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堪比元帅的程子华,为何错过授衔?他晚年的回忆录中暗藏真相

墨斗鱼纪事 2025-01-08 14:38:28

他的一生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党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心中只有党和人民。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角色, 却在1955年大授衔中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这是为何?

相信说到这你已经知道是谁了,对没错,他就是四野兵团司令程子华!

程子华出生在山西运城解州镇的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艰苦,所以他格外懂事,在父母的影响下,渐渐的有了报国的雄心壮志。1922年,17岁的程子华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各方面出色的表现成功入党,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1926年为了满足自己的报国雄心,在党的派遣下考入黄埔军校,开启了他为中国解放事业而斗争的生涯。毕业后的他加入中央独立师,奔赴战场的第一场战斗就是武汉国民政府所管辖独立十四师的夏斗寅叛变。

面对战场的炮火,他没有畏惧和害怕,相反一声声的枪响,一个个敌人的倒下,让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1929年的12月发生了一场与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平江起义齐名的战斗,那就是在湖北黄石大治发生的一次国民革命发对蒋介石的起义:大治兵暴。

此次起义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央军委给予高度评价,而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正是程子华。

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准备组建自己的嫡系部队,得到秘密情报的程子华联系多名革命同志准备发动兵暴。

当时正好是大雨,程子华悄悄渡过湖泊,在山上集合,分给各班每人一面红旗说:“我们大家兵暴,当红军去。”这些士兵对当时的蒋介石感到不满,正有此心,于是兵暴也正式开始。

第一步为了防止有消息的走漏,直接切断电话线;

第二步就是立即扣押那些不想兵暴的人,防止给蒋介石传信;

第三步开始鼓动第五连第六连的士兵参与兵暴。到第七连的时候出现变故,第七连不仅反对兵暴,还与他们交上了火,危机时刻,程子华果断带领兵暴这些人出城等待攻城指令。

程子华发动的大治兵暴策划的如此完美,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还因此被授予二等红星勋章。这次兵变直接让程子华的人生进入分水岭,他的名声响彻红军。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红军反“围剿”中,他还被毛主席点名,让他担任团长。

有人说程子华此生唯一一次失利是密云县包围事件,当时的密云县只有一支保安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补给点。程子华准备拿下作为补给点,可惜情报有误,程子华被困密云县,最后还是郑维山率军才得以逃离密云县。

1929到1934这五年来,程子华前前后后做了国民党的兵运工作,中央苏区的307团的团长、独立三师师长等职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5到1936这两年间,参与了劳山战役、东征战役、山城堡战役等战役。在西安事变爆发以后,他还带领部队与日寇拼死血战,在与其他革命先辈的共同努力下,将日寇赶出中国,取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在1935年的劳山战斗中,发生的一件事奠定了程子华无法授衔的原因:在战斗期间,红15军团缴获一份文件,上面说中央红军的主力已经到了甘肃武山县一带。

按理说得到这个消息后,红15军理应派兵去迎接,而当时红15军团的政委程子华却做了这样一个决策,决定不去迎接中央红军。正是这一决策,让世人以为他没能授衔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1942年的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时任西北局书记的高岗把这件事拿出来,而程子华却说:

“文件是一个月之前的,中央红军要来的话已经来了,要是没来的话,那就是去了其他地方,去欢迎也会扑空。如果去欢迎的话,来回路程要一个月,万一这是敌人的诡计,这一个月敌人肯定会趁机占领永坪,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当时主持西北工作的朱理治觉得程子华说的有道理,在开过会之后决定让程子华去前方传达意见。

当时的程子华有病在身,是在躺着担架的情况下传达的意见,前方的同志们也觉得非常合理,都认为不能冒然离开根据地,去迎接中央红军。但是他们都没想到,在之后的西北局高级会议上却变了说法:说后方同志不同意迎接红军,然后派程子华去“逼迫”前方同志同意。

在多年后,中央让彭德怀主持,在北京饭店召开关于西北问题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程子华再次解释道:

“那个决策不是不欢迎中央和毛主席,而是作战方针的问题,因为决策是我提出来的,所以前后方的同志才同意的。”

最后,还是作为中央候补委员的马明方同志在会议总结时作出结论:不存在反对迎接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问题,而是如何迎接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部署问题。

1945年4月,召开了七大会议,程子华称为中央候补委员,要知道,哪怕是候补委员,在授衔时,最低军衔也是上将,那么为何程子华没被授衔呢?

可能很多人以为是因为当初“不欢迎”红军,导致程子华没能授衔。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原因程子华的回忆录中有记载。在授衔期间,中央曾明确规定,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无特殊情况是不得授衔的,像周恩来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是这样。

程子华于1948年9月,被中央任命山西省的一把手,此后就一直在经济战线上工作,按照规定,程子华自然不能被评军衔,对于程子华来说,中央自始至终都是信任他的,虽然,没被授予军衔,但是他依旧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在山西工作期间,他重点抓经济建设工作,并把军队协同作战的思想运用到各部门的工作中。

在晚年间,他不顾年老体残,夜以继日的工作,在短时间内组建了民政部,使全国的民政工作走上了正轨。他还非常重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他为了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率先推动扶贫工作,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经常深入灾区和贫困地区,察看灾情、访贫问苦。

在程子华生命弥留之际,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统一。

1991年3月30日,程子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程子华同志的一生都奋斗在革命前线,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品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道德风范,身形力行地实现了为共产主义终身奋斗的誓言。

0 阅读:11
墨斗鱼纪事

墨斗鱼纪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