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从这一回开始,我们进入衣赐履读通鉴《刘宋代晋》单元。本单元的男一号是宋武帝刘裕,而他的崛起,颇得益于一场宗教起义。
最初,琅邪(山东省临沂市)人孙泰拜钱塘(浙江省杭州市)人杜子恭为师,学习法术。
杜子恭是个大神,有多神呢?
上栗子。
有一次,杜子恭向一个人借了一把杀瓜刀,一直没还。刀主找他要刀,杜子恭打个哈哈,说,就还就还。但还是没给人家。刀主乘船去外地办事儿,有一条大鱼跳到船中,刀主剖开鱼肚子,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鱼肚子里有一把杀瓜刀,就是他借给杜子恭的那把刀。
杜大神,就是这么神!
【不是和尚是道士,呵呵】
《宋书·自序》载,钱塘人杜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在三,指最受敬重的三种人,即父、师、君)。
也即是说,杜子恭可不是出没于寻常百姓间骗俩糟钱儿那种小角色,人家在东晋上层人物中影响巨大,是玩儿高端的大宗师。按照《太平御览》上的说法,杜大神和陆纳、王羲之这样的大族名士,都是称兄道弟的那种关系,呵呵。
据说,杜大神死后,他的本事,孙泰已经学了个七七八八。
衣赐履说: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分析认为,杜子恭死于孙泰之后,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该书《刘裕与孙恩——门阀政治的“掘墓人”》一章。
史称,孙泰浮华狡诈,欺骗百姓,那些个脑瓜不太灵光的货色,敬孙泰如敬神,为了祈求福报,哪怕花光自己的积蓄,进献自己的子女,也在所不惜。
左仆射王珣(王导之孙)非常讨厌孙泰,劝说会稽王司马道子,把孙泰流放到广州(州政府设番禺,广东省广州市)。要说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孙泰就是这样的金子。广州刺史王怀之非常欣赏孙泰,让他行郁林(广西桂平县)太守。孙泰上任没多久,南越一带的官员百姓,全都被他的神迹所震撼,无不对他顶礼膜拜。
太子少傅王雅(出身东海王氏,曾祖父王肃。王肃有个外孙,有点儿名气,叫做司马炎,呵呵)跟孙泰是铁磁,一个劲儿向孝武帝司马曜吹嘘孙泰,特别指出孙泰有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药方(养性之方。我理解,所谓的养性,应该还包括床笫之术)。司马曜一听,这是人才啊,立即下诏把孙泰调回京城。司马道子以孙泰为徐州主簿(司马道子当时应该兼着徐州刺史),孙大神如鱼得水,一身的“道术”,吸粉儿无数,士人百姓,无不神往。之后,孙泰做到了辅国将军、新安(浙江省淳安县)太守。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谘议周勰等人,都是孙泰的铁粉儿,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世子司马元显,多次登门拜见孙泰,请求得到他的“秘术”。
王恭之役时(应指公元398年,可参详拙文《),孙泰见天下兵起,认为晋朝的气数已尽,就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吴兴郡,浙江省湖州市;吴郡,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浙江省绍兴市。即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地区的士人百姓,很多人投身于他。
对孙泰的异常举动,很多朝臣都有所察觉,但因为他与司马元显关系密切,没人敢乱说话。
后来,会稽内史谢輶揭发了孙泰的阴谋。
公元39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会稽王司马道子让司马元显将孙泰骗来,一刀杀了,同时杀了孙泰的六个儿子。
衣赐履说: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都想从孙泰那里学习“秘术”,却突然将孙泰诛杀,应该是掌握了孙泰打算造反的切实证据。
