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老妇到陵园祭奠前夫发现自己的墓碑,民政局:您的烈士碑咋办

烛影摇红夜长 2024-12-11 14:17:16

1986年的一天,在江西省兴国县的烈士陵园里,一位73岁的老妇人刘法玉来到一块墓碑前,上面刻着"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50多年过去了,当年被认定为牺牲的她,竟然还健在。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命运多舛

1913年5月,江西兴国县东村乡澄江村一户人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女婴,就是刘法玉。在那个年代,农村普遍重男轻女。刘法玉虽然已经排行老七,但父母还是期盼能再添个男丁。女孩的降生,无异于增添了这个贫寒之家的负担。

刘法玉7岁那年,家中实在是入不敷出。父母便将她许配给了邻村姓赖的人家为童养媳。年仅7岁的刘法玉,就这样离开了生养她的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所幸这家人待她不薄,未来的婆婆把她视如己出,从未苛责。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童养媳的身份,决定了刘法玉的命运。然而在那个年代,谁又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呢?刘法玉渐渐长大,到了16岁,公婆便张罗着给她和大她一岁的儿子赖永发办理婚事。在一个简朴的仪式后,刘法玉就这样嫁作了人妇。

少女时期的刘法玉,感受到了来自两个家庭的温暖。生养她的父母虽然因为生活所迫将她送作童养媳,但那是无奈之举;而童养媳家庭,也给了她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命运的多舛并没有使她心生怨怼,反而让她更加懂事,知恩图报。

结婚后,赖永发对妻子呵护备至,舍不得让她去田间劳作。夫妻俩恩爱有加,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其乐融融。革命的春风,悄然吹进了刘法玉的心田。当听说别的女孩纷纷参加革命时,她也心生向往。

终于有一天,刘法玉鼓起勇气,向丈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赖永发一开始难以接受,在他看来,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安于现状。刘法玉则不这么认为,在她眼中,女性也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投身革命

刘法玉的革命之路,始于一次勇敢的抉择。当她得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革命时,内心深处的理想之火被点燃了。在丈夫赖永发的支持下,刘法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革命的队伍中。

刚参加革命时,刘法玉被分配到了工农红军的后勤部。在那里,她主要负责一些洗衣做饭等后勤工作。刘法玉的理想远不止于此。在她看来,一个真正独立的女性,不应仅仅局限于这些传统的"女性工作"。她渴望到一线去,为革命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刘法玉掌握了基本的医疗护理技能。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地护士,被调往前线,为伤员们治疗伤口、包扎换药。刘法玉不怕脏不怕累,用细心和爱心感动了每一位伤员战士。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女护士同志"。

1934年,刘法玉所在部队奉命开赴前线。当她得知丈夫赖永发也在部队中时,激动万分。原来,在她参军后不久,赖永发也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革命。夫妻二人阔别已久,这次终于能在战斗的间隙相见了。

刚见上一面,赖永发就要随部队奔赴下一个战场。君子一诺千金,赖永发在妻子的额头上深深一吻,就义无反顾地走了。谁能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

作为一名战地护士,刘法玉无暇顾及个人情感。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许多伤员转危为安,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

使命在肩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作为一名出色的战地护士,刘法玉再次迎来了新的任务。这次,组织上交给她一个秘密任务:前往武汉,寻找一位叫曹医生的人,为红军筹集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第二天一大早,刘法玉携带着接头信,与钟三秀一同启程抵达武汉。

刘法玉突然拦住钟三秀:“我们手持接头信,身份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得乔装打扮一下!你先在这里等我一下。”钟三秀看到她换上了一身破旧的乞丐装,头发凌乱,满脸泥污,顿时惊讶得目瞪口呆。

进入城内后,刘法玉成功找到了接头人曹院长。曹院长依照惯例为她看诊,并开出了一张药方。药方上写着:“明天凌晨4点,药品将送至车站,请在候车室等候。”

警察见到刘法玉手中鼓鼓囊囊的麻袋,打算打开查看。此时,曹院长正在候车室内,察觉到情况不妙,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枪,迅速射杀了两名盘查的警察。

紧接着,曹院长向刘法玉示意,示意她赶紧逃跑。枪声引来了附近巡逻的五名警察,曹院长再次出手,射杀了两名追兵,但不幸的是,自己也被击中,倒地牺牲。

刘法玉最终还是被其他几名警察抓了起来。他们强行夺下刘法玉紧紧护着的麻袋,打开一看,竟是大量的药品。随后,刘法玉和钟三秀被拖进了审讯室。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两人虽然已是奄奄一息,却始终没有供出曹院长的身份和红军的情况。

某个夜晚,监狱的看守忽然狡猾地说道:“起来吧,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刘法玉一听,猜想到他们要动手,便已做好了就义的准备。正当车行至深山时,忽然听到山上有人大喊道:“同志们,快下车!我们是红军游击队的!”

听到“红军”二字,刘法玉和钟三秀立即交换了眼神,趁着双方交火的间隙,侧身跳下了车。由于还被绳子捆绑,只得顺着斜坡翻到山下。恰巧一位砍柴的老农经过这里。随后,刘法玉跟随老人回到了家中。

离开后,刘法玉四处寻找红军游击队,却始终未能找到钟三秀的踪迹。

故地重游

1943年,刘法玉辗转来到湖北老河口。她在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染上了重病。毛巾厂的一位老板心生怜悯,决定出资将她送往医院治疗。

某日,她偶然听到一位木匠谈起有关红军的故事。但那些消息已经是大半个月前的事了,刘法玉只能放下寻找红军的念想,不再追寻过去的足迹。

此后,刘法玉在张金玉的家中暂住。在媒人的撮合下,二人结为夫妻。从此,刘法玉选择将那段记忆深埋心底,专注于眼前的生活。

刘法玉当时已经年过古稀,揣测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便时常回忆起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在孩子们支持下,她再次回到江西。儿子为她安排好了住处后,便带着她前往当地的民政局,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指引。

1986年,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刘法玉来到了兴国县的烈士陵园。陵园内绿树成荫,宁静肃穆,处处透露出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

在烈士陵园中,刘法玉找到了前夫赖来发的墓碑。令她震惊的是,在赖来发墓碑旁边,还有一块新的墓碑,上面赫然写着:“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字,刘法玉一时愣住了,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见状,赶紧解释道。当年红军在陕北会师时,曾经派人寻找刘法玉。然而,寻找多时却始终没有她的消息,组织以为她当年在战斗中不幸从山崖跌落身亡,便将她的名字列入了牺牲人员的名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刘法玉与其他牺牲的战友们一起,被追认为烈士。

听到这些,刘法玉悲喜交加,泪如雨下。原来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找组织的下落,而组织也在默默寻找她,最终给予了她崇高的荣誉。她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感慨万千。

工作人员安慰刘法玉,尴尬地问道:“您的烈士墓碑需要先拆掉吗?”

刘法玉含泪回答:“不用拆,等我百年之后,可以葬在这里吗?”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但需配合补办相关手续,刘法玉欣慰地点头。

随后,刘法玉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娘家,得知家族已历经几代,现已成为七十多人的大家庭,她又哭又笑。为了弥补母亲的遗憾,儿子又托人找到几位老战友,其中便有钟三秀。

1987年春,白发苍苍的钟三秀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刘法玉家。时隔半个世纪,两位老人于光明之下相见,紧紧相拥,诉说当年的往事,弥补了多年的牵挂与遗憾。

0 阅读:1

烛影摇红夜长

简介:烛影摇红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