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后,诛杀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唯独没杀此人

品古观今呀 2025-02-25 13:38:48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南京城笼罩在血色残阳中。燕王朱棣的铁骑踏破金川门,建文旧臣或降或逃,唯有一人横刀立于魏国公府门前。面对汹涌而来的燕军,他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逆贼安敢犯我大明!”此人正是开国功臣徐达长子、建文帝最倚重的将领——徐辉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南京校场旌旗猎猎。二十岁的徐辉祖挽弓如满月,箭矢穿透三重铁甲,观战的朱元璋拍案叫好:“真乃虎父无犬子!”作为徐达嫡长子,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军事天赋,更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避皇太孙朱允炆名讳,得赐“辉祖”之名,预示其将成为照亮大明江山的栋梁。

徐达病逝后,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爵位,执掌左军都督府。他巡视九边、整饬军备,北元残余闻风丧胆。建文帝即位后,加封太子太傅,命其监修《太祖实录》,恩宠之盛一时无两。

建文元年(1399年)春,燕王三子入京祭祖。齐泰欲扣押人质,徐辉祖却独指朱高煦:“此子豺狼之性,他日必噬主!”可惜建文帝仁厚,放虎归山。朱高煦盗走徐府骏马星夜北逃,临行狞笑:“他日取尔头颅祭此良驹!”

四年后靖难兵起,朱高煦果然成为燕军先锋,屡破南军。建文帝夜叹奉天殿:“悔不用辉祖之言!”此时徐辉祖正率军在齐眉山血战,阵斩燕将李斌,却因朝中谗言被迫回京。南京城破当日,唯有他组织残部巷战,直至力竭。

永乐帝入城后,徐辉祖拒不出迎,独坐徐达祠中。朱棣亲审时,他闭目不语,挥笔写下:“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笔锋力透纸背,恰如徐达当年北伐蒙元的气魄。

面对这位既是妻弟又是劲敌的硬骨忠臣,朱棣最终将其囚禁府中。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在幽禁中离世,至死未向新君低头。其子徐钦嗣爵时,朱棣掷还徐达遗剑:“勿辱汝父风骨。”

徐辉祖的悲剧,折射出靖难之变的复杂性。他以忠贞书写了武人气节,也因徐达之功延续了家族荣光。这份在皇权更迭中难得存续的尊严,成为那个血色年代最耀眼的星光。

0 阅读:24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