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高喊“我爸是李刚”,出狱后求职四处碰壁,父亲至今去向不明

幻露聊过 2024-09-25 06:02:44

2010年10月16日,一个平常的夜晚,河北大学的一个超市门口,突然传来了一声沉闷的撞击,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随之而来的是刺耳的刹车声,听到动静的学生们纷纷驻足观望,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惊失色,只见两名女生躺在路边的血泊之中,其中一人已经昏迷不醒。

此时,肇事的黑色轿车却没有停下,反而掉头向校门外驶去,显然是准备逃逸。

“拦住他!别让他跑了!!”

看到这种情况,正在路边练习的校武术协会的学生们气愤不已,冒着危险追向黑色轿车,校园保安闻讯也赶了过来。

在众人的围追堵截下,这辆黑色轿车终于被拦停。但驾驶员却不肯下车,这名年轻男子的态度十分嚣张,嘴里还叫嚷道:

“有本事你们去告我,我爸是李刚!”

这个年轻男子名叫李启铭,当时只有22岁,毕业于河北传媒学院。而他的父亲李刚,则是当地公安分局的副局长。

据警方查明,李启铭当天属于醉酒驾驶,且在校园里严重超速,最终造成了两名女大学生一死一伤的惨剧。

很快,这起恶性交通肇事案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醉驾、肇事逃逸,这些定语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敏感情绪,李启铭也成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

那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当年的网络热门流行语之一,李刚也因此被网友调侃为“四大名爹”之一。

最终,李启铭因交通肇事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由于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李刚被原单位撤职。此后,这起曾轰动一时的案件逐渐归于平静,“名噪一时”的李刚父子也消失在了世人的视线中。

如今,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近况如何?李启铭出狱后为何无家可归?李刚又为何一直下落不明?从这一对父子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宠溺中长大

1988年,李启铭出生于河北保定,他的父亲当时就已在市公安局任职,母亲也是事业单位职工。应该说,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家境是非常优越的。

而李启铭又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自然是十分地宠溺,像同时代的很多80后们一样,李启铭自幼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玩具、零食、游戏机,只要他提出要求,父母总会一一满足他。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李启铭,逐渐养成了骄纵乖张、自私叛逆的性格。他的父母常年忙于工作,疏于对他的管教,只知道一味地用物质弥补儿子,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塑造了他的缺陷型人格。

衣食无忧的李启铭,从来就没有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过,因为父母早就为他铺好了平坦的道路。高中毕业后,李启铭进入了河北传媒学院学习。刚进大学校门,他就向父母提出要买一辆车。

父母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他的要求,李启铭就这样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在别的同学还在骑着自行车上自习时,他却驾着汽车在马路上急速飙车,只为了追求心理和感官上的刺激。

大学期间,李启铭热衷于交友和玩乐,学业则被彻底荒废,完全就是一副纨绔公子的形象。但临近毕业时,他却没有丝毫忧虑,因为父母已为他找好了实习单位。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参加了一场朋友聚会,席间喝了不少酒。但聚会结束后,已经醉醺醺的李启铭,竟然驾着朋友的车外出兜风。正是这一极其危险的违法行为,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惨烈的车祸

当晚21:40左右,李启铭驾车驶入了河北大学南门,一开始他还在以正常速度行驶,但到了一家校园超市门口时,他却不知何故突然踩油门加速。也许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把校园当成了飙车的场所。

当时,两名大一女生张晶晶和陈晓凤正在路边学习轮滑,她们绝不会想到,汽车竟然会在校园里横冲直撞。

还来不及做任何反应,李启铭的车就径直将她们撞倒在地。位置靠前的陈晓凤被撞后头部着地,当场就不省人事,张晶晶则幸运地只受了轻伤,但她显然受到了强烈的惊吓,一直在呼喊着救命。

但李启铭却全然不顾地上的伤者,掉头向校门外驶去,显然是打算逃离肇事现场。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他的车被愤怒的学生们拦下。

然而,闯下大祸的李启铭却不肯下车,面对众人的声讨,他的态度仍然很嚣张,高声嚷道:“看把我车都刮成什么样了?”

都到这时候了,李启铭竟然还在关心车上的刮痕,而不是那两位女生的伤势,由此可见他自私冷漠到了何种程度。

他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人瞠目结舌:

“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

李启铭之所以如此张狂,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他的父亲李刚正担任公安分局副局长,而河北大学恰好就属于该局的治安管辖范围。在他的观念里,父亲的权位可以摆平一切事,可以让他为所欲为。

与此同时,紧急赶到车祸现场的医护人员,对两名伤者进行了救治,张晶晶只是轻伤,并无生命危险,而受伤较重的陈晓凤则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李启铭随即被警方刑事拘留,肇事车辆和行驶证也一并被扣留。经过抽血检测,显示李启铭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严重超标,已构成了醉酒驾驶。

舆论风暴

这起性质恶劣的交通肇事案很快就在网络上发酵,并迅速引爆了社会舆论。李启铭的那句“我爸是李刚”,让他本人和他的父亲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而在车祸中遇难的女大学生陈晓凤,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学习非常勤奋刻苦。然而,刚入学仅有两个月,她的青春年华和美好前程就戛然而止,一个普通家庭含辛茹苦的心血也毁于一旦。

