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旗军骑射为主就是骗纪晓岚们玩我们打仗靠这三大火器绝技

玖歌看历史 2024-11-21 21:42:44

乾隆:八旗军骑射为主就是骗纪晓岚们玩 我们打仗靠这三大火器绝技

世人皆道乾隆爷最爱骑射,常在文人雅士面前炫耀自己的骑马射箭功夫。纪晓岚等人也都以为,这位满族天子最看重的就是祖先传下来的骑射传统。却不知道,这位满族天子十二岁就已经是个神枪手,一出手就能打死黑熊,更有趣的是,他对军中火器问题的关注程度,甚至到了亲自过问火绳的地步。这位满清帝王,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为何要在文人面前如此刻意地表演骑射?清军真实的制胜法宝,又是什么呢?

一、乾隆的双面人生

乾隆十二岁那年,宫中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小小年纪的乾隆在围场打猎时,竟然用火枪一击毙命一头黑熊。这一幕被画师绘制成《射熊图》,成为乾隆一生最得意的事迹之一。当时在场的大臣们都惊叹不已,谁能想到这位年幼的皇子不仅精通骑射,更是个火器高手。

然而到了乾隆登基后,朝廷大臣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每逢围猎,乾隆总是带着纪晓岚等一众文人雅士,在他们面前大显骑射功夫。1751年冬天,乾隆特意邀请纪晓岚随驾木兰围猎。在围场上,乾隆策马飞奔,连珠箭不断,一箭接一箭射中靶心。纪晓岚看得目瞪口呆,连连称赞"天子神射"。

有趣的是,就在纪晓岚们为乾隆的骑射功夫惊叹不已时,乾隆却在军械库中忙着另一件事。1752年初,乾隆发现军中火绳质量堪忧,立即下令工部严查此事。他甚至亲自检查火绳样品,指出"火绳太细易断,太粗难燃"的问题,要求必须按照规格严格把关。

1753年,乾隆又做了一件让军中将领们震惊的事。他在木兰围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火器训练场,还亲自示范火枪装填射击要领。当时的御前侍卫赵弘恩在奏折中记载:"皇上亲自指点火器使用之法,一招一式,皆有讲究。"

1756年,准噶尔用兵在即,乾隆召集大将军傅恒等人议事。会上,众将领都在谈论骑兵战术,乾隆却突然拿出一份火器操典,这份操典竟是他根据多年经验编撰的。傅恒拿到操典后惊讶地说:"皇上对火器之事,了如指掌。"

1757年,乾隆在紫禁城设立了一个秘密的火器研究处。这件事连军机大臣都不知道,只有几个心腹太监参与其中。在这里,乾隆不但研究各种火器的改进方案,还亲自试验新式火绳的燃烧效果。御用监档案记载:"上皇于此处常至深夜,研讨火器之事。"

1760年秋,乾隆在热河行宫接见朝鲜使臣。使臣们原本以为会看到传统的骑射表演,不料乾隆却命人展示了一场火器演习。当时的随行翻译记录道:"天朝兵器之精良,非我国可比。单是火器一道,已令人叹为观止。"

二、清军的火器战法演变

康熙年间的一场战役,成为清军火器战术发展的转折点。1690年,准噶尔部落在噶尔丹的率领下,在乌兰布通与清军展开决战。这场战役中,准噶尔军队展示出了令人惊讶的火器使用水平,这促使清军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作战方式。

九进十连环战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成型的。1691年春,清军将领佟国纲在甘肃练兵时首次尝试了这种战术。他将士兵分成九队,每队间隔十步,在鹿角掩护下轮番射击。这种方法最初并不完善,经常出现射击不整齐的问题。

到了雍正年间,这一战术得到了重大改进。1728年,年羹尧在西北剿匪时,发现了原有战术的一个致命弱点:装填时间过长导致火力间断。于是他在原有九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预备队,形成了完整的"九进十连环"。这个创新让清军的火力持续性大为改观。

与此同时,清军还在发展另一种独特的战术——马上三枪。这种战术最早出现在康熙末年,由八旗骑兵中的佼佼者施展。1723年,八旗高手德绵在塞北演武场上首次展示了这一绝技:骑马奔驰中连续开三枪,每一枪都能命中目标。

1730年,雍正专门为这项技术制定了考核标准:骑手必须在百步距离内,以疾驰之势连放三枪,命中率要达到七成以上。这个标准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其严格的,但确实培养出了一批精锐骑兵。

