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读者朋友的分享,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吃了一个多月的国产阿托伐他汀,低密度脂蛋白从四点多降到了二点多,但血糖也升高到了6.1,已经属于糖尿病前期了。看了网上药店立普妥的价格,比起国产仿制药还是高了不少。对于这种情况,换成立普妥对血糖影响会不会小一些,国产仿制药的阿托伐他汀和进口原研的立普妥,真的差异很大吗?
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的,也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今天在这里说点自己的观点。
我们先来分析这位朋友的情况,虽然不知道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具体剂量是多少,但从药物有效性方面来说,这位朋友服用国产阿托伐他汀是没有问题的,从降脂幅度来看,国产阿托伐他汀使这位朋友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将近50%,可以说是疗效明确而且显著。
从用药安全性上来说,这位朋友谈到的血糖升高情况,应该是服药一个多月后复查发现的问题,但作为阿托伐他汀来说,不管是进口药还是仿制药,都有可能对血糖代谢形成影响,导致出现血糖升高,甚至是导致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如果把血糖升高归咎于没有服用进口药,可能也并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朋友服用他汀,特别是高强度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出现血糖升高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自身的血糖代谢就已经开始了异常,相关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导致新发糖尿病的人群,绝大部分都是本身就有血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的糖前期人群,因此,阿托伐他汀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很有可能与国产或进口无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这位朋友把国产仿制的阿托伐他汀,换成进口的立普妥,血糖升高的问题会慢慢恢复,用药安全性更好,也不用纠结如何处理血糖升高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就与药物本身以及用药后对于药物耐受的个体差异有关了。
这种原研药和国产仿制药的差异,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会体现在药效方面,也可能体现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例如有的朋友服用进口阿托伐他汀血脂达标,换成同剂量的国产方式阿托伐他汀,血脂虽然也下降了,但却控制不到达标水平了;再比如有些朋友服用国产阿托伐他汀出现转氨酶升高,换成立普妥后,转氨酶升高的问题就没有了。
正是这样的一些现象,导致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原研进口药和国产仿制药之间天差地别。实际上,随着我国药物研发水平的不断进步,已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措施的贯彻实施,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之间的差异性,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尽管可能会在某些独特的个体身上,进口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仍然优于仿制药,但就阿托伐他汀而言,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阿托伐他汀,其出现疗效和安全性与立普妥出现较大差异的可能性虽然有,但也已经比较小了,对于大多数能够耐受他汀的人群来说,国产仿制药的阿托伐他汀和进口的立普妥,在降脂疗效,用药安全性方面也都是接近的。
他汀类药物经过多年发展,其原料来源,制剂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进口药之间的差异性,也并不大。以片剂来说,阿托伐他汀原料药之外的相关辅料,种类用量,仿制药与进口药目前都是完全一致的(一致性评价品种),在这样的前提下,两种药物存在较大差异的可能性,也是相对较小的。
抛开其他不谈,如果单就阿托伐他汀这个药物来说,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政策的加持,确实大大减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让更多需要使用他汀的人能够用得起用得上这个药物,更好的降低了血脂,保护了心血管。因此,建议经过心血管风险评估,确需服用他汀的人群来说,如果需要考虑用药经济性,就选择进入集采的国产他汀就好,如果是不差钱的朋友,选择立普妥,当然也没什么不行,具体用哪种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使用他汀的安全性,与其纠结选国产还是进口的问题,不如在控制血脂达标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中低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服用,如果血脂控制不达标,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其他降脂药,加强血脂控制,同时在服药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肝功能、肌酸激酶水平,血糖水平等多个指标的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解决,这才是真正用好他汀的关键。
Vici
可以说说拜糖平吗,进口拜糖平进集采前五十多元一盒,进集采后五元多一盒,是进口药的利润太高的问题!进口药质量上可能会好一点,但是价格比国产药会贵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只能说是物有不值或性价比不高!通过集采让进口药降低价格,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办法是搞创新,发展自己的原研药,造福于中国人民。
三十七度星酒
医生有纪律,不能说,但是实际的差别大着呢,这些进口药不进医保销量还非常好,你说为什么呢?
零零的花花
吃了两年国产的,近日看医生,医生建议,只是建议吃进口的。为什么呢?不明白了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