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普京近日低调了,连克宫遭袭击这件事,都能忍得过去。”说这种话的人,大概率是不了解普京的手腕的。
俄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10点,胜利日阅兵在红场正式开幕。事后,媒体关于现场的评价,颇为两极化。
西方媒体认为:规模缩水了,受阅总人数只有1万左右,而且连空中装备都没有出现,俄罗斯人肯定是担心安全问题,怕了。
而真正懂其中门道的军事专家们,却看出了俄罗斯人对先辈的诚意。比如,在此次阅兵式中,除了一众先进的武器外,在坦克方面,俄罗斯人很用心。他们没有选择最先进的T-14坦克,而是让一台T-34二战功勋坦克成为“主角”。当这台老坦克出现在红场时,不少俄罗斯民众是泪流满面。
应该说,在俄乌战争的关键时期,在提振士气这件事上,俄方是做到位了的。这一点,与日前泽连斯基宣布将5月9日定为乌克兰庆祝“欧洲日”,形成了不小的对比。
此次胜利日,除了诸多装备值得一看外,阅兵式前前后后发生的3件事,也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而这3件事,恰恰是普京真正的底气来源。
第一件事,独联体国家并没有“抛弃”俄罗斯。
自俄乌战争开始以来,美西方一直在找各种细节,试图证明:独联体国家之间内讧不少,他们正在抛弃普京。然而,就在5月9日当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总统普京今日的行程中包括与多位独联体领导人吃早餐。
事实上,在5月9日这一天,塔吉克斯坦总统、白俄罗斯总统、哈萨克斯坦总统、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亚美尼亚总理等诸多要员,都亲自飞到了莫斯科。应该说,在克宫刚刚遭袭后,这些要员还愿意特意跑一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而与此同时,为了与红场阅兵相呼应,多个独联体国家国内也进行了相应的纪念活动。正如佩斯科夫后来说的:“许多独联体成员国,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必须庆祝的神圣日子。”
我们确实必须承认,独联体国家和普京之间一定有步调不一致的地方,但也绝非如西方所说的那样,俄罗斯正在被抛弃。这对于俄罗斯的未来,包括战后的恢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这件事相呼应的,是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在5月8日,与普京的一次重要会谈。二人在会谈中,就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发展军事设施交换了意见,事后还发表了联合声明。早在2022年8月16日,两国就签署了关于建立区域联合防空系统的协议。此次再达成新的声明,这意味着俄罗斯军事影响力的又一次扩大。应该说,这对当下的俄罗斯来说,非常珍贵。
第二件事,胜利日当天,中国与俄方非常默契、友好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胜利日当天的讲话里,特意提到了中国。他表示:“我们还铭记和尊敬中国军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壮举。”这一说法,获得了俄罗斯民众、中国民众的“怒赞”。
而中国方面,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方也在5月9日当日发文,热烈庆祝五九胜利日。中俄正常、友好的关系,目前正受到来自欧美多国的污蔑、诋毁。就在5月9日当天,秦刚外长在柏林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会见记者时,贝尔伯克仍拿此事做文章,大谈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污蔑他们涉嫌“帮助”俄罗斯。
一边是欧美的污蔑,一边是中国身正不怕影子斜。在胜利日当天,中国用事实告诉美西方:中国确实中立,但中俄关系,不怕外人指手画脚。
第三件事,是普京在胜利日当天表现出的极强影响力。
关于普京在胜利日当天会讲些什么,早前一直有记者打听,俄方回应:克宫没有提前公开这些的习惯。而从现场普京讲话获得的掌声、以及在俄国内的影响力来看,他绝非像西方媒体所说的那样“离下台不远”了。
在讲话中,普京提到“与地球上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和平、自由和稳定的未来”,同时还表示“全国都已经团结起来支持我们的英雄”,现场随即一片“乌拉”声。事实上,自俄乌战争以来,普京的支持率并没有下降。就今年的2月份,俄民众对其信任度还上升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令人惊讶的79.1%。对比近日拜登36%的支持率,确实已经太高了。
以上3件事,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或许,美方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一切是怎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