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靠挑货担上户卖货为生的人,三十多岁了,还没娶妻。一日,他挑货来到城隆庙前。听说这庙里菩萨很灵,求官有官,求财生财,求子得子。他想:我一不求官,二不求财,我是个单身汉,想要求子,看会不会有子。
他走进庙门,跪在城隍菩萨面前许愿:“城隍菩萨显灵,我未娶妻,但想求子,如能得子,我金打香炉银镶沿,玉石铺地铺三间,以谢菩萨。”守庙人听得,暗想这人真会吹牛。许下这样大的愿,量他也还不起。
货郎许完愿出了庙门,走到河边,想过河去卖货。刚下河看到从上游漂来一只木盆,还隐隐听到小孩的哭声从木盆里传出来。他赶忙涉水过去抓住木盆,果真盆里盛着个男娃娃。他急忙抱起那小娃娃转身上岸,到店里扯了布,请裁缝赶做了新衣,又给小孩买了许多吃的。从此,他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一般,每日把孩子放在货郎担里,人不离货,货不离肩。走街串巷。一日,在卖货途中,他借宿在一个朋友家。这朋友的老婆,发现他的货郎担里放着个男孩,心想,这货郎又没娶妻,哪来的孩子? 自己结婚多年,却没有生养,便暗起歹心。与丈夫商议,叫丈夫把货郎邀去看戏,趁机把小孩偷偷抱到娘家藏了起来。
且说,那货郎一心挂念孩子,哪有心思看戏,好不容易挨到散场,回到朋友家里,却不见了孩子。货郎查找追问,那朋友的老婆,当然推说不知。货郎无奈,说是朋友老婆偷的吧。又没有根据。再则自己还没娶老婆,说丢失儿子,闹出去人家也不会相信。因此,只当自己当初没有捡到这孩子,以此自宽自解,也就辞别了朋友,照常卖货去了。
再说,货郎的朋友偷得了小孩后,满心高兴,将孩子小心抚养起来,稍长大后,即请先教他读书习字。时光过得飞快,转眼过了好几年,这家人家自己老婆也生了个孩子。日子一久,这妇人一心只爱自己亲生的儿子,对养子便看淡了。后来她又找丈夫商量,决定将原先偷子之事,写封信向货郎说明,叫他领回去。货郎接信后,急忙赶去相见,他不但不责怪朋友夫妻俩,反而对他俩感恩不尽,并付给他们几年的供养费,将这孩子领回家来,作为自己的义子,送他到塾馆读书。
货郎的义子长大成人后,接二连三地考上了秀才、举人,又进京应试,中了个头名状元。封官之后,把挑货郎担的父亲接至京城享福去了。
第二年清明之际,状元向父亲提出要回家给母亲祭墓,这下可难坏了当货郎的父亲。他想,自己本来从未娶妻,这儿子是当年在江中捡到的,去哪里给他找母亲呢? 再一思忖,想到自己当货郎时,常常经过的一条路边有一座野坟,这坟葬的是一个女乞丐,谅必没有后代,何不就哄哄儿子作为她母亲的坟墓。想妥后,即告知儿子,备了轿马,回乡祭祖。
这日,货郎带着状元儿子来到那座女乞丐墓前,却见一伙盔甲武士,簇拥一名武将模样的人在那座坟头祭奠。一问才知是当今武状元。原来,那女乞丐有一个儿子,丈夫死后,生活艰难,哺乳期间,即送给别人抚养,那儿子就是这位武状元。如今查访到生前母亲,特来扫墓的。此时,货郎的儿子好生奇怪,不知为何自己母亲的坟墓竟有别人祭扫,当下文武状元互相询问,争得难分难解。幸而货郎急中生智,装模作样,板起脸孔,大声喝道:“两个畜牲,亲兄弟为何如此无理。你母亲在九泉之下,如若知晓,岂不被你们气坏。”文武二位状元听后,如梦初醒,赶忙停止争执。那武状元更是惊喜万分,难道自己千寻万找的父亲就在眼前。于是“扑通”一声,跪于货郎膝下,连连称道:“父亲息怒,孩儿有罪!”这时文状元也同时跪下,连连说道:“父亲原谅!孩儿实在不知还有这个兄弟。”说罢,两人互相拜揖,互请恕罪。
见此情景,货郎心中好不欢喜,心想,江中拾儿得一状元,本属大幸,今日再得一武状元为子,不是天下大奇大喜之事吗!
事后不免喜庆一番。喜庆之余,货郎对两个儿子说:“为父先前在城隍庙许下一愿,至今未还,心里万分不安。”两个儿子忙问:“不知父亲许下何愿?”货郎将当年信口许下的千金大愿告知了两个儿子。不几天,两个状元果真花费了千金巨资到城隍庙偿还了那个大愿,听到的人无不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