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爷五代挤居日军炮楼55年,墙厚72公分,借弹孔凿通暖气管道

玖歌看历史 2024-11-19 21:42:39

山东大爷五代挤居日军炮楼55年,墙厚72公分,借弹孔凿通暖气管道

在山东青岛的一座日军遗留炮楼里,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这座墙厚72公分的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生活变迁。从一个破败不堪的军事设施,到温暖舒适的家园,这座炮楼承载着太多故事。最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竟然巧妙利用炮楼上的弹孔,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暖难题。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与这座战争遗迹结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他们又是如何在这座"冰窖"般的建筑里,演绎出一段温情脉脉的生活故事?而这个特殊的"家",又为何最终被他们选择离开?

一、从单位分房到无奈选择

1969年的夏天,青岛钢铁厂职工宿舍区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房屋分配。孙从孝的父亲孙大伟,作为厂里的老职工,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随着家里第四个孩子的出生,原本40平米的职工宿舍已经无法容纳这个不断壮大的家庭。

起初,孙大伟通过正常渠道向单位申请调换更大的房子。那时候的职工住房都是按照工龄、职级统一分配,想要调换并不容易。厂里的房管科科长多次实地走访,看到孙家七口人挤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连说话的声音都不得不压低,以免打扰到隔壁邻居。

但是1960年代末期,国家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厂里的住房资源极其紧张。即便是新建的职工宿舍楼,也早已排满了等待分配的职工。房管科几经商议,最后想到了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厂区西南角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日军遗留炮楼,虽然已经荒废多年,但是结构依然稳固。

这座建于1938年的炮楼,是日军侵华时期为了控制青岛港区而修建的军事设施之一。它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墙体厚度达到72公分,能够抵御重型火炮的轰击。战后,这座炮楼一直闲置,偶尔被用作仓库,后来因为环境恶劣也逐渐废弃。

当房管科的干部带着孙大伟第一次来到炮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都愣住了。炮楼虽然外表斑驳,但三层楼的空间足有200多平方米。一楼和二楼的观察窗虽然狭小,但三楼的瞭望台视野极为开阔,还能看到远处的大海。最重要的是,这座建筑的承重结构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简单装修就能入住。

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孙大伟犹豫了。炮楼的位置虽然偏僻,但距离工厂大门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相比之下,其他等待分配的职工,有些甚至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上班。更重要的是,这座炮楼的面积是目前住房的五倍还多。

经过反复考虑,孙大伟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1969年8月15日,在厂里领导的见证下,他正式签收了这座特殊的"新房"。没有人能想到,这个被迫的选择,竟然会让一家人在这里扎根半个多世纪。

二、艰难的居住改造

1969年深秋,孙家开始了对炮楼的改造工程。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这座军事建筑中开辟出适合居住的空间。炮楼原本的设计是为了防御,每层只有几个狭小的射击孔和观察窗,采光和通风都极为有限。

最初的改造从一楼开始。孙大伟找来几位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工友,用工业钻头在72公分厚的混凝土墙上开凿门窗。这项工作异常艰难,即便是当时最好的电钻,每钻进去几公分就要停下来冷却。一个普通尺寸的窗户,往往需要连续工作三天才能完工。

为了节省开支,孙家将能自己动手的都自己来。他们把一楼改造成了厨房和餐厅,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新开了一扇大窗户。由于炮楼的墙体过于厚实,这扇窗户形成了一个很深的窗台,孙家后来把它改造成了储物空间。

二楼的改造更具挑战性。这一层原本是炮楼的主要战斗位置,四周布满了交错的射击孔。孙家决定将这一层改造成卧室,需要开凿更多的窗户来改善通风。但是,每个新开的窗户都必须避开原有的钢筋网,否则很容易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最困难的是三楼的改造。这里原本是瞭望台,顶部有一个360度的观察口。问题是屋顶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就会漏水。孙大伟找来几块废旧的油毡和防水布,在原有的混凝土层上又加盖了一层。这种临时的解决方案虽然不够完美,但至少解决了最紧急的问题。