孙泰的侄子孙恩逃入东海,藏身海岛(舟山岛)。
《晋书·孙恩传》载,孙恩,字灵秀,琅邪人,孙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
衣赐履说:大家还记得孙秀吗?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干掉了皇后贾南风,废掉了惠帝司马衷,自己做了皇帝。当时,孙秀就是司马伦的首席智囊。司马伦败亡后,孙秀被诛族。五斗米道,即天师道,老孙家世代信奉,从孙秀到孙恩,这都百余年了。
孙泰的信众听说孙泰死了,哪里肯信!大家都认为孙泰像蝉一样,脱掉了一层壳,成仙去了(道教称为“尸解”),因此,大伙儿乘船赴海,为孙恩送去各种粮食物资。孙恩聚集了百余亡命之徒,打算复仇。
那个时候,司马元显主持朝政。史称,司马元显生性苛刻,对百姓的生死,从不放在心上,手下干部屡屡劝谏,司马元显根本不听。司马元显下令征召东方各郡中免奴为客的人,称这些人为乐属,全部迁往京师,以补充兵员。东部各郡扰攘不宁,人不堪命。
衣赐履说:胡三省注说,所谓奴户,就是因罪而编入官奴的人;公卿以下至九品官,以及宗室啊,皇亲啊,士人啊,都有权荫庇若干官奴,这些人的身份就由奴户改变为客户,这种身份转变称为“免奴为客”。
我个人认为,司马元显将“客户”转为“乐属”的做法,老百姓倒未必会“扰攘不宁”,反倒是高门显贵们,在“免奴为客”的过程中,恐怕是下了本钱的,“客户”都是他们的私产,而“客户”变成“乐属”,即私产变公产,“客户”越多肉越痛。
公元399年,十月,逃到海上的孙恩,见百姓骚动不安,就率领他的部众,上岸杀死了上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县令,进而猛攻会稽(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内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老王家也世代信奉天师道,王凝之既不出兵也不设防,只是在道堂之中磕头念咒。手下干部请求派兵讨伐孙恩,王凝之说:
我已请求上仙,借鬼兵协助防守,每个要塞都有鬼兵数万,贼兵不足忧虑。
孙恩大军逼近,别说鬼兵,连鬼毛也没见到一根,王凝之这才派军拒敌,人家已经兵临城下。
十一月二日,孙恩攻陷会稽城,王凝之逃跑,被孙恩抓住,连同几个儿子一并杀了。
衣赐履说:《晋书·孙恩传》载,(孙恩)世奉五斗米道。
《晋书·王凝之传》载,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
也即是说,孙恩和王凝之,即使不是同门师兄弟,那也是五斗米道的同道中人诶,而且我们刚讲过,孙恩叔父孙泰的老师杜子恭,与王凝之的老爹王羲之非常熟络,但孙恩和王凝之却以死相搏,原因何在?
史家在梳理这段历史时,不可能想不到这个问题,根本绕不过去,特别是两晋、南朝的史官,对个中原因一定非常清楚,但他们似乎都有意回避,不愿深究。
我猜,天师道,或者说五斗米道,到东晋时已经在朝臣中,乃至皇族中,影响非常大了,甚至扎下根儿了,朝廷高层对其养性、“秘术”的一面(建文帝司马昱就是靠着此类“秘术”,才生出了孝武帝司马曜和会稽王司马道子,这可是事关国祚延续的大事儿),难以割舍;但对其觊觎权力的一面,又绝不能容忍,最佳策略大约就是不作正式讨论,向朝廷叫板的,就冠以“妖人”“妖道”的称谓,坚决扼杀;只是个人“修炼”的,或者能提供养性“秘术”的,该保护还得保护。倘若朝廷专门举行“五斗米道与政权稳定之关系”之类的大讨论,很可能将支不支持五斗米道弄成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之争,进而演化为路线之争,生死之争,这恐怕是为政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王凝之的妻子谢道蕴,是谢奕(谢安老哥)的女儿,听说贼寇来犯,举动如常。听说老公和几个儿子都被贼人所害,便命令婢女们抬着她乘坐的轿子,拔刀出门,亲手杀死几个贼人,才被抓住。
贼人欲杀死刚刚几岁的外孙刘涛,谢道韫说:
这是王家的事,与他姓无关。如果一定要杀这个娃娃,那就先杀了我老太婆吧!
