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国产主旋律电影,不幸在国庆档的票房争夺战中遭遇滑铁卢。
很长一段时间,由博纳公司出品制作的主旋律电影都是国内市场的香饽饽,《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均曾经在国庆、暑期档拿下傲人的票房成绩,而《长津湖》更是缔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全新纪录。和他们相比,《平凡英雄》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题材讨巧,同样主打真实事件加情感,可最后的结果却呈现出天壤之别,这固然有着影片本身质量并不优秀等客观原因,但国人对类似题材的审美疲劳,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细节的漏洞百出
由于电影已经有个很好的故事基础,所以改编最大的问题就变为如何把观众熟知的事件进一步戏剧化。为此,在保留原事件的主线脉络外,电影在很多细节方面进行了深加工。例如为体现医生的压力和责任,增加了刘锐这个角色,并且在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丰富了旅途中遇见的人物,且制造多处冲突,虽然从戏剧角度如此处理无可厚非,但由于本片在细节方面呈现的过于粗糙、欠缺打磨,很容易让人出戏。
从和田街头伤者哥哥闯红灯被美女骑警拦下开始,本片就把各种本应该真实的事情变得极不真实。先不说和田中心医院的骨科主任戴着手套擦眼泪,多次身体直接接触很不专业,光是航班上的那段众人合力唤醒小麦的场景,就让人尴尬的坐不住了。
为表现国人的团结和乐于助人精神,在男孩小麦昏迷后,飞机上同行的老年乐队,以及乘客们自发组织合唱了一首《娃哈哈》,这本应该成为亮点的高潮段落,却犯了太多低级错误。首先,飞机上的乐器不可能允许放在身边,要不然选择托运,或者塞进行李箱,其次,在高速飞行,随时可能出现颠簸的情况下,拿出乐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再次,唤醒男孩的方式有很多种,电影却选择用最不合常理的那种,本身就属于弃易求难,所以,尽管影片用各种手段去烘托气氛,却由于源头上的不足,根本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毫无意义的明星堆砌
和其他博纳主旋律电影一样,《平凡英雄》也动用了全明星阵容,李冰冰、冯绍峰、黄晓明挑大梁,其他配角基本都属于熟脸,充分展现出博纳强大的人脉关系和超强的运作能力,再加上主角小男孩的毫不怯场,让电影在大部分时间演技这块均在线。可是,明星泛滥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那些有代表性作品、标志性很强的演员,它会让观众在欣赏电影时,容易忽略掉片中的角色,而把更多关注度放到演员上面,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后果就是观众更多记住了这个演员,而不是他所塑造的角色。
同时,和专业演员相对应的是,影片中的一些群众演员和新人却表现的差强人意,饰演哥哥一角的年轻小伙长的还算英俊,很有混血王子的味道,但演技实在稚嫩,尤其和李冰冰对戏时,其缺点更暴露无遗。由于故事发生在和田,所以电影启用了大批新疆演员,可惜的是却没有让他们用维语对话,看着一众新疆人却说着最纯正的普通话,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三、煽情过度的后遗症
煽情过度是国产电影的通病,本片也不例外。毋庸置疑,对于这样一部主打千里接力救人的故事片,适当的情感渲染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处理得当,更能够产生观众的共鸣,可本片倒好,煽情从头到尾就没停过。男孩小麦出事故后,母亲和哥哥就不断用眼泪去提醒观众他们有多么悲伤,而哥哥开车送小麦去和田中心医院的路上,陌生大叔主动维持秩序商铺让道,开启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过度煽情套路,和田机场众人抬担架过楼梯,飞机满员关键时刻三人主动让座,以及机上救治乘务长不忍直视伤口的掩面哭泣,影片总是在关键时刻想当然的加入特写、慢镜头及激昂音乐,用类似小品般的处理方式,去搅动观众的泪腺,殊不知,任何事情都物极必反,过度煽情的后果会导致观众神经麻木,即使再大的刺激,也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的心弦。
人物塑造方面,本片脸谱化更是极为严重,虽然都有原型,但电影并不关注他们作为人的真实一面,而是选择放大优点,忽略掉所有不好的地方。于是,影片中出现的那些角色都是社会各阶层、各职业的典型好人,却唯独没有作为普通人的立体和多样性,相对来说,刘锐这个角色还保留着一些人物的复杂面,他有彷徨和挣扎,虽然看起来并不高大,但这才符合正常人在当时应该有的状态。
《平凡英雄》的失败,有偶然原因,但也有其必然因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主旋律,但更需要那些真正展现底层普通人生活的电影,就像贾樟柯导演所说:“我们不能把中国电影只做成主旋律的专卖场,这是对中国电影,对子孙后代,对中国文化完全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文 |王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