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赏景晚归家,仿南宋山水技法非凡

凝萨 2025-02-04 03:19:35

看这幅画,你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小故事吗?画中有一句诗“春游不觉归来晚”,立刻恍然大悟。原来,春回大地令人游兴大发,徜徉在山水之间不知不觉忘记了回家。一句诗既点题,又提升了意境,估计有人觉得莫非是仿吴门山水,追求诗画一体的风格。不是,这幅画仿明初浙派名家戴进作品,所用技法源于南宋马远夏圭。近代画家仿古往往偏好元人山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胡也佛师法宋人技法?欣赏《春游晚归》,说不定可以找到答案。

介绍胡也佛的资料往往会提到,人们称他为“仇英第二”。这是由于胡也佛画仕女一绝,神态生动,风姿绰约,让人想到明代仇英。实际上,胡也佛就是胡也佛。仇英学宋人技法,胡也佛也学宋人技法。顶多是两位画家的审美喜好接近,倘若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说不定会成为知己。

胡也佛 春游图

为了看出胡也佛仿宋人山水的功力,可以拆解一下这幅画。从树石、烟云、楼台、鞍马等细节,看他画得有多么精妙。山石硬朗用线充满力道,胡也佛对斧劈皴进行了一些改变。这是为了突出季节特征,融合了一些披麻皴的技法。可以看到,胡也佛并非食古不化,而是根据作品主题调整笔墨变化。

画中前景处有一棵遒劲生长的松树很醒目。马远、夏圭笔下的松树学习北宋名家画家。胡也佛绕过马夏,直接参考李成山水。松针仿佛钢针,藤萝随风摇摆,刚柔之间形成对比,增加了美感也丰富了笔墨韵味。松树附近生长着杂树,河对面是柳树,水墨烟云升起处隐约可见混点技法画的杂树。

胡也佛 春游图 局部

不同的树,分布在不同位置,有呼应,有避让,用笔墨强调丰富的空间层次。由于胡也佛用笔工整细致,一不留神就容易有了炫技的嫌疑。从这几组杂树就能看出,细节要为整体服务。

也许有人好奇,春天景色为什么要画烟云,是否违背客观事实?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传统山水画哪怕精细到栩栩如生的程度,画家的目的也是为了表达感受。同时也要了解一个事实,宋代诗词中有大量关于春烟的佳句。当然了胡也佛这样画,更多是为了明确空间层次。

​胡也佛 春游图 局部

至于楼阁、人物画法,胡也佛依然保持了严谨认真的态度。这是由于,画中有叙事性故事情节,刻画越精准越方便人们了解作品的主题。艺术创作很难兼顾到雅俗两个群体的审美。但是,近代绘画有个特点,格外重视雅俗共赏。这就决定了画家在创作中,最好保留写实性内容,让山水画获得更多关注。

欣赏《春游图》就会发现,宋人山水,或者具体到南宋山水有很多可取之处。哪怕到了近代,依然可以从宋人山水中学到很多知识。学习传统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保留笔墨的妙趣。

​胡也佛 春游图 局部

想象一下,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行走在山中,感受自然天籁。胡也佛画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因为亲切会让人忘记了他在技法上有多么厉害。

0 阅读:26
凝萨

凝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