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仅3.7km²,在“每秒6发炮弹”狂轰下,是怎么守住的?

南斋孤风中 2024-10-24 20:06:00

1952年深秋,在上甘岭这片仅有3.7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写下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战斗故事。

那是一个武器装备极度不对等的年代。

战役伊始,美军在火力投送上就展现出压倒性优势。

志愿军每发射一发炮弹,对方就能倾泻17发,作为回应。

即便到了战役后期,这个比例仍维持在3:1。

43天里,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头。

“联合国军”出动了数千架次战机,投下了190余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空炸弹。

平均每平方米地上,就承受500多发炮弹的轰击。

山头被炸得千疮百孔,树木成为焦炭,岩石化为碎屑。

整个阵地,都在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与硝烟中。

然而,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决中,志愿军以区区40余万发炮弹的火力支援,顽强抵抗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59次反复争夺,900多次英勇反击。

身后就是祖国,宁可战死

一天,就有250架次战机在天空盘旋,投下500余枚航空炸弹。

地在颤抖,山在哀鸣。

美军的炮火密度,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

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飞来。

统计显示,每平方米的土地,承受76枚炮弹的轰击,整个山头被生生削低了2米。

曾经郁郁葱葱的山林,转眼间成了寸草不生的焦土。

在这样的地狱般场景中,美军认定没有任何生命能够存活。

但,他们错了。

在那些被炸得千疮百孔的战壕和地道里,志愿军始终坚守着。

用每一寸可利用的工事,与敌人殊死搏斗。

用血肉之躯,填补被炸开的防线。

美军始终无法理解:

为什么在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下,这些中国军人依然能够顽强抵抗?

为什么在装备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守住阵地?

答案,或许就藏在志愿军心中。

在他们看来,身后就是祖国,宁可战死,也决不后退一步。

七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仍能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是一个民族,在觉醒年代迸发出的昂扬斗志。

是新中国的铮铮铁骨。

坑道战术

除此之外,上甘岭战役胜利,采取的两种战术,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种坑道战术。

美军在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

飞机在天上咆哮,坦克在地面碾压,大炮日夜不停地轰鸣。

按理说,在这种现代化装备面前,任何防御工事都将被摧毁,任何抵抗都显得渺小。

但志愿军指挥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既然地上难以存身,那就转向地下。

日以继夜地挖掘坑道,上甘岭3.7平方公里的地下,渐渐形成了一座地下迷宫。

这些坑道,设计独特。

它们深入地下数十米,每条通道都有多个出入口,不同的坑道之间还互相连通。

当美军的炮弹落下时,就躲在坑道里。

等炮击一停,立即从不同出口冲出来反击。

这种战术打得美军苦不堪言:

炮弹打下去看似威力巨大,但对防御工事却收效甚微。

坑道不仅是战壕,更是一个完整的地下生存系统。

在这里,战士们储存了充足的弹药、食物和饮水。

美军的轰炸再猛烈,也断不了志愿军的补给线。

正是这种独特的战术,让志愿军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成功守住了阵地。

白天,美军仗着优势火力占领高地;

夜晚,志愿军战士从地下冲出,又把阵地夺回来。

这样的争夺持续了整整43天,好像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拉锯战。

但,真正的考验不只是战斗。

在地下坑道这个“安全堡垒”里,战士们要面对另一个无形的敌人——极端艰苦的生存环境。

一日三餐只有冷硬的炒面、干馒头和炒米。

没有一口热汤,看不到一根青菜。

储存的馒头,不到一周就会发霉,只能靠耐储存的炒面和炒米充饥。

最困难的是饮水,从每天四碗逐渐减少到一碗,有时甚至连这一碗水都喝不上。

历史,往往在细节中最动人。

战士们在坑道里忍受饥渴,但从未放弃战斗。

美军始终想不通:

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军人还能保持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这大概就是信念的力量。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守住阵地,再大的苦都值得。

今天,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享用美食时,或许很难想象当年战士们的处境。

但正是他们在极端条件下的坚持,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

第二种步炮协同战术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摸索出了一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连环”战术。

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志愿军把每个区域都标上了号码。

每个区域都派驻了侦查员,人手一部无线步话机。

这些侦查员,就像是战场上的“千里眼”,随时可以向炮兵部队报告敌情。

最妙的是,他们可以越级联系,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志愿军的炮兵,对每个阵地都了如指掌。

第一轮,志愿军的炮火突然袭来,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

当美军顶着炮火继续前进,距离阵地还有四五十米时,他们以为胜利在望。

然而,这恰恰是志愿军精心设计的“陷阱”。

第二轮攻击突如其来。

手雷和手榴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打得敌人阵脚大乱。

紧接着,躲在工事里的志愿军战士端起步枪和冲锋枪,居高临下展开扫射。

这种立体式的打击,让敌人避无可避。

当子弹打光时,战士拿起刺刀和敌人展开白刃战。

有的,甚至抱着爆破桶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他们看来,守住阵地比生命更重要。

这种战术,为什么如此有效?

关键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把不同武器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军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任务”的战斗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气,让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也为之胆寒。

美军有着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背后还有15个国家的支持。

但就是这样一支“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却碰了一鼻子灰。

这场失利,让美国颜面尽失。

直接导致三位美军统帅相继去职,甚至影响到了杜鲁门的总统连任。

创造了多个“之最”

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创造了多个“之最”。

火力密度之最:

美军在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共投下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达到30余万发。

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

最多一天出动250架次,投弹500余枚。

这种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爆炸,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

战斗持续时间之最:

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持续至11月25日。

历时43天。

在这短短43天里,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击退联军900多次冲锋。

兵力投入之最:

美军投入了包括美第七步兵师、韩第二步兵师、韩第九师等在内的10个团兵力。

共计6万余人。

志愿军则有4.3万人参战。

战斗激烈程度之最:

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

志愿军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

击退营以上规模的冲锋一共25次,营以下更是多达653次。

在战争中,不是谁的武器先进就一定能赢。

重要的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让不同兵种密切配合。

志愿军就是用这种办法,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军人能够想出如此精妙的战术,实在令人敬佩。

和平来之不易,幸福需要守护。

那些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坑道里,靠着一把炒面、一口凉水,依然昂扬战斗的军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0 阅读:57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