乾隆朝时期,马上三枪战术又有新突破。1745年,大将军傅恒改进了这一技术,在三枪之后增加了弓箭射击环节。这种组合攻击方式在对付游牧部落时特别有效,因为敌人往往不知道下一轮攻击会是火枪还是弓箭。

1750年代,清军在平定准噶尔叛乱时充分运用了这两种战术的组合。步兵采用九进十连环形成火力网,骑兵则用马上三枪进行机动突击。1755年的伊犁之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清军先用九进十连环牵制住准噶尔主力,然后派出精通马上三枪的骑兵从侧翼发起突袭,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了1760年代,这些战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一份军事训练手册中详细记载了九进十连环的完整流程:从鹿角的布设角度到每队射击的具体时机,都有明确规定。而马上三枪则被列为八旗精锐的必修科目,每年都要进行专门考核。

这种战术体系在对付同时代的亚洲军队时确实十分有效。1766年缅甸战争中,清军就凭借这套体系击败了同样装备火器的缅军。缅甸方面的记载显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清军有条不紊的轮番射击和突如其来的骑兵突击。

三、乾隆朝征战实例中的火器运用

乾隆朝平定大小金川之役,最能体现清军火器战术的成熟与威力。1747年第一次金川之役时,清军还在摸索如何在山地战中运用火器。当时的大将军福康安在进攻木思工碉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金川军队在高地碉堡中架设火炮,居高临下射击,传统的九进十连环战术在这种地形中难以施展。

福康安随即改变战术,将火枪手分成小组,采用游击战术。每个小组携带三支火枪,其中两支用于射击,一支作为备用。1748年1月的一次战斗中,清军火枪手成功摸到碉堡死角,利用交替掩护逐步推进,最终攻下了这座被认为固若金汤的碉堡。

1771年,准噶尔部落再次作乱。这次战役中,清军展示了更为精湛的火器战术。在乌什之战中,清军将领明瑞使用了一个新战法:让火枪手藏在骑兵队列中,等敌军靠近时突然现身射击。这种战术在平原地带特别有效,因为敌军往往以为面对的只是普通骑兵。

第二次金川之役(1771-1776)更是清军火器战术的集大成之作。温福担任主帅后,立即改进了山地战术。他让火枪手携带短火铳,这种轻便的武器更适合在陡峭山地中使用。1773年攻打咱咱碉时,温福采用了"三重火力网"战术:第一重是远程火炮,第二重是居中的长管火铳,第三重是近战的短火铳。

1774年的噶拉依之战是一个典型案例。金川军队在山顶碉堡中负隅顽抗,温福先用火炮轰击,造成敌军恐慌。随后,长管火铳手在山腰设伏,阻止敌军逃窜。最后,携带短火铳的突击队沿着火炮和长管火铳打出的掩护火力,迅速突入碉堡。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清军火器协同作战的水平。

在1775年的格尔底战役中,清军又有创新。阿桂发现传统火绳易受潮湿天气影响,于是在火绳外加装铜管保护。这个小改进在多雨的山地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冬天,清军在大雪天气中仍能保持稳定的火力,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1776年,围攻嘉绒碉堡时,清军使用了改良版的短火铳。这种武器的枪管经过特殊处理,能承受更大的火药装药量。据当时的战报记载,这种火铳的威力足以打穿碉堡的木门。在最后的总攻中,清军火枪手利用这种武器,成功突破了金川军队构筑的多重防线。

这些战例证明,到乾隆中期,清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火器战术体系。从平原会战到山地攻坚,从远程火力到近战突击,清军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敌情,灵活运用各种火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军不断改进武器性能,并根据实战经验调整战术,显示出很强的适应能力。

四、清军三大火器绝技的具体战术运用

清军的火器战术远不止九进十连环和马上三枪这些常见招式。在实战中,他们还发展出了三种独特的战法,这些战法在当时可谓独步天下。1740年的《火器营操典》中详细记载了这些战法的来龙去脉。

第一种战法是"三段击"。这种战法最早出现在1735年的练兵场上。当时负责训练的将领萨载发现,传统的一次齐射虽然声势浩大,但往往难以形成持续火力。于是他创造了这种新战法:将士兵分成三段,每段再细分三队,形成梯次射击。1736年腊月,这种战法首次在皇帝面前演示,效果惊人。三段击最大的特点是能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敌人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遭受了多轮打击。

