙少林四处演出。他们先是在天津各大茶馆轮番登台,后来更是远赴北平、沈阳等地。在这期间,孙少林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他特别擅长说一些带有知识性的相声段子,比如《报菜名》、《数字趣谈》等。
1939年,一个重要的机会来临。当时天津有个著名的"遏云班",专门表演传统相声。班主徐遏云听说过孙少林的名声,特意邀请他加入。这对于一个十六岁的相声演员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誉。
在"遏云班"期间,孙少林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传统相声段子。徐遏云有一个珍贵的手抄本,里面记载着许多罕见的相声段子。孙少林常常在演出之余抄写这些段子,并虚心向班里的老艺人请教。
1940年夏天,"遏云班"在天津大剧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演出。这次演出汇集了当时天津最优秀的相声演员。孙少林被安排在压轴位置演出,这是对他实力的认可。他选择了一个新编的相声段子《五行八卦》,这个段子融合了传统文化知识和幽默元素。
演出当天,剧场座无虚席。当孙少林说到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妙论时,台下的张寿臣频频点头。演出结束后,张寿臣专门找到孙少林,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记住,相声不只是说笑话,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这次演出后,孙少林的名气在天津相声界迅速提升。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固定听众,甚至有人专门跑来向他求教相声技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松懈,反而更加刻苦钻研。每天清晨,他都要在天津卫的街头巷尾转上一圈,收集市井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为创作新段子积累素材。
三、难忘一课
1950年初的那个夜晚,新声剧场内外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是一场特别的演出,不仅因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更因为当晚的节目单上有一项特殊的安排:张寿臣和孙少林要同台演出。
演出开始前两个小时,张寿臣来到后台,看到孙少林正在翻阅对联相关的资料。这些年来,孙少林在相声界已经小有名气,尤其以说对联相声见长。张寿臣走近时,正好听到孙少林说:"甭对了,不就那几副对子吗?您看着使吧。"
这句话引起了张寿臣的注意。当时的相声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说对联相声,必须对得上来,否则就是贻笑大方。张寿臣当即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难忘的课程。
演出开始后,张寿臣先说了几个简单的对联,孙少林都对答如流。就在观众以为这又是一场普通的对联相声时,张寿臣突然说出了一个特别的对联:"八面槽"。这是一个在相声界流传已久的难对联,考验的不仅是对联技巧,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八面槽"这个对联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要求对句必须从八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而且每个角度都要对仗工整。孙少林虽然平日里说对联相声说得顺溜,但面对这个难题,一时竟无言以对。
台上的沉默持续了将近一分钟。张寿臣见状,开始一步步引导:"槽,是什么物件?能装什么?有什么用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玄机。孙少林试图回答,但每次都被张寿臣用更深层的问题追问。
最后,张寿臣向观众解释了"八面槽"的八种含义:从形制上说,它是个八面体的容器;从功用上说,它可以盛水喂马;从建筑上说,它是房檐下的排水沟;从农具上说,它是碾米用的农具;从工艺上说,它是木工的开槽工具;从地理上说,它是山谷中的水道;从天文上说,它像银河一样的天沟;从文学上说,它还可以比喻人生境遇。
这一课不仅让孙少林领悟到了对联艺术的深奥,更让他明白了相声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当晚演出结束后,张寿臣对孙少林说的那句话:"这个对联也对不上?是不是台上出丑了",不仅仅是一句责备,更是一次难得的教导。
从这天起,孙少林开始更加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他不仅广泛收集各类对联,还专门研究《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古籍。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去请教张寿臣和其他老艺人。这次"八面槽"的教训,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艺术传承
"八面槽"事件后的1950年春节,孙少林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历程。在张寿臣的建议下,他每周都要到天津图书馆查阅典籍。那时的图书馆藏书并不丰富,但孙少林仍然找到了不少关于对联、诗词的珍贵资料。
这一年的春天,天津相声界举办了一次重要的交流会。会上,张寿臣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他认为,相声艺术的传承不能只靠口传心授,还要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在交流会上,张寿臣特意让孙少林现场展示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对联漫谈》。
这段相声的内容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对联知识,还融入了大量历史典故。例如,孙少林讲到了明代才子解缙写的"一片云横谷口,数声鸟过渡头"这副对联,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解说。这种新的表演方式,在当时的相声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51年夏天,张寿臣组织了一次特别的"传艺会"。这次活动邀请了天津、北京等地的相声艺人参加。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老艺人们轮流讲授相声的不同流派和技巧。孙少林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被安排在最后一天进行展示。
