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量产50万台Optimus机器人!马斯克立下新年flag

趣唠科技不打烊 2025-01-14 03:43:54

文丨丁灵波

论起企业家画大饼的能力,埃隆·马斯克绝对能排到榜首。

CES期间, 马斯克接受了Stagwell CEO马克·佩恩的采访,讨论了AI、FSD自动驾驶、星际飞船、Neuralink以及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

对话中,马斯克脱口而出公布了对机器人未来的宏伟愿景,尤其是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

他预计,特斯拉 (TSLA) 工厂将在未来三年内生产50万个人形机器人,这将为生产设定一个积极的步伐,使产量每年大幅递增,最终全球人类与机器人的比例可能达到5:1,相当于全球有300亿台机器人在运行。

特斯拉Optimus的量产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几千台,2026年生产5万至10万台,“然后在第三年再生产10倍”,这相当于2027年的生产目标在50万至100万台之间,未来商业潜力有望超过其汽车业务。

马斯克表示:“Optimus会重新定义机器人技术”、“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

xAI、FSD加持Optimus

Optimus机器人原型机最早于2022年的特斯拉AI Day上亮相,2023年7月,特斯拉展示了一代产品,它们已经能够执行诸如捡起物品等任务,并被投入到特斯拉工厂中执行简单的任务训练。

2023年12月,Optimus第二代机器人发布,步行速度提升了30%,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进一步改善。

2024年6月,马斯克承诺特斯拉将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特斯拉未来可能还会提供机器人的租赁服务。

分析师预计,Optimus机器人的商业版可能由特斯拉FSD使用的最新处理器AI5芯片驱动,预计该芯片将于今年投入生产。

Optimus机器人采用与特斯拉汽车FSD一样的视觉感知,高约1.72米,重约56.7千克,全身超过200多个自由度,同时配备了毫米波雷达、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利用神经网络训练,使其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多种类别的交互。

到2035年,Optimus机器人每年或将为特斯拉带来100亿美元的收入,前提是销量能达到20万台左右规模,但马斯克公布的新目标明显更激进。

除了工厂应用场景,Optimus还在进行一些户外场景测试,但是有点步履蹒跚,跟一些会后空翻、跑步前进的机器人(如Boston Dynamics)比起来还是有待提高。

根据官方宣传资料看,Optimus会在未来会被设定为工业和家用版本。

在工业领域可以执行重复性、危险性的劳动任务,如巡检、分拣和装运等,在厂子里干点脏活儿累活儿。

在家庭服务领域,则可以拎包拎菜、端咖啡浇花倒水、陪伴家人、做点家务等。

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创立的xAI正在重金投入AI大模型研发。

目前xAI旗下拥有10万个等效H100的GPU计算资源,并且已经向英伟达新订购了价值10.8亿美元的GB200 AI芯片,已于2025年1月开始交付,将被用于强化其旗舰级超级计算集群Colossus。

xAI的人工智能技术加上特斯拉的制造能力和FSD自动驾驶技术的多年积累,为Optimus的进化和规模化量产提供了鲜明优势。

机器人经济能实现UBI?

马斯克的预测不仅与机器人大规模普及有关,还与深远的经济影响有关。

他认为,随着机器人辅助的急剧增加,传统的经济和金钱概念可能会过时或被重新定义。这种情况可能会彻底改变经济模式,在未来社会中,劳动和收入的概念变得更加丰富和公平。

例如,马斯克讨论的经济影响包括全民基本收入 (UBI) 的概念,听起来就十分科幻。

啥是UBI?简单来讲,这种福利下政府定期会向每个公民无条件地发放一笔固定金额的现金收入,无论其收入水平、就业状况、家庭背景等因素如何,这笔收入尤其可以用于满足那些贫困线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在一个机器人处理大多数任务的世界里,人类劳动力的价值可能会转向更具创造性或管理性的角色,从而形成一种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比现在更高水平的生活而不受传统上班工作限制的局面。

然而,这一愿景最终还要取决于AI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成功整合和有效控制。

在马斯克描绘的图景中,机器人不仅能增强人类能力,还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和经济结构,乃至最终机器人数量可能大幅超过人类,人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是巨大的,需要新的框架来理解工作、财富和福祉。

这样的未来无疑还很遥远,甚至比他提出的火星殖民计划还要遥远。

不过,就像马斯克投入火箭回收技术或为登陆火星制造Starship一样,总会实现阶段性的巨大工程进步,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不仅要有还要think big think long,Optimus机器人可能就是下一张王牌。

商业化元年

在去年6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表示2024年底至2025年初,Optimus将进行“重大的硬件改版”,且在2025年进入限量生产阶段,将有超过1000台Optimus机器人率先在工厂内试运行。

行业研报称,近期多方信息表明Optimus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可能已经达到可规模量产水准,并在此后两年维持每年10倍速度爆发式增长。

在特斯拉的影响带动下,2025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进入关键的商业化验证阶段,部分率先落地的企业打通产业数据闭环,全球主要玩家将展开真正的商业应用博弈:

近期,包括英伟达、谷歌、OpenAI等北美AI巨头都在纷纷整合资源将人形机器人置于下一步战略中心。

行业分析师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企业也将迎来一轮小爆发,例如总成、减速器、灵巧手、电机、电池、传感器、计算模块、新型材料等。

作为具身智能(EAI)的实物应用,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极具颠覆性的科技产物,对我们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为产业格局带来巨大变量。

一句话来讲,未来已来了朋友们。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如果您想要获取最新的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欢迎添加头部科技晶总微信Toptech007

0 阅读:3
趣唠科技不打烊

趣唠科技不打烊

感谢大家的关注