1742年的一次边境冲突中,三段击立下大功。当时一支蒙古部落趁夜偷袭边境,清军火器营采用三段击战法应对。第一段火力打乱了敌军阵型,第二段火力击溃了敌军中军,第三段火力则彻底切断了敌军退路。整个战斗仅用了一刻钟就结束了。

第二种战法叫"游击散放"。这是针对山地战特别研发的战术。1745年,大将军傅恒在西北剿匪时发现,传统的密集队形在山地中非常不便。于是他创造了这种新打法:让士兵分散成若干个三人小组,每组携带两支火枪,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这种战法最大的优点是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地形随时调整。

1747年攻打大小金川时,游击散放战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军火器手分成小组,利用山地地形的掩护,对金川军的碉堡实施骚扰射击。这种打法虽然看似零散,但却能持续消耗敌人的战斗力。一份战报记载:"敌军不知我军火器手藏身何处,动辄遭遇射击,终日惶恐不安。"

第三种战法是"车营连环"。这是一种结合了机动性和火力的特殊战术,最早在1750年由将领鄂尔泰创立。他让火器手乘坐特制的战车,战车上装有可以快速展开的掩护板。这种战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有固定阵地的稳定性,又有骑兵的机动性。

1752年平定葛尔丹叛乱时,车营连环立下大功。清军用这种战术在戈壁滩上布下了一道移动的火力网。战车排成几道防线,每当敌军骑兵冲击时,战车就地展开掩护板,形成临时火力点。等敌军撤退后,战车又能迅速追击。据记载,准噶尔骑兵在这种战术面前完全失去了机动优势。

这三种战法的成功,关键在于清军对火器性能的深入理解。1755年,军器营专门为这些战法研制了相应的武器装备。比如为游击散放配备的短火铳,为车营连环特制的快装火门,都是根据实战需求改进的。到乾隆中期,这些战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五、火器战法的军制保障

清军火器战法的成功,离不开一套完整的军制保障体系。1755年,军机大臣传达上谕,正式确立了火器营的专门建制。这一决定标志着清军火器部队从依附于各旗部队,发展成为独立的战斗序列。

火器营的训练体系极为严格。1756年制定的《火器营训练则例》规定,每名士兵每月必须进行不少于十二天的实弹射击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静止射击、行进间射击和骑射三大类。考核标准也十分严格,例如静止射击要求百步之内命中率不低于八成,不达标者需要补训。

为了保障火药供应,清廷在各省设立了火药局。1757年,军机处颁布了《各省火药局则例》,详细规定了火药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比五调"法则,即硝石、硫磺、木炭的最佳配比。这个配方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能确保火药的威力和稳定性。

军器营的改革也是重要一环。1760年,军器营增设了火器研制科,专门负责改进火器性能。这个部门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改良了火绳的防潮技术。他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油脂处理方法,使火绳在潮湿天气中也能保持可靠性。这项技术在1761年的缅甸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火器营的后勤保障体系同样值得关注。1762年,清廷在各省设立了火器营专用的军械库。这些军械库不仅储存武器弹药,还配备了专门的修理工匠。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二十八处这样的军械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补给网络。

培训制度的建立也是一大创新。1765年,清廷在京师设立了火器技术学堂。这所学堂不仅教授射击技术,还传授火药配制和武器维护知识。学员需要经过三年训练才能毕业,毕业后要到各地火器营任教。这种制度确保了技术的代代相传。

1768年,清廷又设立了火器检验制度。每支火器在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检验,包括射程、精度和耐用性等多个方面。检验不合格的火器一律销毁重造。这个制度大大提高了火器的质量水平。

为了激励士兵钻研火器技术,清廷还设立了专门的奖励制度。1770年的一份档案记载,在年度考核中表现优异的火器手可以获得额外俸银,特别优秀者还可以提升军职。这种制度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随着火器部队的不断发展,编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1773年,清廷重新修订了《火器营编制则例》,将火器营分为主力营、教练营和试验营三种类型。主力营负责实战,教练营负责培训新兵,试验营则专门进行新式火器和战术的试验。这种分工明确的体制提高了火器部队的专业化水平。

物资储备制度也是军制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1775年的一份奏折显示,各省火器营都建立了三个月的战备物资储备,包括火药、铅弹和火绳等重要物资。这种储备制度确保了火器部队在战时的持续作战能力。

0 阅读:14
玖歌看历史

玖歌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