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夸人长得好看?杜牧这首诗就是经典

飞兰说情感故事 2025-04-14 07:32:33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杜牧得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举荐,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此时杜牧在扬州,留下了许多风流轶事。

杜牧出“京兆杜氏”,是“五姓七望”中的顶级豪门,祖父杜佑更是官至宰相,所以杜牧从小就有经邦治世之心。他15岁时,正值宪宗帝讨伐藩镇,杜牧在读书之余,除了写过很多策论咨文,还专门研究过《孙子兵法》,并为其写了13篇注解。

再后来,宰相张弘靖出任河东节度使,负责平乱,杜牧还专门给他的掌书记李德裕写过一封信,献上了自己的平乱之策,并得到了采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李德裕开始欣赏杜牧,这也为他的仕途之运埋下了伏笔。

杜牧进士登科后不久,李德裕升相,此时“牛李党争”已经开始,影响晚唐政坛几十年,虽然李德裕很欣赏杜牧,但牛僧孺下手更快,不但把他拉拢到自己身边,还教他怎样处理官场上的事。

杜牧是聪明人,虽然心怀大志,可不显山不露水,为了避免党争,努力营造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所以常出入秦楼楚馆,许多年后,他曾在《遣怀》一诗中写: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除此之外,杜牧还写过《张好好诗》《杜秋娘诗》等,这些都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妓。

公元835年,牛僧孺再荐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临别之时,杜牧给自己喜欢的歌女写了两首诗,堪称夸人的典范,诗题为《赠别二首》,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第一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也正是在洛阳,杜牧邂逅了张好好,但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流落街头,杜牧一时感怀,就为她写了一首长诗。世家子弟,风流在所难免,但杜牧的确用情很深,后来他为了一个年纪尚幼的女孩,立下了10年之约,遗憾的是13年后杜牧才登门去寻女孩,而女孩在第10年时就已经嫁人了,并且还生了三个孩子。因此杜牧有诗《叹花》: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多情亦长情,这在杜牧这首《赠别》诗中也深有体现,我们先来简单释义一下诗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体态婀娜,举止轻盈,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枝头的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花街,那些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一个比得上她。

诗的前两句是描写女孩容貌的,“娉娉袅袅”,十分美丽,天香豆蔻,似二月含苞待放的花朵。后两句则是称赞女孩的,“珠帘”是古代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可没有谁比得上她。

诗句唯美清新,夸人的方式也很特别,是唐诗中少有的佳作,不过因为是离别,所以心情难免有些伤感,故而杜牧在《赠别》第二首中写: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堪称大唐的“金句王”,笔下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李商隐齐名,因此有“小李杜”之称。杜牧的文章写得也极好,23岁时就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阿房宫赋》,名噪一时,遗憾的是,杜牧过世前烧掉了很多诗文,只留下十之二三。

我们今天讲的这首,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亦是描写女孩容貌的经典。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

1 阅读:106
飞兰说情感故事

飞兰说情感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