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住院,我捐500,班长:开着豪车,捐这么少好意思吗?

齿轮漫话者 2025-03-25 11:06:52

500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这笔捐款,却让我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成了一场道德审判的主角。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我的初中老师宋老师病重住院,需要手术治疗,班长在群里发起了募捐。

我毫不犹豫地捐了500元。在我看来,这是一份心意,也是一份责任。可我没想到,这笔捐款却引发了一场风波。导火索是我的车。

几个月前,我回老家探亲,开着丈夫买的车,巧遇了初中同学蔡虹。她对我的车赞不绝口,以为我如今飞黄腾达。我当时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回应了几句。可谁知,就是这样一次普通的相遇,竟为后来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微信群里,捐款的消息此起彼伏。我捐款后不久,班长李某私信我:“邓黎,你确定只捐500?蔡虹说你开豪车,在大城市买房,条件这么好,就捐这么点?”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很快,群里炸开了锅。“邓黎,你这样不太好吧?好歹是教过我们的老师啊!”“就是,现在过得这么好,连老师生病都不肯多帮衬点。”“我记得当年宋老师可是很照顾你的。”一句句指责,像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

照顾我?这个词是多么的讽刺。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十三年前的那个下午。彼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初中生,正在埋头做数学试卷。突然,宋老师厉声质问我:“邓黎,把你藏的小抄交出来!”我极力辩解,却无济于事。那次被冤枉的经历,至今仍是我心中的一根刺。

如今,十三年过去了,我已成家立业,在新的城市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以为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伤痕,可宋老师的出现,以及同学们的质疑,再次将我拉回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面对群里的质疑,我再也忍不住了。“照顾我?你们是不是忘了她是怎么冤枉我作弊的?那种侮辱,那种伤害,你们知道吗?”我的解释,换来的却是更多的指责。“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记着这个?”“就是,人家是老师,为了你好。”“现在人家生病了,你还记仇?”

我感到无比的委屈和愤怒。我捐款是出于善意,而不是义务。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我一遍遍地问自己。最终,我选择了退群,也关闭了手机,试图逃离这场无休止的争论。

晚上,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丈夫。他听后,温柔地安慰我:“其实,你不需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捐款是件好事,但前提是出于真心,而不是被道德绑架。你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心意,这就够了。”丈夫的话,让我感到一丝慰藉。我知道,他理解我,支持我。

接下来的几天,我陆续收到一些私信,无非是些说教和劝诫。我默默地删除了这些信息,不再理会。我已经学会了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某个周末,我在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了一本初中的数学作业本。扉页上,赫然留着宋老师的批语:“要相信自己,数学不是不可战胜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或许,宋老师对我也并非只有恶意。

我轻轻合上作业本,长长地叹了口气。往事如烟,逝者已矣。我选择放下过去,不再纠结于过去的恩怨。我明白,真正的善良,是不求回报,不求理解,只求问心无愧。

捐款本是一件好事,却因为一些人的恶意揣测和道德绑架而变了味。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该如何定义善良?又该如何看待他人的善意?难道金钱的多少,真的能衡量一个人内心的真诚吗?

0 阅读:0
齿轮漫话者

齿轮漫话者

观察齿轮转动,如同见证生活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