到了1970年春天,基本的居住条件已经具备,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炮楼的墙体太厚,冬天室内像个冰窖,夏天又闷热难耐。当时的青岛还没有普及集中供暖,大多数家庭都靠煤炉取暖。但是在炮楼里烧煤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炮楼的通风条件很差。

经过反复尝试,孙大伟发现炮楼墙上的弹痕或许能派上用场。这些弹痕大多是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有些已经贯穿了整面墙。他开始尝试利用这些天然的"管道",将暖气管道穿过去,这样就避免了重新开凿的困难。

这个独特的供暖系统逐渐成型:在一楼安装了一台大锅炉,通过原有的弹孔将暖气管道引上二楼和三楼。虽然安装过程十分复杂,但最终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暖气管道不仅解决了取暖问题,还在炮楼内部形成了自然的空气循环,改善了通风条件。

到1970年底,这座充满历史印记的军事建筑,终于变成了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家。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对于当时的孙家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原本死气沉沉的炮楼,渐渐有了生活的气息。每天清晨,炊烟从那些经过改造的射击孔里缓缓升起,成为了钢铁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五代同堂的生活变迁

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这座炮楼见证了孙家五代人的成长。最初搬进来时,孙大伟的父亲孙老爷子已经71岁,是家中最年长的成员。老人家选择了三楼的一个小房间作为自己的住处,这里视野最好,能够看到远处的大海和港口的船只。

孙大伟夫妇和四个孩子住在二楼。二楼被分隔成三个卧室,最大的一间给了孙大伟夫妇,其余两间由孩子们分享。1972年,老大孙从孝开始在钢铁厂当学徒工,继承了父亲的工作。到了1975年,老二也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机修工。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天,老三考上了大学,成为全家第一个大学生。这在当时的工人家庭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为了庆祝这个特殊时刻,孙家在炮楼的一楼摆了一桌酒席,请来了厂里的同事和邻居们一起庆祝。

进入1980年代,炮楼迎来了第四代成员。1982年,孙从孝结婚,新媳妇也搬进了炮楼。为了给新人腾出空间,全家又一次对室内布局进行了调整。二楼的一间卧室被改造成了新房,还特意在墙上糊了红色的喜字壁纸。1983年,孙从孝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炮楼里第一次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

到了1990年代,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炮楼也在不断升级改造。1993年,全家集资购买了第一台彩电,放在一楼的客厅里。每到晚上,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看电视。1995年,他们又添置了电冰箱和洗衣机,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1998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孙老爷子在炮楼里度过了自己的100岁寿辰。当时已经81岁的孙大伟,和59岁的孙从孝,以及35岁的孙从孝的儿子,还有刚满15岁的重孙子,五代同堂齐聚一堂。这场特殊的寿宴,不仅邀请了亲朋好友,还吸引了当地媒体的关注。记者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竟然在一座日军遗留的炮楼里生活了近30年。

进入新世纪后,炮楼的居住环境继续改善。2001年,整个家族凑钱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多年来洗澡不便的问题。2003年,他们又给所有的窗户都换上了双层玻璃,进一步改善了保温效果。2005年,一楼的厨房进行了全面翻新,安装了抽油烟机和燃气灶具。

这座炮楼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孙家历史的见证者。从最初的7口人,到后来的五代同堂,每一次家庭的扩大都伴随着对居住空间的重新规划和改造。炮楼的每一处细节,都记录着这个家族的生活轨迹:墙上不同年代的照片,门框上记录的孩子们的身高标记,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家具,都在诉说着属于这个家族的独特故事。

四、历史印记的见证者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座炮楼引起了青岛市文物部门的关注。当时,文物部门正在对青岛地区的抗战遗址进行普查,这座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的炮楼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

经过专业人员的调查,这座炮楼建于1938年,是日军在青岛港区修建的防御工事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炮楼的设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工程技术,不仅墙体厚度达到72公分,而且采用了双层钢筋网格结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在经历了多次战火后依然屹立不倒。

