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当前的标准,依据城市城区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型小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等7个等级,这其中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城市就是特大城市。
杭州
共有11个特大城市,杭州即将晋升为超大城市根据国家住建部2021年的统计年鉴可知,截止到20221年,我国目前共有11个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这11个特大城市分别是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和哈尔滨等,除了东莞是普通地级市、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外,9个城市都是省会城市。
郑州
在这11个特大城市中,杭州和东莞城区常住人口都在900万以上,其中杭州与超大城市仅有半步之隔,有望在2022年正式进入我国超大城市的行列中。其次,人口较多的是西安和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它们城区人口都在700多万。
而济南和合肥、沈阳和青岛、长沙和哈尔滨等3对省会城市彼此的城区人口非常接近,差距都在20万人以内。这其中的长沙和哈尔滨城区常住人口都在510万以内,刚刚突破特大城市的标准,为特大城市的新成员。
青岛
6市人口密度过万,青岛城区人口密度倒数第一所谓的城区人口密度,就是指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即城区常住人口÷城区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根据国家住建部2021年的城市数据,11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万人以上的城市共有合肥、杭州、长沙、郑州、沈阳和哈尔滨,其中合肥人口密度最高,达到每平方公里1.26万。
西安
而城区人口密度不到1万人的特大城市有东莞、西安、南京、济南和青岛等5个城市,其中计划单列市青岛的城区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仅有0.76万人。而相对较好的则是西安,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91万,已经接近万人大关了。
3市人口密度不达标,城市扩张太快根据我国目前对于城市发展确定的基本标准,县级城市城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6000人至10000人之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人口密度为8000人至12000人之间,因此特大城市城区人口密度如果低于8000人的,则是为城区人口密度偏低。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11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密度低于0.8万的城市有南京、东莞和青岛,它们城区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7000人至8000人之间。这说明南京、东莞和青岛的城区面积扩展太快了,但是人口却跟不上,导致城区人口密度偏低,需要加快发展!
合肥和杭州人口密度过高,需要瘦身健体当然,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同样是不好的,城区人口密度超过1.2万人的,则属于人口密度超标。在11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密度超标的城市仅有两个,即合肥和杭州,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是1.26万人和1.23万人。
合肥和杭州的城区人口密度超标,说明两个特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以及社会公共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区,使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太大,这样会导致远城区和周边县市资源不足,市域发展不均衡,因此需要对城市进行瘦身健体。
11个特大城市城建数据
而特大城市的瘦身和健体,就是要逐步引导城区的密集型产业以及大学、医院等社会公共资源向远城区以及周边的县市转移,从而在降低城区人口密度的同时,带动郊区和周边县市的发展,达到瘦身又健体的目标。而目前,我国大城市瘦身健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设都市圈来实现的,因此合肥和杭州应该加快建设都市圈,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均衡发展!
长沙已经开始报警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中部地区第二大经济城市,2021年城区人口509万,建成区面积43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1.16万人,非常接近1.20万的关口,可以说是已经触动黄线报警了。
长沙
这说明长沙的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会引起周边县市资源不足,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长沙的资源需要逐步需要向周边的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以及邻近的株洲、湘潭转移,从而加快市域以及长株潭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
用户11xxx86
文中的“城区人口”都是“建成区面积”的人口吗?否则数据就是造假。
一路风景
望城区面积那么大没几个人能转到那里都不错了
!!!
你让吸的肥瘦身?你想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