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看到毛主席住的窑洞后,当天匆忙离开

一更历史 2024-01-04 21:53:07

1947年8月8日清晨,毛主席在延安枣园的住所突然闯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此人正是国民党军最高统帅,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共军老巢”的蒋介石。

蒋介石进入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居住的窑洞后不久,他便手捂口鼻,犹如被吓坏一样,赶紧逃之夭夭,于当天乘坐飞机匆忙离开延安……

毛泽东与蒋介石一生有过数次会面,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就国民党的党政建设,乃至黄埔军校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窃取胜利果实,号令反动派军队与各地土匪军阀对红军进行“围剿”。

直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迎来第二次合作。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议》。

1946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议,解放战争由此爆发。

1947年3月,为缓解中原、华东战场的危局,蒋介石命令爱将胡宗南率领二十余万重兵进攻陕甘宁边区。

与此同时,毛主席作出重要的“转战陕北”战略决策。他老人家当时说:“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可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率领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的一年过程中,令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洋洋得意。

1947年8月,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到访延安,这一事件在国民党方面看来极具象征意义。到访延安之前,蒋介石已经将自己的安排告知胡宗南。

胡宗南深知蒋校长的脾气秉性,他立即安排好中外记者等各路人士率先抵达延安,以最高规格姿态迎接蒋介石。

1947年8月7日上午,“美龄号”专机平稳降落在延安机场。刚一下飞机,蒋介石便大感意外,延安机场破败的景象和尘土飞扬的跑道给其留下深刻印象。

在机场,蒋介石煞有其事地对中外记者进行了一番简单答复。结束完采访后,蒋介石与宋美龄被安排住进延安条件最好的边区外交宾馆。

在此之前,胡宗南已经把蒋介石的一些贴身物品,包括高档脸盆、马桶、沙发、钢丝床,通过飞机运抵外交宾馆。

中午简单吃过饭后,蒋介石于8月7日下午亲自主持召开旅以上军官会议。当时,彭德怀率领部队正对陕西榆林发起进攻,数万名国民党精锐处境不妙。

蒋介石为此专门研究出兵增援榆林的问题,说是“研究”,其实就是蒋介石一个人的独角戏。

结束完军官会议后,蒋介石因舟车劳顿,便早早休息。第二天,延安烈日当空,酷暑难耐,蒋介石一行在部下的簇拥下,在延安城四周转悠。

还未到延安前,蒋介石就提出一定要去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看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居住的窑洞。

在枣园,蒋介石终于圆梦。他看见了对手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在蒋介石的印象里,共产党虽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毛泽东也不过是出身湖南的“赤脚农民”。

但毕竟他是一党领袖,手下还有那么些人和几条破枪,居住条件应当不会太差。

然而,实际情况令蒋介石大为吃惊,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一点区别。门窗是用陈旧木头制作而成,窑洞内的墙面已经斑斑驳驳,看上去十分扎眼。

窑洞里的陈设相当简单,除了靠窗有一张榆木桌,床也是随处可见的榆木制作。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底下有个石凳,还有一辆纺织车。

胡宗南告知蒋介石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居住着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这些窑洞无论内在条件和外观与当地农民几乎一样。

听到这里,蒋介石似乎大为吃惊,但并没有说什么,便匆匆退出枣园。

接下来,他在胡宗南等人的陪同下,到访延安抗大旧址。在蒋介石的印象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如同是共产党的“黄埔军校”,条件自然不能太过简陋。

但实际情况却是抗大只有一排简陋的窑洞教室,没有像样的教具,黑板是用木炭灰涂黑的石头,大礼堂就是露天小院,共产党各级军官就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听课学习。

此情此景令蒋介石再也忍不住,他感叹一声道:“若论设备和外观、内设条件,黄埔军校与中央军校不知比这里强出多少倍。可我党会打仗的人才反倒越来越少,大家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围人面面相觑,更是无言以对。参观完抗大旧址后,蒋介石与一行人返程。途中,他看见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

原来,这是我党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带领下进行的大生产运动。

“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就是在359旅旅长王震的手中创造出的奇迹。彭德怀、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经常下地劳作,身边人的介绍令蒋介石脸色更加阴沉。

下午,蒋介石回到边区外交宾馆,吃完饭后他先审定胡宗南送来的作战计划,于当天傍晚便乘坐“美龄号”专机,离开了这个令他又恨又惊的地方。

这是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访延安。

蒋介石为何在看完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居住的窑洞后,会当天掩面而逃?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蒋介石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到访延安,绝非一时冲动,他试图大造声势达到通过政治宣传的需要。

此外,在蒋介石的内心深处,一种危机感让他从心底里渴望真正到访延安,向老对手们“取经”。

当时的解放战争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除了在西北战场少有优势外,华东、华中乃至东北等地,国民党军已经再无任何优势可言,这令蒋介石生出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但骄傲自大,不知进退的心态,让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能公开低下头,承认自己的指挥或战略失误。所以,他想通过“视察延安”这个实际行动打消心中的疑虑。

但没想到的是,当他进入毛主席、周总理居住的窑洞之后,发现内里的发现里面的条件居然如此简陋,中共领袖的生活与当地农民几乎没有任何不同。

蒋介石虽是独裁者,但他并非没有自知之明。一个政党的领袖,居然如此和蔼可亲,所到之处能受到平民百姓的一致拥护与爱戴。

这样一个政党与其领导的军队,似乎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战无不胜。想通了这一点,蒋介石才会如临大敌,赶忙离开延安。

解放战争末期,蒋介石曾发出过感慨:国民党内部过于腐败。不反要亡党,反了却亡国!

毕竟,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就连蒋介石这个最高统帅也要受到“四大家族”的钳制。

从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身为独裁者的蒋介石或许就已经预感到这场战争他必输不可。所有的一切挣扎,只不过都是徒劳无功罢了。

参考文献:

[1]蒋介石到延安[J].党史纵览,2010(05):55.

[2]姜东.蒋介石延安之行[J].四川党史,1994(06):56-57.

2 阅读:460

一更历史

简介: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