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 记得点赞关注加分享哦!今天是2月9号(星期日)
从昨日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向来看,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东北地区价格的上涨也没有维持下去,就像咱前面文章聊到过的一样,现在的玉米市场,整体的供应方式依旧是供大于求,就算是有政策层面的干预,价格上涨的幅度和时间都相当有限,而山东经过两天的回落,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玉米出货的黄金时间在哪?何时会出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fdc62ad2a8c3d6320f32a39575b09e.jpg)
两极分化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两天的时间,虽说东北地区现在暂时没有出现回落的局面,但企业门前到货情况是骗不了人的,都在宣传看涨玉米后市,但逢涨出货依旧是不少人的选择,不过由于最近两天东北地区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限制了粮源的运输,同时有利于潮粮的存储,所以当地的玉米价格暂时趋稳,一切要等到降雪过后,时间大概率会推迟到元宵节前后了!
相反华北地区现阶段的市场购销较为活跃,不过随着山东价格的回落,持粮主体出货的速度也会降低不少,所以山东还是会进入震荡模式,价格的波动主要参考的就是企业的到货情况,至于降温,肯定是有一定的利好作用的,但对其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说句实在话就是真的有很有限!而目前华北也好,山东也罢短期内是看不到其他的利好因素的,所以价格“回吐”就是必然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无论是关外还是关内,春节的影响依旧没有全面消退,虽说现在市场流通粮源增多,但是涉及到基层农户的并不多,这部分粮源的出货时间大概率要等到元宵之后甚至2月末三月初了,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逢高出货是首选,这点也是咱一直建议的,对于持粮主体来说,今年短线利润虽小但胜在稳定,而想做库存战的老板,时间线大概率会拉长到三季度,还要考虑到进口、政策等因素的干扰,所以如果粮质一般或是资金不充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见利就走!
至于大家关注的玉米售粮的黄金时间,综合历史规律和今年的情况,小编个人偏向于7月份,给出这样结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年后售粮潮是早晚的事,这个时间点不会超出一季度,预计消耗粮源在2-3成,保护贸易商和基层农户,这就意味着一季度后市场余粮大概率保持在2-3成之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9881ab140f7d0efc84a7f84e29b98b.jpg)
2、5-6月份是新麦入市的阶段,贸易商会出现较为集中的腾空,粮源还是要消耗掉一部分!
3、2季度对深加工企业或是饲料企业来说,补库需求就是显现出来,但受制于今年整体心态不强,阶段性行情会有,但是大涨的可能性较低!
4、至于政策,还是那句话,东北政策虽有吗,但促涨的力度不够,而华北及黄淮地区今年基本可以确定没有政策的直接干预,市场化会是主流!这样的局面在3季度之前很难得到大的改善!
小结: 无论是东北还是山东亦或是华北,现阶段的大趋势以稳中偏强为主,虽说震荡难免,但在全面恢复市场购销之前,还是有一定保证的,只是切记盲目乐观看待玉米上涨的态势,要选择合理出售手中粮源!
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东北地区的天气变化,其重点在于一次性收储是否会出现,其次就是官方是否会调整进口方案和拍卖投放力度。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从不否认玉米中长期有行情,这是对三月份之前大涨的不抱希望,小编认为玉米的机会在的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虽很难再现高光,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100-200元/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ec39c3c1246d39044489ac41339d57.jpg)
现在的小麦市场显得极为冷淡,开工的企业也不是很多,目前也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价格波动,不过按照惯例,年后大概率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需求疲软期,很有可能出现一波成规模的回落,不过整体的幅度并不会有多大,至于持粮主体,降价出货的局面必不可少,毕竟现在大家多数以观望为主,和玉米一样,元宵节前后是一个“分水岭”,好在官方的采购也没有停止,从最新的公告来看,官方还是在稳小麦市场,再加上今年小麦的托市价有上调了,预计小麦还有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年后小麦市场整体依旧是供大于求,市场呈现“双空”局面,小麦现货短暂或将延续弱稳调整的走势,本月关注点还是要以粮源入市情况和下游采购情况为主!小麦市场本月整体走向震荡反复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粮主体对小麦的信心也有所恢复!
备注:对于当前玉米和小麦市场的行情分析,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交流,共同探讨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