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主旋律电影,很多观众脑海中第一反映就是人物高大上、台词热血且口号性强,故事内容满满正能量,不可否认上述标配元素本片其实也有,但其实并不明显,从电影的创作角度分析,《万里归途》似乎更像是一部技法娴熟的商业电影,和其他很多主旋律影片有着巨大区别,所以称之为非典型。
经过《无名之辈》和《人潮汹涌》的洗礼,饶晓志已经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很会拍商业电影的导演之一,尤其和郭帆导演、路阳导演的频繁互动,在强强联合、互相帮衬下,其影像风格更具成熟和个性化。
《万里归途》完全是按照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准来进行创作。
关于电影套路的讨论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有些烂大街,其实电影这门艺术在发展了上百年后,想要完全推陈出新可谓难度极高,更多时候,能把一些套路化的东西拍出自己的风格,并且让观众不讨厌,就已经算是成功。
毕竟,套路不是抄袭,它更多像充分吸收前人模式化的叙事过程后,再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再次解构,比之大部分国产片只顾着直接照搬显得高级太多,放之全球电影市场,其实大部分电影都套路化明显,但不影响每年还是会产出不少优秀作品,所以,套路并不是贬义词,而更像一个中性词。
回到本片,它的主线脉络非常清晰,即将身处战乱中的同胞安全送回自己的祖国,由于有着真实事件作为背景,因此观众的代入感较为强烈。
在叙事结构上,电影一直采用紧、松、紧、松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断用各种冲突和转折去充实故事内容,让观众的神经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然后,再通过适时插入的情感渲染去调剂,使得整个观影过程非常流畅。
第一段是故事的引子,主要是正面展现努米亚内乱的真实情况,随着众多人物的出现和战争的升级,特别是普通人在战争这台怪兽前面的渺小和无力,更让人生出生命如草芥般的感慨。
第二段讲述主角宗大伟、成朗、白婳如何带领一百多名支援努米亚建设的工人逃离战争的过程。他们不仅穿越了交战核心区,克服了物资短缺、没有交通工具等困难,更多次直面死亡的危险,但国人依靠着团结力量和对祖国的信任,硬是没有落下一人来到了救援区。
第三段带有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不仅将主角宗大伟的形象完全立了起来,更把国家弱小、动荡对百姓的危害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努米亚之所以国不像国,正因为它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而军阀内部的混战,受伤的只能是底层老百姓。
以一部商业片来衡量,这样的剧本结构其实很普通,甚至有些平庸,不过由于是命题作文,即使整体表达偏保守也可以理解,毕竟对于投资方来说,电影能够正常上映才是关键,或许因为无法挖掘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核,故饶晓志导演只能在技法上进行更多尝试。
于是,本片在整体线性叙事的基础上,关键时刻又不断加入各种倒叙片段和闪回,用以强化观众对事件细节的掌握程度及了解人物情感的转变历程。大量的伏笔和后期衬托,将很多之前只是冰山一角的事件本末进行揭示,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如宗大伟出场时用喇叭对所有中国人喊出要带他们回家的誓言,结尾时又用另外一种角度进行呼应,特别能让人生出感触,而在宗大伟和反政府武装头目进行的第二次“俄罗斯轮盘赌”中,饶晓志更加入大量宗大伟与妻子之前的电话内容,去表现他对生的渴望以及对妻女的爱恋,为了能让其他国人安全回家,宗大伟还是毅然选择举起手枪,这种尊重生命却又蔑视死亡的对比,让人物形象瞬间就高大起来,比之光喊口号更能够让观众接受。
在表现战场的动作戏中,电影尽可能做到真实还原,大量的手持摄像和快速剪辑,非常凌乱却很有代入感,虽免不了被人诟病调度不够流畅等问题,却在国产片领域做到了独树一帜。
除了剧本的通俗易懂、娴熟流畅,影片另一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将故事讲述清楚明白的基础上,还不忘塑造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
由张译饰演的宗大伟为全片的灵魂人物。做为一名文官,他既有多次历险、救人的光辉历史,也有着想早点逃离努米亚的个人打算。主观上宗大伟极不想卷入这场撤侨营救中,这不是软弱,更多因为妻子还有未出生的女儿在国内等着他,直到好朋友章宁遭遇枪战离世,其妻又下落不明,才坚定了宗大伟把所有国人带回祖国的决心。
片中的宗大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虽然他确实做到了英雄才可以完成的壮举。在处理困难和矛盾时,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刻,和普通人一样,有时也会迷茫和困惑,但诸多缺点不仅没有削弱角色的魅力,反而让他看起来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加接地气。
张译的表演依然一如既往的稳健,从形象和气质上看,他也比较适合宗大伟这个角色,相比较而言,王俊凯饰演的成朗则要逊色许多,这主要因为此角色本身就不讨喜,而王俊凯和角色的贴合度不够,更容易让人出戏。
从艺术角度上看,《万里归途》还不能称之为优秀,但它尽可能在自己的类型领域内做到足够好,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需要高质量、有思想性和人文情怀的文戏佳作,也更需要那些能够撑起市场脊梁、让观众不觉得在浪费时间的所谓70分商业作品,这,也许才是《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