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共有5个地震活跃带,而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区,就是重点地震区域。1910年以前,中国历史上共计发生68次特大地震,成都周边占了12次,约20%。从史料里,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这里发生地震的详细情况。
唐贞观元年(627年),成都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当时城西有一座福感寺,是远近闻名的宝刹,每逢旱灾,当地百姓都在此祈雨,非常灵验。据《法苑珠林》记载,地震当天,福感寺里的宝塔剧烈颤动,摇摇欲坠,忽然天空中出现了四个跟宝塔一般高大的神灵,从四个方向扶住了塔身,宝塔才完好无损。不过由于《法苑珠林》是唐朝佛教典籍,书中有很多玄妙的内容,而且同时期的当地县志史籍并没有记载此事,因此这件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9月18日子时,成都突然发生地震,当时正是子夜,人们都慌忙呼儿唤女,从屋子里逃出来。据《万历四川总志》记载,当时伤亡并不大,但是之后的四天里接连余震,使人们的生活难以安宁。
明崇祯二年(1629年)12月,地震再次来袭。根据当时四川才子李调元在《井蛙杂记》一书中的记载,地震当天,蜀地连续震颤了一二十次,城外河水暴涨,水呈红色;城内鸡飞狗跳,一片慌乱。好在百姓并没有什么伤亡,只有城楼上几个值勤的士兵因为城墙坍塌而不幸遇难。人们对这次地震记忆最深的就是河水的颜色。

1933年8月,成都的叠溪发生了7.5级大地震,震源在东南方向,波及成都。这次地震是成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伤亡近百。

除了这几次破坏力比较大的地震,成都历史上的地震其实都不严重,史料中的记载一般也都是寥寥数语。后蜀孟昶时,《十国春秋》只记载了“地震”二字;宋景德四年(1007年),史书上仅有四字:“益州地震”;光绪六年(1880年)3月27日,“成都微觉地动,如一阵风过,瞬息即止”,可见这里也是一块福地,往往震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