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咱们的“西城大妈”张淑芳
参加了牛街街道组织的“和合牛街”宣讲团
和其他几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员
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讲述他们及身边人扎根牛街
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
贡献牛街力量的奋斗故事
今天
我们就通过张淑芳的讲述
一起感受社区平安志愿者们
热情、无私的志愿故事
汇聚众人火苗 共建和合大家庭
大家好,我叫张淑芳,来自牛街街道西里一区社区。我今年 71 岁了。
退休前,我是一名老师。退休后,我与志同道合的老友们一起先后创建了“春雨沐林”志愿服务队和快乐编织组。今年,是我入党的第49年,也是我当4号楼诚信党支部书记的第六个年头。守护小家、服务大家,是党支部书记的义务。
记得那一天晚上8点多,我刚吃完晚饭,突然听到楼道里有大动静。我赶紧打开门,发现对门家里医护人员出出进进。我赶忙上前打听,原来是对门的孤寡老人马老太太突然心脏不舒服,打了120。我立刻回家,准备好热水、纸巾、口罩等物品,与邻居小两口一同陪她到医院急诊室。在医院里,我守在她身边,邻居夫妻则办理各种手续。直到凌晨,马老太太的侄子从天津匆匆赶到。他看到我这么晚还在照顾病人,连忙说:“姨,这么晚了,您赶紧回家吧,这里有我们年轻人守着就行了。”我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回了家。
第二天,我和支部委员商讨,决定为楼里的孤寡老人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党员们挨家挨户走访,发现16层的李大爷行动不便,卫生间需要安装一个安全扶手,我们立即与社区联系,为他安装到位;6层的王阿姨家里厨房的油烟机长期未清理,社区及时联系相关志愿单位,派工人来清洗油烟机,解决了困扰老人多年的问题。
去年冬天,楼门前突然挂上了厚实的门帘,让冰冷的楼道瞬间变得温暖起来。大家纷纷打听是谁装的,最后发现竟然是1901的年轻姑娘李博雅。原来啊,是因为她经常看到四号楼的党员志愿者为大家服务,所以她也想为邻居出点力。得知真相后,大家觉得这钱不能让她一个人出,纷纷在群里自愿发了“5元”的红包给她。这些红包的总数金额远远超过了门帘的花费,她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夏季纱帘和驱蚊灯。
前几日,纱帘不知什么原因掉了下来,退休老党员李志强见到后,立刻找来木条,和邻居仔细地将纱帘重新订好。还有支部委员仵杰伟发现纱帘底边有所损坏,便主动将底边卷起来进行缝补。就这样,一块小小的门帘,凝聚了大家满满的爱意。
像这样的暖心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不断地上演:感觉楼门院里有点空,志愿者们便把平时制作的手工艺品拿来做点缀;了解到楼下晒暖老人坐着不舒服,编织组就抓紧时间手工编织坐垫送给老人们……正是因为这一件件令人暖心的“小事”, 我们4号楼先后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幸福友邻楼门”,更是在2023年10月获得了牛街街道第十七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楼门”称号。
牛街街道一直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打造“和合牛街”品牌。我们社区的居民志愿者们就如同一颗颗闪耀的小火种,每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小火苗,竭尽全力为他人排忧解难,这正是对“和合”精神最好的诠释!
*牛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