2011年1月,此案在异地公开审理。在此期间,李刚和李启铭父子首次出现在电视镜头中,身陷囹圄的李启铭痛哭流涕,表示认罪悔罪,并向被害人家属道歉,再也没有往日趾高气扬的神态。

李刚在接受采访时,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绝不会包庇儿子的犯罪行为,希望他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对于受害人家属,他们将会竭尽全力地去赔偿。

但对于李刚父子的表现,受害人陈晓凤的家属却并不认可,他们认为李刚父子的痛悔更像是一场作秀,缺乏真心诚意。

开庭之前,一些律师认为李启铭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这种罪名比交通肇事罪的量刑要重得多。受害人家属也希望李启铭受到严惩,但由于他们此前已与李家达成了赔偿协议,并签署了谅解书,伤者获赔9万元,死者获赔46万元,所以他们最终放弃了附加刑事诉讼。

在一审宣判中,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造成一人受伤,一人死亡,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他的家人积极赔偿,获得了受害人家属的谅解,且李启铭的认罪态度较好,最终判处他有期徒刑六年。

如今,距离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已经过去了十一年之久,当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李刚父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

消失的父亲

李启铭入狱服刑后,从此也消失在了世人的视线中,很少再有关于他的新闻。直到2013年左右,网上曾有消息爆料,说他已经提前出狱,但很快被证实是谣言。

事实上,李启铭在监狱服刑期间,确实像换了一个人,他积极地参加劳动改造,定期提交个人思想汇报。也正是因为他的洗心革面,让他获得了一年多的减刑。

2015年,李启铭被提前释放出狱。那一天,各路媒体记者堵在监狱门口,希望能采访到李启铭和他的父亲李刚。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李刚却并没有出现,只有李启铭的母亲前来接他。记者们在失望之余,同时也感到很困惑,因为按道理来说李刚是很溺爱儿子的,肯定日盼夜盼着儿子出狱,为何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他却没有现身呢?

后来,他们才得知一个令人震惊且意外的消息,那就是李刚早已离家出走,这些年一直杳无音信。当年受儿子的影响,李刚不堪忍受外界的压力,选择了主动辞职,之后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这十多年里,李刚从没有去监狱探望过儿子,也没有给他打过电话或通过信,父子间彻底断绝了一切联系,也许他在用这种决绝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失望,抑或没有尽到家庭教育责任的愧疚。

而出狱后的李启铭,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飞扬跋扈的公子哥,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曾经交往的女友离开了他,那些狐朋狗友也早已销声匿迹。

已近而立之年的李启铭,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雨后,似乎懂得了责任,学会了成长。面对苍老憔悴的母亲,面对空空荡荡的家,再一次感受到了锥心刺骨的悔恨。

为了维持生计,他决定出去找一份工作养家。但身为服刑人员,又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谈何容易?李启铭连续奔波了好多天,碰了无数次的钉子,有人得知他的身份后,还对他冷嘲热讽:“你爸不是李刚吗?怎么还要自己找工作?”

最终,李启铭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当了一名“刷大白”(粉刷墙壁)的装修工。平时他总是沉默寡言,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怕别人会提及他的过去。

当记者拐弯抹角地找到他时,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个满身是灰的装修工人,与当年那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联系到一起。

在采访中,李启铭表示,自己这些年从没有停止过忏悔,希望能用余生赎罪,做一个安分守己、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而对于自己的父亲,李启铭的言语间更是充满了愧疚,他表示将会去寻找父亲,让他看到自己的改变,一家人好好生活。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但就是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愿望,对他来说却显得遥不可及。

因为酒后的一脚油门,年少轻狂的李启铭酿成了一起车祸惨剧,既毁了他自己的人生,也毁了好几个家庭。但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正是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让李启铭在骄纵和狂妄中迷失了自我,一步步滑向犯罪的边缘,最终铸成大错。

那一句“我爸是李刚”,成了一段时期内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了李启铭挥之不去的负面标签。但我们在娱乐和调侃的同时,更要看到这句话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警醒和启示的地方。

后记

父母的宠溺,往往是毁掉一个孩子,甚至毁掉一个家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句话绝非耸人听闻,李启铭案件就是一个最好的现实例子。

李启铭从小就成长在优越的环境中,作为父亲的李刚,只知道满足儿子对于物质方面的要求,以为给予就是关爱,却忽略了道德品行方面的教育,更没有教会儿子最基本的遵纪守法的观念。

久而久之,李启铭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法律条文在他眼里形同虚设,难怪他闯下大祸后还叫嚣有本事告我,因为他觉得父亲可以帮他摆平一切。

当李启铭戴上冰凉的手铐时,才感觉到了无尽的后悔,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而李刚在儿子入狱后,没有反省自己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过失,也没有鼓励儿子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反而选择了一走了之,用逃避来解决所有问题,这无疑是另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希望有一天他能回到家中,与儿子坦诚布公地沟通,打开彼此的心结,走好余下的人生路。

家教可以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无论贫富和社会地位高低,无论家长成功与否,对孩子的教育都应该是不能松懈的。李启铭案件早已尘埃落定,但它留给我们现实意义的思考依然还在继续。

0 阅读:0

幻露聊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