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锣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2-21 00:19:24

明朝,绍兴陶家堰出了个横行霸道的陶天官。有一次,他叫人到泥锋山顶上去敲着锣说:“皇上赐陶家‘一锣水’,凡是能听到锣声的地方,不论山岗还是平地,全是陶家的。”就这样,陶家堰一带的山呀、河呀,给陶天官占光啦!老百姓要砍柴、泥、喝水都得向陶天官府缴租金。

可是,陶天官还不知足;还想子子孙孙发下去,便派人到处看风水,要找块好地做寿坟。一天,他听说白塔山有一块地是“龙穴”,龙头却在周家湾周老头的竹园里,没等到第二天,就亲自领着手下人,坐轿来到周家湾,不分青红皂白,就砍竹园。周老头见了,急忙捧着地契来评理。陶天官撩起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

这时,从人群里挤进个牧童,身穿绿袄,手执牛鞭,原来是周寡妇的儿子。只听他喝道:“就是皇帝也得讲三分理啊!”

陶天官一看是个放牛娃,冷笑一声道:“小娃娃,嘴硬什么?怕你连句话都对答不上,还早呢!”

牧童却大声说:“我对上你怎么办?”

陶天官道:“你对上。我就不砍这竹园子。”

牧童一拍巴掌说:“算数,你就给我对。”

陶天官愣了一下,向竹园里望望,向牧童望望,摇摇胖脑袋,念道:“一园淡竹细簇簇,是什么宝贝一乱

牧童眨眨眼睛,想一想,对道:

“满纸浓墨亮堂堂,有这个地契一讲理!”字字对得准确,陶天官吃了一惊;乡邻们听了,个个喜形于色。

一贯威风凛凛的陶天官,没想到输在一个看牛小孩手里,多坍台呵!于是挺一挺胸,一瞪眼,喝道:“你知道‘滴水难起千尺浪’?”

牧童见他仗势欺人,就气虎虎地说:“我晓得‘粒火能烧万重山?!”

陶天官一想,好厉害呀。再看看牧童的衣服,有意地骂道:“哼,那小小青蛙,出水穿绿袄!”

牧童冷笑一声,轻蔑地说:“哈,这大大湖蟹,下锅着红袍。”乡邻们一听,把陶天官比个死蟹,不禁一齐失笑。

这时,陶天官也顾不得脸皮,怒气冲冲地向牧童直扑过去。乡邻们见了,都叫道:“陶天官说话要算数呀!”

陶天官见乡邻们个个脸有怒色,自己手下人又不多,只能暂时溜走了。

大家见牧童聪明、大胆,就商量着凑点米钱,送他到书院读书,巴望他长大为穷人们争口气。

无巧不成书。几年后,牧童竟考中了头名状元,做了京官。有一天,他要回乡祭祖,上奏了一本,说家境贫寒,无田无地,连喝的水都是租的,要求皇帝能赐一“望”之水。皇帝一听,区区一“网”之水,有何不可,就准了。

周状元谢了恩,回到家乡。就和乡邻们一谈,就把自己望得见的大小河川都免去了租税。

陶天官得知此事,气昏啦,急忙进京,也奏了一本,说先王早已赐他一“锣”之水,今皇上又赐周状元一“望”之水,如何是好?皇帝话已出口,不好收回,只有下旨将塘上的河江划归陶家,塘下的河江划归周家。从此,塘下几十个村子的老百姓喝水、土地不收租了。而塘上的许多村子,一直到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才废除向陶家祠堂缴租的旧规哩。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文化愿补不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