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促成产业转移的主动方式。
但是,产业转移,也不是简单搬家。一个“转”字背后,呈现投资趋势。
放在广东省,各地都在利用产业转移趋势,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就招商而言,更关心投资企业流动轨迹,为何迁出?往哪转移?谁来接盘?
只有抓住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核心,在承接对策、产业谋划、招商方式上,才更有“预见性”。
本期谷川产业研究院重点解读:企业转移路径、聚焦产业外溢、重点承接区域。
产业转移规模 项目整体趋势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承接产业转移。
否则,在产业转移中进行招商引资,就是强扭的瓜并不甜。”
前段时间,我们与几位广东地级市的招商局长交流,他们坦言提到。
从2021年1月-2024年6月,根据谷川项目数据库分析,从广东产业转移“路线图”中,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广东省产业转移实体类项目超38000个,但项目转移增速逐年下滑。
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全国整体投资热度放缓,经济持续复苏但后劲还不够。
产业转移是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副产物之一,经济增速降温,企业投资意愿也相对谨慎。
客观地说,这是产业转移动作放缓的根本动因。
▲ 2021.1-2024.6 意向投资项目TOP10区域趋势变化
第二,省内转移项目,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逐年攀升达57%。
从产业转移结构看分为,外省流入的项目、向省外流出的项目、省内项目转移。
划重点,外省项目流入及流出量占比平稳提升,由10%增长至14%左右。
这表明,意向广东选址的项目,占比稳定且有增长趋势。意味着,省内投资保持了一定活跃度,但是各地之间招商竞争力也不小。
第三,除省内产业项目流转外,项目净流出态势逐渐放缓,但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和招引新企业、留住老企业的压力还不小。
分析出来,意向迁出广东项目数量远高于迁入企业(省外),但差值在整体上逐步趋于稳定。
早在2002年,广东就开始“引导和促进珠三角企业掘金粤东西北”。
随后几年,产业转移大幕正式拉开,以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的形式推进。
据了解,去年广东15个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75个,总投资达3300亿元。
六年后,广东实施了“双转移”战略,也让区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看到,今年出台《广东省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条例》,将为产业转移立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企业一去一回,形成了诸多招商机会。想要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紧跟产业转移趋势是关键的一步。
站在产业研究视角,谷川项目数据库显示:广东省产业转移趋势,也有一定的区域转移规律。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意向广东的项目,来自哪里,为何而来?
意向广东项目 企业都在哪里产业转移,是最初从民间自发而起的行为。
在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政府逐渐成为推动主体,作出适应市场规律的、有方向、有目的性的引导。
在谷川项目数据库中,从2021年1月-2024年6月,呈现出广东省产业流入项目区域的分布趋势。
先说结论,意向广东省投资的项目中,大湾区占比超87%,粤北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项目较少。
▲ 2021.1-2024.6 广东省产业流入项目地市分布情况
其中,意向转移珠三角制造业占比53%,主要包含电子信息类、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类等。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正逐步演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这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比如,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并正朝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比如,阳江以海上风电为龙头的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主。
这里基本涵盖了从风电整机设计开发到叶片、电机、变桨系统、塔筒、润滑系统、风机基础、海底电缆等全链条风电装备部件。
从企业选址角度看,核心考量的是寻求市场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拿电子信息来说,昔日流传着一句话,“华强北的一个喷嚏,可以让全国电子产品市场感冒。”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电子信息正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正在为广东“+”创造无限可能。不少企业,在带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
面对以ChatGPT、Sora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浪潮,广东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终端等未来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AI手机、AIPC等创新产品,将不断提振市场需求,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
外溢迁出项目 转向哪谁来接之前,有位广西做纺织的企业负责人,与我们交流时这样陈述:
从公司开车5分钟到广西平南南站,坐2个小时高铁,回到广东佛山的家……
这正是“东纺西移”产业转移深入推进的折射,更是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的缩影。
还有,大湾区笔电行业向重庆转移、湾区PCB面板企业向赣南转移、移动终端产品从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等集群化的大规模转移动作。
经过谷川产业研究院分析,广东省产业迁出整体以湖南、江苏、四川为主。
近年,贵州、广西等地方,受益于上位引导及战略部署等多方面因素,承接广东外溢项目的能力及空间进一步提升,但实际投产效果仍待评估。
▲ 2021.1-2024.6 广东省制造业实体项目省外迁出地热度分布图
我们看到,省外迁出项目意向区域集中度较高,但行业分布广泛,对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具有较高要求。
为什么四川区域,能承接广东省外溢的电子信息企业呢?
答案,就在于电子制造业是中高端产业,讲究效率驱动、上下游集聚。
企业经营中,产品生产效率越快越好。这类企业,一般所处的产业梯度也比较高。
对成都而言,万亿级电子产业的崛起,背后是市场力量与超前规划相互促进的结果。
我们服务过四川郫都智慧科技园,园区去化在去年就接近尾声,精准导入了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基本都实现了投产,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去化率近100%!24家企业落地四川郫都,基本实现全部投产)
作为招商合作伙伴,我们为商洛高新区引进优质项目,就有产业转移的招商案例。
基于对广东省制造业实体项目外迁趋势的判断,洞察到省内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企业有迁移动向,快速剖析企业的核心选址因素,来锁定意向投资区域,为地方精准化招商引资。
前段时间,我们精准引荐总投资3亿元,智能玻璃面板生产项目,顺利落地商洛高新区。
这个项目由东莞市鑫鼎鸿光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正是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进场装修!总投资3亿元,智能玻璃面板“链主企业”强势入驻)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果说“承”是基础,“接”是手段,那么“融”则是目的。具体来说,让转移产业和本地产业“融”在一起。
产业转移背后是,科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的协同配合,拥天时、据地利、得人和,承接能力自然就足。
写在最后产业转移,事关转移企业的“身家性命”,也关乎区域发展的协调与否。
当市场热度高,经济增速遒劲,则产业主体的流动性呈正相关,反之则趋向静止。
现阶段,企业迁移算账逻辑更加细致,对环境支撑(市场、供应链、营商环境等)的考量权重增大。
如果说过往的投资,更多考虑的是“成本洼地”,那么现阶段的扩能投资,就是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吸引力。
我们也看到,不少城市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区域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从协调发展角度,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将重塑地区产业分工和地理布局。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为东部地区产业转型腾出空间,从而优化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分工格局,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效率。
对内地来说,希望承接更多来自广东产业转移的项目,还是需要分析清楚自身优势在哪、补齐自身短板,扬长避短方才能在激烈的产业转移竞争中分到“一杯羹”。
本期数据来源 | 谷川项目数据库
本期报告研究 | 谷川产业研究院 葛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