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三年的俄乌冲突中,无人装备尤其是无人机大放异彩,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无人机进行互相攻伐,都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实事求是地讲,双方使用的无人机,都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是我们中国制造的。
但是,对于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被投入战场上,投入到杀戮中,中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是一贯的反对态度。
但是,中方反对归反对,可仍架不住俄乌双方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并大量投入战场。
既然俄乌都不听劝,那么中方只能放大招了,在去年7月份,中方就宣布禁止出口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的无人机,而在不久前,中方又再次优化了对无人机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包括一些高性能的无人机和相关设备等,都进行出口管制。
中方外交部在9月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再次表示,中方一贯支持推动和平进程,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只能用于和平的目的,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
而中国的无人机主要的制造商之一大疆公司,其实在更早前,就已经采取了措施,在2022年4月份,也就是冲突爆发后两个月,就声明强烈反对交战双方将该公司的无人机用于战争行为,并宣布暂停在俄、乌的业务。
那么,中方出口管制,以及中国无人机制造商,暂停俄乌业务,就能阻止俄乌在交战中使用中国无人机吗?
从现实看来,并没能阻止。
因为就在日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乌克兰依旧通过在波兰设立的子公司和个人企业主这些第三方渠道,来继续购买中国的无人机。
乌克兰国家采购网站“Prozorro”上的数据显示,乌克兰基辅市的市政安全部门,已经和在波兰的子公司“UMO Ukraine”签署了合同,采购多达2500架大疆无人机!
目前,这笔合同已经在上个月底交付完毕,合同价值高达3.915亿格里夫纳,也就是约合6757万元,这就相当于单价超过2.7万元!
而这些无人机,在我们国内的售价,也就不到1.4万元,乌克兰的采购价,几乎相当于我们价格的两倍!
另外,还有一名叫阿林娜∙奥斯塔片科的个体企业家,也大量采购大疆无人机来供应给乌军。
据悉,她和乌军海军江河船队第26大队签署了一份价值7140万格里夫纳的合同(超过1234万元),供应1000架DJI Mavic 3 Pro无人机。
不过,尽管乌克兰的采购价,比我们国内的售价高出了许多,但这笔钱,中国的无人机制造商,可并不太想赚,这从大疆在2022年4月份,就暂停了在俄乌的业务,就可以看出。
可是,乌克兰通过波兰这样的第三方获得我们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并对这些无人机加以改造,以能够将其投入到作战中,这并不是我们能阻止的。
他们能够从波兰获得,也自然能够从另外的第三方国家获得,大疆作为一家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市场是全世界,总不能将全世界的业务都丢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