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4月11日,为我国传统的上巳节,在广西人们可以连续休息4天,并且不调休。
说到上巳节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清明节,这是因为现代的清明节融合了古代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内容。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因此每到三月三人们都要在这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沐浴),以消灾祈福,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祓除畔浴”。不过由于三月三很多地区依然比较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演变成了曲水流觞、戴柳帽、野外郊游、竞射、宴游的习俗,而到了宋代上巳节渐趋消失。像如今清明节踏青郊游、戴柳帽就属于上巳节的内容。
此外,上巳节也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上巳节正值阳春三月,万物欣欣向荣,人们春心荡漾,这个时候非常适合外出郊游,这给青年男女相遇交流提供了契机,青年男女起舞会友,互相赠花定终身,因此上巳节成了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

今天是三月三,为了图个吉利,这天的讲究也是非常多的,农村老人说:1不洗,2不说,3要出,4要吃,那么指的是啥意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不洗不洗冷水澡
每年三月的“上巳节”,古代人们举行除灾祛病的仪式“祓禊”,祓禊中的“祓”指的是祓除病气,使之清洁,而“禊”则是修洁净身,除去积秽的仪式。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人们认为水是至洁之物的观念,通过在水边洗濯身体,可以祛灾禳福,祈求一年的平安健康。因此,很多人会跟风在这天洗冷水澡。
然而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三月虽然气温比较暖和,但水温依然比较低,洗冷水澡容易让人体受寒,导致感冒或其他身体不适。因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人们应避免在这个时候洗冷水澡。

不说丧气话
三月三作为传说中轩辕黄帝的诞辰,是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祖先,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是人们寻根问祖的时刻,追溯家族血脉,传承文化基因。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我们为了图个吉利,忌讳说丧气话,如不好、死了、完了等词尽量别说。

外出郊游
三月三这天外出郊游,是一个既符合传统习俗又充满现代意义的活动。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三月三上巳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外出踏青、游春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结伴到郊外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在游玩中增进亲情、友情和爱情,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往往忽视了与大自然的亲近。在三月三这一天外出郊游,可以让人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的温暖,聆听鸟儿的歌唱,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与宁静。
对于成年人来说,郊游也是一个反思生活、思考人生的好时机,可以在大自然的启迪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然,在外出郊游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比如,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和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和目的地;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吃荠菜
三月三的食俗中,荠菜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老话说“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荠菜在三月三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健康、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期望。
在三月三这一天吃荠菜,人们通常会用荠菜煮鸡蛋来食用。这一习俗据说起源于名医华佗,他在一次避雨时遇到一位老者头痛眼花,便用荠菜煮鸡蛋为老者治疗,效果显著。于是这一方法便传开了,逐渐形成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此外,荠菜的谐音“聚财”也为其增添了一份吉祥的寓意。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吃荠菜不仅是为了祈求健康,还希望财运亨通,生活富足。因此,荠菜在三月三的食俗中备受人们喜爱。

总结,今天是三月三,提醒大家要牢记“1不洗,2不说,3要出,4要吃”,遵守老传统平安又吉利。祝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今天是三月三,你们那里有哪些习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