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记者听闻了项正芬的故事,特意驱车来到这个小村庄。他找到正在院子里剥花生的项正芬,好奇地问:“项大姐,能和您聊聊吗?”项正芬爽朗一笑:“行啊,小伙子,进来坐,我给你放点音乐。”悠扬的旋律在院子里回荡,项正芬红色的婚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一位误入凡间的精灵。
记者小心翼翼地开口:“项大姐,听说您只穿婚纱?”项正芬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指了指屋内:“要不要去我房间看看?”推开门,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排排婚纱挂满了房间,白色、红色、粉色……足足十五六件,每一件都保养得像新的一样。更特别的是,每件婚纱上都缝着一个小巧精致的口袋。项正芬指着口袋解释说:“这是我自己加的,干活的时候可以放些零碎东西,可方便了。”
“您为什么会开始只穿婚纱呢?”记者终于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项正芬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陷入了回忆:“这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了……”1990年,17岁的项正芬怀揣着梦想,离开了四川老家,跟随“招工人员”外出打工。等待她的并不是美好的未来,而是一场长达十五年的噩梦。她被拐卖到了山东菏泽,遭受了非人的虐待。
“那家人对我很不好,动不动就打骂,我想逃跑,可是人生地不熟,又身无分文……”项正芬平静地讲述着,语气中却透着无尽的辛酸。十五年里,她生下了一个孩子,也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直到2005年,她终于抓住机会逃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时候我就想,这辈子一定要穿上漂亮的婚纱。”项正芬说,“在我们四川老家,姑娘出嫁时都要穿漂亮的民族服装,可我没机会穿……”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一个老实善良的男人。“他对我特别好,从不嫌弃我的过去。” 2007年,他们在亲友的祝福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项正芬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婚纱,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2010年,在丈夫的支持下,项正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等待她的却是母亲的临终告别。“我穿着白色的婚纱,守在母亲身边。”项正芬哽咽着说,“母亲弥留之际,看着我说,‘你穿得真像个仙女……’”母亲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项正芬的心里。
从那以后,项正芬就开始每天穿着婚纱。她说:“婚纱让我想起家乡的民族服装,穿上它,就感觉离家乡近了一些,也感觉母亲就在我身边。”
记者又问:“您不觉得穿婚纱干活不方便吗?”项正芬笑了:“习惯了就好。我给每件婚纱都加了口袋,红色的适合干活,白色的适合出门,粉色的适合在家待着……”
采访接近尾声,项正芬的丈夫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筐里放着一个精致的包裹。“猜猜是什么?”丈夫笑着问。“又是给我买的婚纱?”项正芬打趣道。“嗯,听说县城新开了家布店,料子不错,我特意去看了看。”丈夫说着,将包裹递给了项正芬。项正芬接过包裹,眼里泛着泪光:“你总是这么惯着我……”
夕阳西下,项正芬穿着红色的婚纱,站在新房前,憧憬着未来的生活。“等新房装修好了,我要穿上最漂亮的那件婚纱,和老伴好好照几张相。”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宁静的夜晚,项正芬的婚纱,不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她对家乡的思念,对过去苦难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而项正芬,选择了用婚纱,来书写她独特的人生故事。这件看似普通的婚纱,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也诠释着一位平凡女性的坚韧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