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想现在行情不好,开发商为什么不打骨折降价跑路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地价摆在那,而且同一片区域地价基本上不会下降,波动是最大的调整。
我们以申花为例,看一下什么叫永不下降的地价。
申花大开发要从2005年说起,滨江和昆仑摘牌,打造了后来的万家花城和橡树园。万家花城地价为2800多,2007年首开入市的价格是7000多。
随后申花地价、房价价格是一路上涨。
2008年上尚庭地价6000+,2009年香槟国际1.1W+。随后市场调控,经历了2010、2011年的沉寂,接着又开启进一步上涨。
2012年天阳尚景国际地价1.2W+,2013年天阳尚景国际二期地价达到了1.7W+,此时申花地价上涨第一阶段才告一段落,期间基本上是本土开发商的角逐。
2010、2011年只是没土地出让,也不存在地价下降的选项。
或许2005-2013年这一波上涨消耗完了本土房企的战斗力,2014-2015年申花成为了外来开发商的主战场,金茂、景瑞、碧桂园、九龙仓纷纷上场,但是地价基本上保持在14000-16000之间。
2016年随着全国行情的爆发,申花自然是一路狂飙,2016年初天阳1.9W+拿地打造武林邸,但到2016年末融创拿地打造宜和园时地价已经达到了3.4W+。
2017年地价继续上涨,最终止步于4W+,即融信摘牌后来和万科合作的古翠隐秀。
有可能是2016-2017年步子迈太大,扯到了蛋,也可能是限价原因。2018年地价又保持了平稳,在4W左右波动。但是这个期间土地较为复杂,公租、自持、配建、商住,导致看起来土地价格比较乱,但是大致在4W左右波动。
申花经过了初期的起步阶段以后,经过了2次腾飞期,两次平稳期,地价从2800到4W,2年约涨了13倍,只有波动没有大范围回撤,地价没大范围回撤的情况下房价想大范围回撤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申花新房房价从7000多5W5左右,涨了7倍;如果二手房按7W算,也仅上涨9倍。
房价还涨不过面粉价,面粉还不降价,所以降价真的很难。
那么面对不断上涨的地价,市场低谷时开发商怎么存活,市场又怎么继续呢?
答案是政府松点口子,开发商实现产品创新。
2007-2009年,万家花城、橡树园能做出了90方左右的3房1卫产品,使刚需更具有居住舒适性。这期间还有偷跃层的产品,不展开说。
2010-2011年,行情火爆,闭着着眼睛卖,开发商在户型上也不够认真,建筑规范也越来越严格,所以户型出现了倒退,部分项目90方重新倒退为2房1卫,如上尚庭、绅华府等
2013-2015年,行情不好,面对高地价开发商要要实现目标价格必须要突破。天阳创新性得将90方3房2卫、130方4房2卫产品引入申花,即天阳尚景国际。后来金茂悦等产品也基本都延续了尚景国际的设计。这就是后面被广泛使用的经典的户型,90方3房朝南中间套。
2016-2017年,在高地价的背景下为了实现高溢价,改善户型出现变革,于是就有了四叶草、四开间朝南、3房南客餐连厅的户型。
2018-2024年,由于建筑规范,以及摇号买房,开发商失去对于户型创新的追求,而是追求标准化、极致快周转,所以户型出现了倒退,同样户型但是面积要多了10多方,类似于2010-2012年期间。期间唯一稍有创新的是沁园的方厅设计,使公共空间进一步开阔,增加豪宅感。
摇号不取消,我觉得开发商应该都相对缺乏创新的动力。如果摇号放开,我觉得肯定会出现户型变革,而房价会出现进一步上涨。
当然创新不只停留在户型上,还有物业形态上的创新。
比如2016年高地价以后,申花出现了一大批高低配项目,出现了排屋、洋房等溢价物业以获得更高的货值,合景天銮、融信ARC、融创宜和园、杭州金茂府等等项目均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价值突破。
只有市场归市场,建筑规范上松一松,好产品才能王者归来,才能拉动沉寂的市场。
啥时候松一松?土地不好卖的时候吧,比如广州不就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