孙恩虽然歹毒,但也被谢道韫的气度所触动,刘涛得以活命。
谢道韫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我们摆几句。
史称,谢才女从小就聪明得不行,叔父谢安认为这个侄女风雅有识见。
有一次,谢安与一帮子小辈儿在一起,突然下雪了,谢安说,娃儿们,你们怎么描述这场雪?
侄子谢朗说,散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悦。
衣赐履说:谢道韫和谢朗,高下立判。
谢道韫刚嫁给王凝之时, 第一次回娘家,闷闷不乐。
谢安说,凝之是王逸少(王羲之)的儿子,各方面都不错,你有什么不满意的(不恶,汝何恨也)?
谢道韫说:
咱们谢家,叔父中有谢尚、谢万,堂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川,谁知道天地中还有王凝之这一号人(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衣赐履说:我理解,谢道韫平日接触的都是谢家的大小才子们,便以为世间人都在这个段位,不料王凝之竟然大不如谢家叔侄兄弟,故有此一说。
有一次,王凝之的老弟王献之与宾客辩论,不是人家的对手,汗也出来了,舌头也打结了,眼见就要败下阵来。谢道韫让一个小丫头给王献之传话儿说:
别急,嫂子给你把场子找回来(欲为小郎解围)。
于是,谢道韫让人摆了一面青色步障,她坐于步障后面,然后,按照王献之的立论当当当讲了一通,把那个宾客驳得汗也出来了,舌头也打结了。
姐就是这么有才!呵呵。
孙恩之乱后,谢道韫寡居于会稽,深受家人敬重。谢道韫作了不少诗赋诔文,流传于世。
衣赐履说:读到此处,想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才女,特别是大才女,不是谁都能娶的。好逑君子们,如果没个三车五车的学问压箱底,就别凑到人家跟前找不自在了,呵呵。我有个高中同学,他母亲姓谢,现在回想起来,大约也出身于书香门第,名为谢学韫。
孙恩来势汹汹,吴国(江苏省苏州市)内史桓谦、临海(浙江省台州市西北章安镇)太守、新蔡王司马崇、义兴(江苏省宜兴市)太守魏隐等人都弃城而逃。一时之间,会稽人谢鍼(读如针)、吴郡人陆瓌(读如瑰)、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丘尪(读如汪)、义兴人许允之、临海人周胄、永嘉(浙江省温州市)人张永等,以及东阳(浙江省金华市)、新安(浙江省淳安县)等共八个郡的人,拉起人马,诛杀本地官员响应孙恩。十来天时间,聚众数十万。
衣赐履说:陈寅恪先生在《孙恩、卢循之乱》一文中指出,陆瓌出于吴郡四姓之一的陆氏;谢鍼出于会稽四姓之一的谢氏;丘尪出于吴兴著姓丘氏,这些人都是士族。陈先生进而判断:
彼时,五斗米道已成为一种隐伏于朝野的大势力。乘天下兵起,皇帝中心人物耽溺于五斗米道的秘术,孙泰叔侄认为足可发动徒众,一试锋芒……五斗米道向士族特别是向皇室中心人物传播成功之日,也就是五斗米道的教主及上层人物(多半是如同陆瓌、谢鍼等士族人物)最理想的发动叛乱之时。
陈先生的判断,不无道理。
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司马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等人,都被孙恩部众杀害。谢邈、谢冲都是谢安的侄儿。这一时期,三吴(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一带承平日久,百姓不善于打仗,故郡县兵众,望风奔逃。
孙恩占据会稽郡,自称为征东将军,逼迫士人做他手下干部,徒众都称为“长生人”,百姓中不愿追随他的,全部诛杀,死者十之七八,就连婴孩都不放过。孙恩下令,将各县县令做成肉酱,逼他们的妻子儿女吃,不肯吃的,则被肢解分尸。所过之处,抢掠财物,烧毁房屋仓库,砍伐树木,填塞水井,把老百姓全都驱赶到会稽,怀抱婴儿不能同去的妇女,则被投于水中,孙恩说:
