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0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建成后的第一次国宴,宴请中外嘉宾共4600余人,其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和80多个国家的贵宾。
华灯初上,大厅里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一片其乐融融。然而,没有人知道,就在头顶的天花板上,竟然藏着50个人!这场盛大的国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隐患浮现
1959年9月30日,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对沈勃来说本应是轻松愉悦的。作为参与设计建造人民大会堂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大会堂落成后的首次盛大国宴前夕,他本可以与同事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庆典举杯欢庆。
就在宴会开始前7个小时,一通来自北京市委的紧急电话,像一声惊雷,打破了沈勃的平静。电话那头,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语气凝重,要他即刻赶往市委办公室。沈勃心头一紧,隐隐觉得事态不妙。
"沈勃同志,听说咱们人民大会堂有安全隐患,这是怎么回事?"刘仁开门见山。
"是宴会厅,有消防安全问题。"一位公安局的同志补充道。
沈勃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问题所在。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之初,正值国家百业待兴、物资匮乏的年代。宴会厅宏伟的顶棚,原本设计是用钢结构的,但当时全国钢材产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沈勃和他的团队当然意识到这个隐患,并在设计施工中竭尽所能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宴会厅,顶棚内错综复杂的电线,谁又能百分之百保证不出差池呢?
更何况,这可不是一般的宴会,而是新中国建立十周年的国庆盛典,是大会堂落成后的首次国宴。不仅建国以来最隆重,参会人员之多、规格之高也是空前的。
届时,不仅有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80多个国家的政要贵宾,与会人数多达4600余人。如此重要的场合,万一出了任何闪失,那将是对新中国和党的建设工作的严重打击,是绝对不能承受之重!
念及至此,沈勃如坐针毡,脑门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望向窗外,忽然发现天色已近黄昏,再过几个小时,各地嘉宾就将云集怀仁堂。局面似乎陷入了绝境。
"要不,我们向总理汇报一下,看是否考虑换个地方?"刘仁犹豫着说。其他人也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恐怕不行!"沈勃脱口而出,"现在时间太晚,恐怕找不到更合适的场地了。再说,贵宾都在赶来的路上,临时改变行程于礼有亏。"
"可是眼下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危险发生吧?"刘仁急切地问。
沈勃陷入了沉思。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进窗棂,给眼前的难题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沈勃知道,眼下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事关新中国的尊严,容不得半点差池!
精心布局
当沈勃为宴会厅安全问题焦头烂额之时,国宴的总负责人郑连福却面临着另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饭店届的资深人士,郑连福曾成功操办过20多个国家30多位政要的接待宴会。但这一次,光是宴会规模之大,就远非以往可比。
4600余人,要在7000平米的宴会厅内平稳落座,谈何容易?郑连福左思右想,决定采用圆桌式就座,每桌10至11人。按这个标准,全场竟需摆放460多张餐桌!可大厅里还要预留出主席台、主宾席、乐队表演区、过道和安全通道等不可或缺的功能分区。
郑连福反复丈量大厅尺寸,在图纸上演算推敲,一次次调整优化,终于确定下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座次方案。
布置妥当,郑连福又打起了服务保障的算盘。这么多桌席,光凭人民大会堂现有的200名服务员,是断然应付不来的。
郑连福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独特的办法。他决定在宴会厅内安装若干组交通信号灯,通过操控红、绿、黄三色灯组合,传达出不同的指令信息。比如,某区域亮起红灯,就意味着这片区的服务工作出现差错或滞后,需要更多人手支援。
不同的闪烁频率,代表事态的紧迫程度。而郑连福本人,将位于主席台一侧,通过控制信号灯为全场服务保驾护航。
这套指挥系统,看似简单,实则巧妙非常。首先,信号灯位于顶棚之上,不会影响现场氛围和宾客视线;其次,灯光简洁直观,准确高效,便于服务人员迅速领会、执行;再者,操控集中统一,确保郑连福能够从全局出发,及时调度人员,填补服务盲区。
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掌握信号灯规则,郑连福还特意抽出时间,给服务团队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培训"。
当夜幕降临,宴会终于拉开帷幕。身着统一制服的服务员们,在郑连福的指挥棒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或恭敬地引导宾客落座,或殷勤地端上一盘盘珍馐美馔,或机敏地满上宾客酒杯,尽显专业本色。各色信号灯在幕后默默传递着郑连福的指令,仿佛一台精密仪表,调校着宴会的节奏。
临危受命
刘仁和公安局的同志们听到沈勃的解释后,纷纷松了一口气。沈勃却丝毫没有放松下来。
话已出口,如何兑现承诺?这可不是儿戏,必须严肃对待。虽然他对人民大会堂的建造质量充满信心,但他深知,仍需制定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一从北京市委办公室走出来,沈勃便马不停蹄地返回办公室,迅速联系了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和人民大会堂机电科的电工们。他们带着工具,登上大会堂的顶棚,对安全隐患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排查。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范围的检查,且要求细致入微,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沈勃和他的团队毫不犹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逐一检查每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尽管此次检查未发现任何问题,但沈勃心里清楚,宴会一旦开始,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万一真的出现火情,再调动消防队救援将来不及。因此,沈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问题一旦发生再找人救援来不及,何不提前部署,让人守在现场。
他安排了50名老工人,手持棉被,隐匿在棚顶,时刻准备扑灭火情。只要房梁上的电线出现火花,他们便会第一时间将其扑灭。为了确保这一安排的安全性,沈勃对外严格保密,甚至连郑连福也不知情。宴会开始时,沈勃和同事们隐身在二层走廊的西北角,密切关注着现场的每一个动向,丝毫不敢松懈。
当十里长街的华灯璀璨,人民大会堂内的宾客们言笑晏晏,谈笑风生时,他们并不知道郑连福、沈勃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为这次宴会所做的巨大努力。在宾客们尽情享受宴会的热情与欢乐时,郑连福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手中的信号灯,沈勃则保持高度警觉。
据沈勃后来回忆,当时的紧张气氛让他连周总理的致辞都没有听清一个字。最终,经过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努力,这次宴会圆满成功。许多宾客纷纷赞扬此次宴会,不仅设计安排出色,还展现了极高的组织艺术。然而,当时的郑连福和沈勃并未听到这些赞誉,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宴会结束后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全国群英会,宴请了上万名代表。凭借上次的经验,郑连福变得更加成熟,提出了更大胆的设计和更周到的安排。自此,我国在大规模宴会的安排上再无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92年,国家对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维修,将原本顶棚中的木龙骨全部更换为轻钢龙骨吊顶。此后,在再次举行国宴时,已无需再在顶棚中隐藏一支救火队伍,为宴会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