在文物专家的记录中,炮楼外墙上的弹痕引起了特别的关注。通过对弹痕的分析,专家们发现这些痕迹来自不同时期:有1938年日军建造时的试射痕迹,有1945年日军投降前的自毁痕迹,更多的是1949年解放青岛时的战斗痕迹。这些弹痕的分布和角度,为研究当时的战斗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2年,一位在炮楼附近长大的老人带来了一段重要的历史资料。据这位老人回忆,1949年解放青岛的战斗中,解放军就是利用这座炮楼的特殊地理位置,成功控制了附近的制高点。战斗结束后,炮楼一度被用作临时指挥所,直到1950年代初期才改作仓库使用。

2015年,青岛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了这座炮楼最初的建筑图纸。图纸显示,炮楼原本是一个更大规模防御工事群的一部分,包括地下坑道和观察哨所。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设施都已损毁或被填埋,只有这座主炮楼得以保存下来。

让专家们感到惊讶的是,孙家在改造过程中无意中保护了许多历史细节。比如,他们在安装暖气管道时利用的弹孔,至今仍清晰可见原有的弹道痕迹。三楼瞭望台的观察口虽然改造成了窗户,但原有的钢制转轴机构仍然保存完好。甚至连一楼的防爆门,也只是简单地加装了木板,并未改变其原有结构。

2018年,这座炮楼被列入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在评估报告中特别提到,这座炮楼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军事建筑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一个平凡家庭如何将战争遗迹转变为和平生活的场所。那些后期增添的生活设施,比如窗户、暖气管道、太阳能热水器等,都成为了见证社会变迁的历史印记。

这座炮楼的特殊意义,还体现在它是青岛地区为数不多的、能够完整展示日军防御工事结构的实物遗存。虽然它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其建筑特征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每一道弹痕、每一处改造痕迹,都在讲述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故事。

五、新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

2020年初,随着城市更新改造计划的推进,炮楼周边的老工业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重建。面对这一变化,文物部门迅速启动了专项保护方案。首先,对炮楼进行了全方位的测绘记录,包括三维扫描建模,为后续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年4月,青岛市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炮楼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安全评估。检测结果显示,虽然建筑主体结构依然稳固,但部分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特别是三楼的防水层已经严重损坏,雨季时会出现渗水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专家组制定了分步骤的修缮计划。

2021年6月,第一阶段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团队采用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解决了房顶防水问题。在维修过程中,工程人员意外发现了几处被掩埋的射击孔,这些射击孔的位置与原始图纸记载的完全吻合。同时,在清理墙体时,还发现了几枚嵌在墙内的子弹,这些都成为了重要的历史实物证据。

2022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将这座炮楼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一个微型的抗战历史展示园区。在保持炮楼原有生活功能的同时,开辟了一个小型的展览空间。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一楼展示炮楼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二楼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史料,三楼则重点展示孙家在这里生活的历史。

2023年春,文物部门邀请了专业的文物修复团队,对炮楼内外墙的弹痕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些弹痕既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又容易因风化而损毁。修复团队采用了最新的防腐技术,既保护了弹痕的原貌,又增强了其抗风化能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段历史,2023年下半年,青岛市文化部门开始征集与炮楼相关的口述史料。许多老街坊带来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其中包括1950年代炮楼周边的全景照片,这些资料极大地丰富了炮楼的历史档案。

2024年初,这座炮楼作为"战争遗址与和平生活的融合"典型案例,入选了全国工业遗产保护项目。项目组在炮楼一层设立了专门的讲解站,定期安排志愿者为参观者介绍炮楼的历史。每个周末,都会有专门的历史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段历史。

截至2024年秋,这座炮楼已经成为青岛独特的文化地标之一。它不仅是一座军事建筑的遗存,更是一个见证城市变迁的活化石。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的交织,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真实质地。每天都有市民和游客来此参观,倾听这座建筑讲述的故事。孙家的后人仍然住在这里,继续书写着这座炮楼的新篇章。

0 阅读:4
玖歌看历史

玖歌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