恭喜你先一步登上天堂仙境,我随后自来与你会合。
孙恩又向安帝司马德宗上书,历数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的罪状,请求杀掉他们。
衣赐履说:如果宗教野心不大,只做皇权的附庸,靠着长生不老、床笫秘术,长久保持富贵,并非不可能;一旦起了追逐至高权力的念头儿,宗教大约不是皇权的对手。
自司马德宗即位以来,朝内朝外变乱丛生,石头城以南的地区都被荆州(刺史殷仲堪)、江州(刺史桓玄)所占据,以西的地区又全都归豫州(刺史司马尚之)所专有,京口(江苏省镇江市)地区以及长江以北都是刘牢之(兖青二州刺史)以及广陵(江苏省扬州市)相高雅之控制的地盘,朝廷政令所能传达到的地方,只有三吴这一小片地域。
孙恩作乱之后,三吴的八郡(会稽、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吴郡、吴兴、义兴)都被孙恩攻占,京城周围的几个县,盗贼蜂起,建康城中,也有孙恩党羽暗中活动,朝廷内外,群情汹汹。安帝司马德宗下达戒严令,加授司马道子黄钺,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命徐州(州政府设京口)刺史谢琰兼领督吴兴、义兴军事,讨伐孙恩。刘牢之也出动军队征讨孙恩,向朝廷上奏之后立即出师。
十二月,徐州刺史谢琰击斩义兴郡变民首领许允之,迎回太守魏隐,然后又击败吴兴郡变民首领丘尪。谢琰与刘牢之奋力作战,所到之处,每攻必克。谢琰留屯乌程(吴兴郡郡政府所在县,浙江省湖州市),派司马高素协助刘牢之,开进到浙江(钱塘江)附近。
朝廷下诏,命刘牢之都督吴郡诸军事。
刘牢之起兵征讨孙恩时,征召彭城(江苏省徐州市)人刘裕为参军事。
【刘老虎登场】
好,男一号出场了,咱摆一摆。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是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刘邦老弟、楚王刘交的后人。
刘裕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老爹刘翘客居京口,自己个儿都快养不活了,就想把刘裕扔掉。同郡老乡刘怀敬的老娘,是刘裕的姨妈,刚生下刘怀敬不到一年,把刘裕接家来,断了刘怀敬的奶喂养刘裕。刘裕长大后,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勇武健壮,虽然家贫,但胸怀大志。刘裕识字不多,以卖鞋为业,最爱赌博,颇为同乡所看不起。但事奉继母,以孝顺恭谨为人称道。
衣赐履说:哈,又是卖鞋,又是赌博,整个儿一个刘皇叔转世诶!
《宋书·符瑞志》载:
刘裕家在丹徒(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出生那天夜里,有神光照进产房。老爹刘翘感到这个娃娃一出生就如此奇异,取个小名叫奇奴。老娘死后,刘裕寄养于舅氏,改名为寄奴。刘裕年轻时,放荡不羁,特别爱喝大酒。有一次,他从京都回家,半道住旅店。
老板娘说,刘郎啊,屋里有酒,你自己倒了喝。
刘裕进屋开喝,没一会儿,喝高了,躺地上就睡了。司徒王谧有个门生,家在丹徒,正好也来住店。
老板娘对他说,刘郎在屋里,你跟他喝几杯吧
门生刚一进屋,立即跳了出来,对老板娘说,你屋里是什么怪东西!
老板娘进屋,看到刘裕正好酒醒。
老板娘悄悄问门生,你刚才看见什么了?
门生说,我刚才看到一团事物,五彩斑斓,有如蛟龙,哪里是刘郎啊!
门生回京之后,把这个事儿向王谧作了汇报,王谧告诫门生不要到处乱说,然而,王谧却私下与刘裕交往。
衣赐履说:五彩斑斓之蛟龙,活脱脱一个汉高帝啊!呵呵。
为了让刘宋取代东晋更合乎天命,刘裕的笔杆子们,把刘邦和刘备都请出来助阵了,虽然想像力一般,但能看出来,兄弟们确实下功夫了,呵呵。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