在这次展示中,孙少林表演了一段改良后的《八面槽》。这次他不仅完整地对出了这个难对联,还加入了大量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比如,他讲到了古代水利工程中的槽道设计,又说到了民间手工艺人制作水槽的技艺,最后还联系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952年初,天津文化局组织了一次相声艺术培训班。张寿臣担任主讲,孙少林则被委任为助教。在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中,他们系统地整理了相声的传统段子,并编写了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包含了表演技巧,还详细记录了每个段子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这次培训班期间,有一个特别的环节是"一对一"教学。每位学员都要选择一个传统段子,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孙少林负责指导对联类相声的教学。他将自己从张寿臣那里学到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
1953年,天津市举办了首届相声艺术节。在开幕式上,张寿臣和孙少林联袂演出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师徒话艺》。这段相声以对联为主线,穿插了大量艺术传承的故事。演出结束后,张寿臣当众表示:"少林不仅学会了技艺,更懂得了传承的道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少林开始系统地整理相声艺术的传承体系。他不仅记录下了大量传统段子,还根据不同的题材和技巧进行了分类。比如,他将对联相声分为文史类、生活类、趣味类等不同类型,并为每种类型总结出相应的表演要领。
五、艺术成就
1955年的一个深秋,天津广播电台开设了相声专栏节目。作为首期嘉宾,孙少林带来了一段全新创作的相声《说文解字》。这段相声不同于传统的单纯逗笑,而是融入了大量文字学知识。比如,他用生动的方式解释了"门"字的甲骨文写法为什么像两扇门,"日"字为什么写成一个方框里面一个点。
这次广播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许多听众来信要求再播。电台随即开设了固定栏目,每周播出孙少林的相声节目。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创作了《汉字演变》、《文字趣谈》等一系列新段子,将深奥的文字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相声内容。
1956年春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孙少林前往录制节目。在为期一周的录制中,他不仅表演了传统相声,还即兴创作了多个新段子。其中,《对联漫谈》系列节目尤其受欢迎。这个系列分为五集,每集都围绕一个主题,如山水对联、典故对联等,既有知识性又保持着相声的趣味性。
1957年,天津文化馆举办了一次相声创作研讨会。会上,孙少林提出了"以艺载道"的创作理念。他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创作的多个新段子,这些作品都突破了传统相声单纯追求笑点的模式。比如,他创作的《天文趣话》将天文知识融入相声,《医学漫谈》则用幽默的方式普及医学常识。
1958年夏天,孙少林开始在天津师范学院开设相声艺术讲座。这是相声首次进入高等院校的课堂。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讲座中,他系统地讲解了相声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特别是在讲解对联相声时,他结合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知识,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对联的构造原理。
1959年,孙少林完成了《相声艺术概论》的编写工作。这是一部系统研究相声艺术的专著,书中不仅总结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还首次从学术角度分析了相声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在"语言艺术"这一章中,他详细论述了相声中的修辞手法、语言节奏等要素。
1960年初,全国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孙少林作为天津代表参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相声艺术的创新与传承》的发言。他提出相声要"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的观点,并用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作为例证。
这一时期,孙少林的艺术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创作的《文化漫谈》系列相声,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相声艺术,开创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这个系列包括《诗词杂谈》、《成语故事》、《典故解说》等多个段子,每个段子都既保持了相声的娱乐性,又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
在1961年的天津市曲艺汇演上,孙少林表演了他的代表作《说文解字新编》。这段相声采用了全新的结构方式,将甲骨文、金文、篆书等文字演变史融入相声段子中,既让观众笑得开心,又能学到知识。这段相声后来被收入全国曲艺精品选集,成为相声艺术创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