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迎恩堡——有点特异的名字

英杰聊旅游 2024-08-16 21:11:03

“迎恩堡”,一个有点特异的名字,它在现平鲁县城北40公里处。明正德十二年八月(1517),武宗皇帝自以“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的名义亲至应州激战鞑靼小王子,三天后小王子引军退去, 明军“且战且进,追至平虏、朔州等边”,一日全军在平虏卫的一个山包前宿营。这里后人取名“迎恩山”。嘉靖二十三年(1544)增修边堡时,大同镇选择在此筑堡,以此山名取名迎恩堡。这事够逗的,打了那么多日子仗,就这次宿营搞成了地名,有点像现在热衷于搞什么“路居”纪念馆似的。

晋北不多的雨天,村头有平鲁长城陈列馆,都是窑洞式的平房建筑,馆前面正在搞活动,大喇叭山响。

这里还是朔州第一党支部。

带队老师说:这个陈列馆搞得不错,值得一看。虽然陈列馆不大,大部分都是文字和图片,但很明显是专业的人下了功夫搞得,没有那些演绎的故事。把平鲁——平虏卫长城、边堡的历史理的详细明白,使人了解了一段边塞历史。

沿长城还搞了旅游公路。

迎恩堡的历史及变化,迎恩堡遗存石刻匾额,长155厘米,宽60厘米,中间阴刻“迎恩堡”三个大字。起首右刻:“钦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兼理粮饷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崇古,钦差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金事御史刘应箕…”等字样。

从陈列馆出来,我们去堡的遗址,遗址在村子的西边不远,北距长城4公里。远看还有城堡的大模样。

有山西省保碑。

东门残存了10几米高的土墩,包砖无存,有长25米、宽15米的瓮城遗迹。内门上以前还有不小的门楼。

进去,一片荒城残垣,满目庄稼野草。

从明初元顺帝弃大都跑到应昌以后,明朝北边就没安生过。明永乐七年,为防卫北元的袭扰,明成祖朱棣将长城沿线分成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九镇。明朝正统年间,那个昏庸的明英宗造成了土木之变之后,军力衰弱,北方草原部落对明代北方诸地的劫掠频繁,民不堪扰,修长城成了有效的防御方法。

大同镇北边瓦剌、鞑靼部相继兴起,经常率兵从平鲁西、北攻入内地。平鲁是要冲之地,于成化十七年(1481)筑平虏卫。明代嘉靖三年,大同巡抚张文锦增建“内五堡”“外五堡”,以期重建外围防线。围绕“内五堡”,又建“靖虏五堡”, “灭胡九堡”。另外尚有“云西六堡”, “新平四堡”。迎恩堡即为“灭胡九堡”之一。

看陈列介绍:堡呈方形,周长1000米,高12米,占地100亩左右。底宽18米,顶宽3米—4米,残高11米。堡有角台4座、马面4座。堡内原建有署衙、戏楼、军营、马铺、粮仓以及龙王庙、魁星庙、城隍庙、马王庙、奶奶庙、三圣母庙、蚜蛎庙、黑虎庙、五道庙、土地庙等,遗址犹存。不过这些咱们看不出来,就是残垣一片,看来当时各路神仙还挺杂的,还都是本土的。

迎恩堡防御范围北起败虎堡16墩界,南至阻虎堡头墩界,分管长城5.25公里。该堡明代为难守之地,常驻操守1员,坐堡把总1名,守军369名,马65匹,为平鲁境内长城线上重要边堡。清顺治年间改设操守,守兵100名,雍正年间,改驻把总1员统领。直到清末,常驻兵士36人,配有守城火炮。

堡里还有牛儿在吃草,一片恬静牧歌景象,谁能想象500-600年前这里数百军人,铠甲刀枪,战马嘶鸣,烽火狼烟,随时准备出击肃杀抗敌的气氛。

到东堡墙上往东看,青纱帐和风电塔。

在北墙的这里出来。

到堡北边的小马路上,回村里。

路上还有路牌。

堡西北角的角台高大清晰。

0 阅读:5

英杰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