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母亲发帖说:
“除了要钱,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想不仅是这位母亲,很多妈妈也都有此困惑。
孩子小时候明明很缠着自己,会见缝插针同我们分享他的各种情绪,可为何现在大了些,就跟自己生疏起来。
有人曾埋怨孩子不懂感恩,说自己用十几年如一日操劳,却养出了一个陌生人。
来源:图怪兽
但事实真的是孩子不懂感恩,翅膀硬了就急于远离爸爸妈妈吗?
自然不是,孩子之所以变得如此,作为父母不妨多审视下自己。
想一想那些年,孩子缠着我们的那些时刻、需要我们陪伴的那些时候,我们有没有出现,有没有拉起他小小的手陪在他左右。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或因为工作或因为其他。
我们总觉得这些错过的陪伴,以后可以慢慢弥补。
殊不知,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属于父母的陪伴也同样会过期。
他需要我们时,我们没有出现,等他大了,等我们有时间想弥补了,就会发现他不再像从前那般需要我们了。
广而告之早年拍摄的一支名为《请多陪陪孩子》的公益广告,广告以动画形式生动讲述了孩子需要陪伴这一问题。
自己和自己下棋、自己陪自己打乒乓球......看着广告前半段孩子一人分饰两角的场景,我们跟随这个孩子一起陷入忧伤。
终于在广告最后,孩子正发愁如何将秋千荡起时,爸爸来到了身后为他推起秋千。
到这时,孩子才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们可能也和广告中的这个爸爸一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想着赚更多钱,给他们买更多东西,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却忘了,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放眼周围,也不难发现,那些优秀的孩子,绝大多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而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有人曾对此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走入大学校园,能喝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940个周末。
而其中,孩子最愿意与父母相处的时刻集中于3—8岁,所以这个阶段陪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关键时期,多花时间陪陪孩子,走进他们的心里,就会为他们注入阳光明媚的种子,未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看到这里,想必也会有父母不解:我们家在陪伴孩子问题上绝对没缺席,一有时间就陪他,但孩子还是很冷漠,对我还不如对陌生人亲切。
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呢?
借用孩子的一句话我们就能明白了:
“爸爸妈妈是不是用心陪我,我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
来源:图怪兽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打着陪伴的名头呆在孩子身边,却心系别处,不是干会儿这就是做会儿那。
据《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父母在实际陪伴孩子时并非全身心投入。
47.6%的家长会“兼职”做家务,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这类家长往往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呆在身边等同于陪伴,他们自以为花费了时间陪在孩子左右,那孩子就能达到预想。
可当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失望时,他们便反过头来埋怨陪伴无用,感慨孩子辜负了自己的陪伴。
却不曾想过是自己的行为让本该美好的陪伴逐渐流于形式,也不知道这种“身在心不在”的无效陪伴比不陪伴更可怕。
有人曾将中国大部分孩子称为有父母的“孤儿”,表示他们即便有父母陪在身边,但也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逆耳,可也不知如何反驳。
明明在陪伴孩子上花了大量时间,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所传递的爱,我们眼睁睁看着他走向孤独、冷漠......
这,是孩子需要用一生治愈的伤痛,也是为人父母莫大的悲哀。
来源:图怪兽
亲子关系向来是门藏着大智慧的学问,育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我们眼中幼小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个心灵感应大师,我们的一举一动是否用心、一言一语是否走心,他们都能真切感知。
若他们感受到父母只是“做样子”敷衍了事,就会激发更多排斥情绪,亲子关系也就很难建立起爱的连接。
但也不要将陪伴孩子想得过于复杂,所谓大智慧很多时候都隐于真诚简单的小技巧中。
比如成年人社交处事中常用到的“投其所好”,其实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也讲究“投其所好”。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世界,在成年人看来可能过于幼稚,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们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并积极融入进去,把自己也当成孩子,和他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一起去探索他想探索的事物。
当我们真的俯下身去陪伴,当我们真的和他们成为朋友,那孩子又怎会拒我们于千里之外。
我相信,那些走心陪伴的时光,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携此行囊上路,他们终会长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而时过境迁,当他们蓦然回首,那些童年里陪伴的瞬间,便是他们幸福的佐证......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216
图片已注明出处,版权类图片获得正规授权,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