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是为票房而拍,而有些电影,则只是想表达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从上映时的悄无声息,到五十多天后逆袭登顶日票房冠军,《隐入尘烟》走的这条路充满着坎坷和神奇,虽然依靠网络传播带来话题有些偶然成份,但中国市场和观众再次用行动证明:只要是好电影,就绝不会被埋没。
影片将背景放在中国北方某偏远农村,骨子里讲述的依然是国人最质朴、相濡以沫的爱情。电影剧情很简单,可传递出来的情感却很厚重,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更是发人深省,引人思考。
男主角马有铁单身一辈子,临到中年才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深受疾病困扰,寄宿在哥哥、嫂子篱下的曹贵英。两人从相识到相知,走过风风雨雨,直到成为对方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既是一场没有太多花哨、朴实到素颜般的爱情神话,同时也是一场卑微到尘埃、底层人物相互取暖的无奈救赎。
一、情全片没有说一个爱字,却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融进血液的生死相许,没有一场风花雪月的场景,却总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人倍感爱情的浪漫。
有幸认识马有铁,是曹贵英的福气,而能够照顾曹贵英,则填补了马有铁人生拼图的缺憾。
两人的相识充满着亲戚们的各种算计。曹贵英哥嫂想尽快甩掉妹妹这个包袱,而马有铁的哥哥则想把弟弟赶走后,腾出地方让儿子结婚,这种没有任何基础的爱情,却在贫瘠的土壤上绽放出最瑰丽的花朵。
他们苦却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为了生计,没日没夜的耕耘着自己几亩田地,为有一个家,顶烈日、战风雨,一砖一瓦去挥洒汗水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惜,房子盖好了,人却突然没了,电影用这种带有浓郁古典悲剧色彩的结局,带给观众最直观的心灵冲击,同时传递出动人心魄、指向灵魂深处的拷问。
马有铁、曹贵英的爱情故事没有任何丰厚物质作为基础,甚至过程都充满着各种苦与悲伤,但主创们却用乐观的心态,去用心讲述两人生活的一点一滴,更将生活各种不易和奋斗的心酸展现出来,既温情又感人。暴风雨下,见证着两人抢运砖头后的相依相偎,收小麦时,水渠搓背那温柔细腻的小动作,无不像春风化雨般滋润进观众的心田。
原来,最普通的爱情才更让人动容,可惜的是,世间有很多个曹贵英,却很少会有如马有铁那般的男人出现,也正如此,才显得弥足珍贵。
二、家电影中出现过很多标志性的元素,如小麦印花的浪漫、燕子寻窝的善良、孵化小鸡的惊喜,但都抵不过对家这个字的眷恋。
什么是家?中国人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一间屋舍、里面住着家人,可是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没办法得到。
对于马有铁和曹贵英来说,家这个字离他们既遥远又亲近。他们曾有过很多个“家”,但不是寄人篱下,就是临时借宿,历尽艰辛才终于依靠自己建好一栋土砖房子,虽然简陋,但至少是一个真正属于两人的港湾。每次搬家,马有铁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囍”贴上去,那不仅是对曹贵英的承诺,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就如燕子飞走来年还会归巢,唯有家才能真正抚平两人内心的缺口。
曾经住过的土坯房推倒时,马有铁久久不愿离去,也许对于别人来说那不过是些不值钱的危房,但却承载着他和曹贵英太多美好的记忆,他们在那里一起孵小鸡,一起守着那头下田种地的驴子,所以当马有铁被带去县城选商品房时,他才会显得那么不知所措,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家,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家。
三、叹马有铁用他的善良和厚道感动着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甘愿冒着身体健康为黑心老板献熊猫血,不为自己,只为救活老板才有可能把欠村民的钱归还,可惜他的所作所为,换来的不过只有区区两件廉价大衣,以及村民背后的调侃和嘲笑。
中国人总喜欢用自己的高傲去鄙视底层人最朴实的善行,或许,他们确有很多缺点,所做事情也并不轰轰烈烈,但正是那些平凡中的一言一行,才处处体现出非同常人的坚毅和伟大。
影片塑造了一批愚昧的村民和只会榨取民脂民膏的地方土豪,底层人用一辈子的耕耘,换不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反而变成别人赚钱的工具,这样的情况不仅堂而皇之出现,更大有理所当然的意思,中国民众维权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电影画面美的犹如一幅幅风景油画,在精巧的构图和调色下,印象中污浊、肮脏的农村,也有了更多诗情画意和艺术气息。除了海清之外,全片均由素人出演,虽然演技有些稚嫩,但胜在真实自然,而男主角武仁林,更是丝毫看不出来有演的痕迹,仿佛和角色融为一体,他即是马有铁,马有铁即是他。
《隐入尘烟》的成功,可以归结为民众已经太久没有看到优秀影片而造成的饥渴似观影,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无论如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票房破亿,至少能够让那些还在默默坚守、认认真真拍电影的创作者得到些许安慰,这远比某部商业电影票房成功更具有象征性意义。
文 |王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