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梁陈力保古城墙遭反对,失去第二条中轴线的北京,如今怎样?

温史司 2020-10-01 09:39:40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一个3500年的建城史的古城。作为一个屹立在风雨中见证了时光流逝的城市,古城墙就是北京最明显也是最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城墙其实就是北京城的“骨架”。

但是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么珍贵的古城墙还曾经面临被拆除的风险。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听说了这件事后立马表达了反对的态度和立场,为了说服有关部门他们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那么如果当年梁陈的方案被采纳,那么现在的北京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故事还得从元代说起,元代的统治者为了给城市增加防御的建筑,便修建了外围的城墙。不仅如此,清朝时期北京城的古城墙还被加固了一次。所以这些城墙也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损害,但是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规划城市,50年代的时候,就北京古城墙的存废问题,人们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

梁思成和陈占祥等古建筑学家一致反对拆除计划。为了说服当时的负责人,梁思成和陈占祥还专门拿出来了自己的计划。

梁思成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古城墙的价值,也就是说可以把海淀,香山等地区按照城市功能划分。这样一来,北京城的第二条中轴线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只可惜当时相关负责人没有看到这份提议的闪光点,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施行。

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梁思成之所以反对拆除建筑计划是因为当时不具备拆除古建筑的现实因素。如果按照原计划施行,那么就意味着有130万人需要搬迁。因为城内的区域要腾出来给政府机关,政府要为这130万人解决住房问题,这可绝对不是一笔小开销。而且有的从小就生活在内城的民众不一定就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家园,如何说服这些民众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其次,古城墙的文化价值也是梁思成反对的理由。

梁思成本身就是一个在建筑学领域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其他人只知道古城墙在和平时期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可是梁思成不一样。他知道那些城市的骨架是如何一次次抵御外敌的入侵,一次次维护着城市的心脏。

1553年的时候,嘉靖皇帝增筑。1553年,元朝统治者又决定在元大都土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外城。1903年,清政府修复了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古城墙。难道这些珍贵而又难忘的痕迹真的要被完全抹去么?

只可惜当时梁思成重病缠身,人微言轻,他的计划还是没有被采纳。那些古城墙还是难逃被拆除的命运。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如果梁陈方案施行之后北京会不会发展得更好,或者是走向另一个方向。但是不论怎样,北京古城墙的拆除都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0 阅读:5

温史司

简介:还原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